第123节
村里人:“……”小货郎火速的收拾东西,很快的整理好,说:“你们村的生意,我不做了。大娘,你人好,可得离这人远点,不然人家过来报仇的时候连累到你就不好了。”他收拾好,狠狠的白了一眼石婆子,一溜烟儿,跑了。“哎,我们还没买呢……”小货郎:“不卖了!”人一下子跑了,倒是给大家搞个措手不及,更措手不及的是石婆子。她跺脚骂道:“这个倒霉的怎么还跑了,我还没买呢!做生意都不知道做,真是个该死的……”她骂骂咧咧,相当刻薄:“这狗东西真是个不懂事儿,活该做个货郎穷一辈子。”“呦?你还骂人!你都没穷一辈子,人家还能穷一辈子?”“王婆子,你说什么呢!好端端的给我放什么屁!”“你才是放屁呢,你个缺德东西,你们家人真是心肠恶毒的没边儿了,自家人也害,缺德的东西。不过我们都等着看你家的报应。”王婆子毫不客气。她说:“你就等着人家的报复吧。”石婆子冷笑:“嗤,你在说什么呢!神神道道的。”石婆子的大嫂立刻上前拉住她,说:“弟妹,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儿。你咋能害小石头呢,现在好了,得罪了人,往后你可别说跟我家的关系!”她怒道:“有好处的时候我们没沾上便宜,现在没有好处,可别指望我们跟你们一起扛着。”石婆子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犯了什么毛病,竟然一直说她。她疑惑:“你们到底说什么。”“呵呵。”“你怕是不知道吧?你们把小石头扔猛虎岭的事儿已经穿帮了,人家孩子不仅没事儿,还去过好日子了。倒是你们,呵呵,你们是别想有什么好日子了。”石婆子一愣,表情有点别扭,随即虚张声势:“我不知道你们说什么,小石头是自己离家出走的。他去过好日子?过什么好日子?”“我跟你说……”石婆子:“什么!!!”“你家就等着吧,人家当官的可不回饶了你们家。”石婆子:“不可能,这不可能。”话是这么说,人已经慌乱了,因为她晓得,她大儿子是个热心肠,真是那种会帮助别人的人。如若说有人受了恩惠回来报恩,一点也不奇怪。“这……”她一下子慌了,飞快的往家跑。“他爹,他爹啊……”没多时,石家就闹了起来。二房三房纷纷指责对方,动起手来。而老两口也顾不得拦着了,拉架什么的,想不起来。他们恨得咬牙切齿:“这怎么不早点来,怎么不早点来啊!早点来,我们就有粮食了!”这家子闹得个鸡飞狗跳,这个时候村里其他人家也都十分的感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议论此事。也是因为石秀才确实人品很好,乐于助人,所以这个说法,大家都是一下子接受了,丝毫不意外的。有些人家是善心的,觉得小石头有个好出路是好的,还有一些擅长算计投机的这个时候就痛心疾首,当初怎么不多帮一帮那个小孩儿呢。如若是那样,现在是不是也能得到点什么了。而石家村的组长家的三小子就在城里的粮店做小工,自然有人来问。他这一想,这一年来,确实陆陆续续收到过一些上好的粮食。行了,这就对上了。听说那大米白面是多么的上好多么的白净,村里人更是激动了。但凡是石家不作孽,也许,他们也能得到一点好处?谁说不能呢。那可是上好的粮食啊。听说一斤能换五斤粗粮呢,我的个乖乖。这乱七八糟的消息,很快的就传的到处都是,石家一团乱,在村里如同过街老鼠。而石娘子的娘家自然也听说了。听说石娘子那个迂腐的秀才爹一下子就病倒了,至于石娘子的几个兄弟也是一样在互相指责。不过倒是也怪,这两家子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做错了。等甄明珠再次听到消息,越发的觉得,果然指望坏人自己知道错,那是不可能的。呵。第51章 开家驿站(三更合一)甄明珠这边,并不是经常能够出现,所以有些消息,多少是有些延迟的。不过即便是有延迟,甄明珠倒是也知道了如今在十里八乡,石家村的石秀才家,那是出了名的了。听说,如今二房三房闹得更加厉害。二房觉得,都是老三将小石头扔出去才让他们丢了发财的机会。而三房则是认为,若不是二房与他们三房一起商量,三房哪里会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全家一起做的,凭什么赖他。若是按照二房的意思,把人送到宫里做小太监,不是更恶毒?而两房也同时认为都是当老的没有做好当家的,若不是爹娘不乐意自己养小石头,哪里用得着他们这做叔叔的想办法?总之,狗咬狗一嘴毛。这两房人家现在是势同水火。不过说来也怪,虽然听说可能会有报复,但是他们更在意的是丢了的好处。这没占到便宜,才是顶顶的大事儿,相比于其他,似乎都还算是小事儿了。这一家子才是充分的体现了一个词儿:要钱不要命。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的。为此,已经动了好多次手了,一个个顶着鼻青脸肿出来,怨气冲天。而村里人原来只是怀疑,现在坐实了这家人就是害了自家侄儿,更是各个退避三舍,他们或许不会主动为小孩子出头,但是大家都是普通老实的老百姓,可不想与这样的恶人为伍。再说,这家人自己人都能害,更不要说外人。可要离得远一点。谁家没有孩子呢。若是这家人发了癔症,贪财的骗卖了自家孩子呢。送到宫里做小太监,扔掉猛虎岭,你瞅瞅这家人的算计,哪个不是恶毒至极?再说,这家人还得罪了当官的,虽然人家公务繁忙恐怕是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来手对付这家人。但是难保何时会来。他们可不想因此沾染是非。正因此,石家人现在在村里是人人退避三舍。而另一家,也就是小石头的外公家,那一家子也闹得厉害,纷纷互相指责,一个个倒是气性大,生生的给自己气病了。这一家子几个男人都病的起不来炕,偏生错过了今年的乡试。不得不说,真是报应。甄明珠从张力那里听说了,也从老李家这里听说了,她倒是深深感慨:果然对于有些人来说,报复不用对他们伤筋动骨,只要在他们最在意的地方踩一脚,就足以让他们歇斯底里了。不过也因为这个传言,老李家他们去城里换粮食,都不会被问东问西了。其实他们这样的老农民去细粮换粗粮,多少是有些招人注意的,所以他们也都是分散开来,并不在一家卖东西,也经常去别的镇子。但是现在因为这个传言甚广,粮站掌柜都是一副了然的样子,问都不问了。毕竟,别说十里八乡,他们隔壁郡县的一些粮站,也多少都收到消息了。那既然是京城运来的上等好粮食,这样倒是也不意外了。当然,要说一点不问,也不是,也会多嘴一句换粮的是不是当官的……这些事情,李家人都事无巨细的写在了信里,不过他们倒是也精明,并未找一个人写,反而是找了好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