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老头儿眼睛就差长在煎饺上,眼巴巴的,“饿着呢。”“哦。”周攻玉点点头,一盘盛不下,又换了个盘子装。一边铲,一边将煎饺摆放的整整齐齐。那橙黄的壳儿有一种特别诱人的魅力,配合着喷香的味道,让人食指大动。老头儿换了个方向,站到了灶台的跟前。这行径,跟武原镇的老爷子一模一样。周攻玉可算是体会到安琳琅面对老爷子时候的无奈了。小老头儿年纪大了心性反而简单直接,想吃,就是想吃。他忍住了笑意,又从罐子里倒出一小碟醋,一副碗筷:“那,要吃点儿?”老头儿眼睛一亮,看着周攻玉仿佛看见了花。笑得那叫一个眉开眼笑:“好好好。”周攻玉真的轻笑出声儿。自从琳琅来到他身边以后,他连似乎连遇到的人也都变得纯粹很多。笑着替他将一叠煎饺和醋端到后庭院的石桌上,转头又问了他一句:“可要吃灌汤包?这东西是琳琅的拿手绝活,外头没有的卖的……”老头儿本来还想矜持矜持,一听是拿手绝活,顿时就不矜持了:“你若是拿,老朽也能吃得下。”周攻玉含笑地点点头,给他取了一笼过来。这东西安琳琅虽吃头一回做,但周攻玉对安琳琅的厨艺有着不需要质疑的底气:“方才邹大夫也听琳琅说了,这灌汤包里头是有汤的。吃的时候可千万注意。”丢下这一句,周攻玉转身就回去了。原以为这小子无事献殷勤无非就是想为余毒那事求他,讨好他。老头儿心里暗搓搓地梗着脖子在等呢,结果人放下东西就这么走了。他这喉咙里哽了哽,倒是有点不自在了。桌上的新鲜吃食又十分诱人,老头子于是苦大仇深地拿起了筷子夹起了一个塞进嘴里。一口下去,他眉头就舒展开来:“这丫头虽然脾气不好,手艺还是不错的。”脾气不好的丫头安琳琅此时随‘夫人’的女婢进了屋子,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苦涩的中药味儿。窗户只开了一扇,屋里有点昏沉沉的。安琳琅目光轻轻一扫,注意到窗边坐着的清瘦身影。在女婢的眼神示意下,走到那人跟前开口致谢。那人正在喝药,闻言缓缓抬起头来,是一张年轻的脸。约莫十八九岁的模样,瞧着比安琳琅大个四五岁。梳着简单的妇人髻,一双圆圆的杏眼里藏着疲惫之色。五官清丽,略有几分寡淡。身材很清瘦,太过于清瘦,她坐着的姿势从安琳琅的角度看十分娇小。许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头发不太浓密,脸上透露着一股浓厚的病气。两人四目相对,‘夫人’讶异于安琳琅的美貌,倒是笑起来:“竟是个如此俊俏的姑娘家。”这一笑,自有一股春风和睦的味道。安琳琅点点头,将来意又复述了一遍。夫人笑她太客气,张口请安琳琅落座:“本就是举手之劳,哪里就值得这般郑重?”“应该是,还是得当面致谢的。”安琳琅于是在她对面坐下:“兴许搭载我与兄长三人对夫人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们却是不同。若没有夫人伸出援手,兄长生着病,怕是不知道会出什么事。”三人中有一个伤寒这事儿夫人倒是听说了。她不知周攻玉的状况,病了确实危险,只当安琳琅在说客气话。即便是客套话,她听了也觉得高兴。事实上,因为身子久病的缘故,她已经很久没有跟人说过话。她往日身子骨弱到见不得风淋不得雨,常年待在房中或是重病卧床。安琳琅这样鲜活的人让她很高兴,眉间闪烁着不同往日暗沉的欣喜。“那你兄长身子好了么?可还需要抓药?”夫人放下药碗,问道。“好了,如今已经能起身走动。”夫人点点头,扭头让婢女赶紧上茶点,那副热情的模样让安琳琅诧异。不过一想也正常,她是听车队里的镖师说过,夫人的身子极差。是娘胎里带毒的,打小就被大夫料定活不过二十岁。此时她看着对面半面身子落在光下脸色红润肥瘦适宜的安琳琅眼中有着钦羡之色:“身子好就是万幸,身子好可就是万幸。”呢喃着,她似乎怕安琳琅觉得沉闷,连忙改口换话题道:“我是晋城人,夫家姓程,娘家姓赵。若姑娘不嫌弃,唤我一声赵姐姐便是。”安琳琅倒是没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点点头道:“我姓安,名唤琳琅。赵姐姐不嫌弃,可以唤我琳琅。我在武原镇开食肆做吃食生意。这回跟兄长同行出门,是想去县城办些事情。只是没想到运气不佳,半路上遭遇流寇。马车和衣裳行礼一些金银细软都被抢了,这才那般狼狈。”“原来是这样。如今武原镇附近也有流寇。这边离北疆那边还有些路程,倒是没想到能跑到这里来。”赵香兰嘀咕了一句,“这边的官府不管?”“武原镇离武安县还是有些距离的,”安琳琅哪里清楚,“武原镇上没有管事的,自然要差些。”“这县衙失职,”赵香兰的眉头蹙起来,严肃道:“这武原镇可是链接中原和西域的要塞。总是流寇流窜,阻碍了两边的买卖交易,叫这边的商贩还如何生活?”安琳琅听着这话觉得不对,但转念一想,赵姐姐兴许是官家的身份便也没做声。赵香兰兀自地嘀咕了几句,抬眸见安琳琅不说话,倒是有些歉意地挠了挠额头:“外子是北疆的将士,我这回就是从那边过来的,倒是知道些内情。前些时候北疆大营那边出了些事儿,造成了一些动荡和麻烦。许多意志不坚的士兵连夜脱逃,很是闹了一些事情。这是北疆那边没管好,连累得你们百姓遭了殃。说起来,这还是我们做得不对。”“哪里哪里,”果然是官家人,安琳琅连忙摆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唉,纸上谈兵的庸才不知天高地厚,本事不大却权欲熏心。若非掂量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如何能给北疆惹出这些个乱子来。若是那位在,哪里容得这些人上蹿下跳的……”赵香兰不知是太单纯还是怎么,说话毫不避讳安琳琅。安琳琅垂下眼帘只做无辜。倒是赵香兰叹息了几句,想起来:“你开食肆做生意?女子也能做买卖么?”“自然是可以。”安琳琅笑笑:“镇上许多商铺的东家都是女子。”“这样啊……”赵香兰眨了眨眼睛,有些吃惊的模样。赵香兰是典型的按照中原礼仪和规矩教养长大的官家子女,家中长辈对她的教养十分严格。在赵家自来的道理便是女子未出阁前贞静娴淑,出嫁后理当守住后院,相夫教子。她虽听说乡野中有那等夫婿早逝扛起家计的女子会做买卖,却没敢相信未出阁的女子也抛头露面开食肆。安琳琅做生意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家中生计困难,恰好有一手做菜的手艺,糊口饭吃罢了。”“虽是糊口,凭借一双手,自食其力也是挺好的……”……两人说着话,说着说着,倒有几分投缘的意思。这个姓赵的夫人脾气确实是不错,对人也和善。安琳琅与她聊着聊着,不知为何总觉得这夫人十分寂寞的样子。提起自家夫婿,眼神里既钦佩,又难掩落寞的样子。眼看着安琳琅眼袋担忧,她叹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