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百八十五石粮食都达不上。如今市面上的粮食一石才五六钱银子,满打满算每年的粮食也不过值个七十两。这种情况下,下面的农田每年还往她手上送五十两银子,当真是除去交给朝廷的和佃户的,留下一点粮食糊口,一点没留。由此,安琳琅对那个佘嬷嬷倒是改观了些。“佘嬷嬷如今人在哪个庄子?”“就在京郊的苏合庄,听说她一个人在庄子上,还养了不少羊。”安琳琅开始查账,兰香就把能打听的都打听了。“哦?”倒是没想到还有羊,说起来,安琳琅已经好久没喝羊奶了,“还有羊?”“咱们府上吃的羊肉,瓜果,粮食,都是庄子上送来的。”除非饥荒年代,士族是不会去市面上买粮食的。大多数官宦之家吃的用的,都是从佃户那儿产出的,“说起来主子,咱们有个庄子种了好些樱桃树,产出的樱桃又大又甜。差不多一两个月就有樱桃送上来。”提到樱桃,安琳琅嘴里不自觉流口水,她倒是想起一个人。说起来,王大姑娘来京城这么久,也不晓得怎么样了。安琳琅想起去岁她还时不时往晋州寄信,让她给做酱料灌香肠。腊月之后就没收到信了。不过也有可能信寄到武原镇,她人不在镇子上,错过了也不一定。毓秀宫里,已经归位婕妤娘娘的王大姑娘没忍住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她揉了揉鼻子,把奶糕丢到盘子里愁眉苦脸地躺下去:“唉,什么时候才到六月份啊,想吃琳琅的虾酱了……”说起来,王大姑娘的运气真是戏都不敢这么演。运气这种事,还真看人。本来以她这等皮相,是不可能通过甄选留下来的。偏生王姝运气好,在甄选前靠虾酱跟储秀宫的管事嬷嬷结识。那管事嬷嬷吃了她好几次好东西,自然免不了对她多番照顾,时常在别的嬷嬷耳边提那么一两句。这一提,王姝就在好些个嬷嬷跟前都有了个好印象。别人在宫里步步小心,处处提防。她不必,该吃吃该喝喝,得了空还能给家里寄信催吃的要喝的。人养的白白胖胖不说,反而比在家中更容光焕发。再说,那日殿中甄选,本该是皇后主理选秀。但奈何当日皇后身体不适,宫里妒心最大的丽贵妃暂代皇后。丽贵妃直接越过几个样貌出众的贵女,就这么点了其貌不扬的王姝留牌。出身差,分位低没事,有嬷嬷们照顾,她比分位高的活得还自在。时常嘴馋了,还去御膳房弄点吃食。然后就这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跟同样熬夜批奏章的小皇帝撞上了。她不认人,颜控,还自来熟。呀看着小皇帝漂漂亮亮得跟个仙子一样,一点不见外地拉着小皇帝就去她的小破屋里吃好吃的。这么一回后,小皇帝觉得有趣。也是得了空就半夜出来转悠。结果这姑娘还真有意思,次次碰上。两人就这么跟两只偷食的老鼠似的,总是大半夜凑到一起去她屋里吃。王姝就这么从一个八品的美人,稀里糊涂地吃成了正三品的婕妤。第一百一十六章 双更合一宫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匹黑马, 起初宫内宫外都有些震惊的。不过在多方打听清楚王姝的出身和长相后,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毕竟这么一个出身犄角旮旯的小镇,长相还不如诸多宫妃身边伺候的宫人的妃子。实在是没什么好记挂的。况且这王婕妤从去岁入宫, 至今都没被圣上宠幸过。虽说有不少人猜测小皇帝的用意, 但最终见过王姝本人以后都归结为一时兴起。陛下也才十七岁, 还是个少年。王大姑娘本人对这些毫不在意。她才不管陛下是不是一时兴起。她坐到婕妤这个位置, 已经很光宗耀祖了。用她爹的话来说, 这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她爹说了,要在乡里摆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王大姑娘十分骄傲,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但她做到了!至于别人的酸言酸语,她向来只听自己想听的, 自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每日倒是有不少人来她的屋子取经。旁敲侧击地想打听她是怎么引起陛下的主意。王大姑娘不敢说她到今日都不晓得陛下是谁,连面都没见过,根本答不上来。宫妃们来过几次一无所获后,她的毓秀宫又恢复了安静。如今她唯一的感觉就是屋子变大了,身边伺候的丫鬟变多了。吃的东西更好了,别的都没有感觉。“要是琳琅也在京城就好了, ”王大姑娘唯一的忧愁就是琳琅不在, “再过一个月樱桃就该成熟了。琳琅的樱桃羊奶土豆泥,御厨都不会做……”被王大姑娘叨念的安琳琅还在满大街的转悠。她也不是胡乱转悠,而是从街头到街尾,将这一路的铺子都给看了一遍。这条街道上的铺子种类不多,除了古董玉器,胭脂水粉、笔墨纸砚,就只剩下吃食。但估计是被时代限制,大齐这时候的吃食种类委实不多。酒楼食肆里做的菜色大多以煮为主。少数的酒肆有炙烤, 但调料很少,只有盐味儿。蘸酱也只有花生酱、醋油碟。换句话说,要是西风食肆开在这,稳赚不赔。安琳琅深吸一口气,将澎湃的心神压下去。在查清楚溢香楼的账目追回资产以后,她考虑将溢香楼正式更名为西风食肆。但饭还得一口一口吃,先把另外几间的商铺查清楚。若是还有入不敷出的,干脆就关店,拿来做火锅试点。不管哪个方面,安琳琅都做好了打算。安琳琅在满心盘算生意,周攻玉此时正在周家祠堂冷眼看着族老们改族谱改。周家的这些妖魔鬼怪手段再多,到了绝对强权这儿只有妥协的份。搜集这些人贪墨的证据和把柄委实耗费了些时日,玉哥儿已经很不耐烦。往日看在同宗同族的份上,他给够了他们体面。但是有些人就是给脸不要脸,那他干脆把他们的脸都撕了。族老们灰头土脸地改了族谱,转过头小心翼翼地瞥着端坐在上首的周攻玉,面上挂着自己都注意不到的讨好。其中一个脸颊瘦长,看起来与周衡甫有几分相似的老头儿谄媚地开了口:“世子,您看这族谱已经改过来,是不是该把我那‘小孙儿‘放回来了?”说话的这老头儿是周攻玉的三叔爷,周氏族长周衡甫的亲兄弟。周家的十二个族老里,他算是除了族长以外,说话最有分量的一位。当初周余氏母子提出改族谱,立周临凛为继承人。就是由他第一个开口提的。十二位族老里头,有一小半人是看他的眼色行事的。能在周氏家族里有这样的地位,自然不是个糊涂的。他不糊涂,奈何下面的子孙不争气。周岳甫这一支里头本就子嗣单薄。他年轻时候胡天海地,伤了甚至。年近三十才生下一子,视作嫡长。奈何嫡长子命薄,十八岁意外坠马身死。留下一个的遗腹子,周临洮。周岳甫痛失爱子以后将孙子接到身边亲自教养。周临洮也是个聪慧之人,也算不辜负周岳甫的悉心教养。二十有五的时候高中状元,被已过世先帝钦点为驸马,尚淑媛公主。如今正在越州做知州。明面上这一支光鲜,但大家族私下里的情形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