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出来了。工装爸爸听得目瞪口呆。卷发妈妈同情地看了工装爸爸一眼:“怪不得你女儿都产生厌学情绪了,还好我儿子不在这个老师班上。你难道之前都没有好好问过你女儿吗?再这么下去可不妙啊,你不如给你女儿转班吧!”“她确实和我说过班主任太凶了,可那时我觉得这没什么啊,我当时还认为凶一点的老师好呢,负责!哪里知道这老师是这样的!”工装爸爸后悔极了,“不过,给我女儿转班不好吧?显得我对严老师有意见似的!万一我和老师硬碰硬了,他以后在学校里变本加厉地针对我女儿,那该怎么办?”沈真在一旁听着,觉得严老师那种人竟然能安稳地活到现在,全部是这帮家长纵容的。因为家长们太重视孩子们的成绩了,于是他们习惯性去巴结老师,他们认为老师凶点没什么,他们认为老师管得严是对学生负责,而就算是真的有那种发现了真相又心疼孩子的家长,他们却又不敢和严老师对峙,怕事后严老师会变本加厉对他们的孩子不好……于是,严老师就变得越来越嚣张了。不过,谁叫严老师碰到了沈真呢。如果严老师平时是个好的,只是误伤了沈灵,那么沈真或许还拿他没办法,毕竟沈真不能直接拿上一把刀冲进学校里去啊!但是谁叫严老师平时就妄为人师呢?沈真适时地插了句话:“真有这样的老师吗?怎么没有人去教育局告他啊!”“告了也没用吧?这世道就是官官相护的啊!”圆脸爸爸说。“一个人去告可能没用,可你们不是有这么多家长吗?你们写个联名信去告他啊!”沈真的语气中带着某种鼓励,“他既然是这样的老师,对他不满的家长肯定有很多,凑个联名信还不容易吗?就算是这一次没把他告倒,只要写联名信的家长多了,法不责众,他还能把所有的孩子都针对了?”告不倒他,也恶心死他!卷发妈妈看热闹不嫌事大,怂恿工装爸爸说:“我觉得这主意不错,你可以试试!”工装爸爸却非常犹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沈真又漫不经心地说:“这老师是教语文的,你女儿因为害怕他不想上学,结果现在连数学成绩都被影响了。三年级正好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不打好,以后的成绩只怕是好不了啊。说句不吉利的,因为这样一个老师,万一你女儿以后考不上大学,你能甘心?唉,说到底还是你女儿可怜啊!”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在后世,华国的家长也无比看重孩子们的成绩!在他们的观念中,考大学仿佛是孩子们能选择的最好的出路了。沈真不相信这位工装爸爸能放任自己女儿的成绩继续差下去。“写个联名信能有多少时间?考不考得上大学,这可关系到你女儿的一辈子。”沈真又说。工装爸爸被说动了。圆脸爸爸特别八卦,又很自来熟,显然认识好几位家长。他指着其中的某位家长说:“喏,他女儿也被那个严老师骂哭过。不过,他女儿不是严老师班上的。就是有那么一天,他女儿在学校里走得好好的,忽然被严老师看见了。他女儿的头发有些天然卷嘛,老师非说她烫了发,就被骂哭了……”工装爸爸一想,如果他要写联名信,这显然也是个助力啊!于是,他就走上前去套近乎了。也就是说,不想被弟弟战胜的沈真还能再松快一段时间。趁着沈灵白天去上学的时间,沈真翻出了四年级的课本。他带着一脸嫌弃地翻着书,心里的想法在“哈哈哈老子是重生的难道还搞不定四年级的课本吗”和“万一有什么细节没注意到考试时意外失了分该怎么办”之间变来变去。最后,沈真还是不耐烦地把课本放下了,决定等到考前一周再突击。一周时间应该够用了,否则沈真该怀疑自己作为重生人士的智商了。再说了,对于沈真而言,每月一话的杂志稿就已经占据他很多精力了,再加上他偷偷摸摸画的出版稿,每天能挤出来的时间实在有限。沈真根本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去面对小学四年级的课本啊!而且,沈真都已经很久没有画过水彩、水粉和油画等等了。上一世,在沈真的工作逐渐稳定下来以后,他每隔三五天都会画上一幅小画——油画的周期会长一点——这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休闲了。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练习。可是在重生后,虽然沈真每天都在画漫画,其实他却好久都不曾触碰过颜料了。沈真到底还是觉得心痒难耐啊。他想着,现在收入已经开始稳定了,或许他可以在颜料方面增加一些合理支出了呢!等买了颜料,他肯定是要带着画架出去写生的!到时候就算是没有时间,他也要挤出时间来。综上所述,沈真恨不得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掰成四十八小时来用!当然,日子过得再忙,摊子还是要继续摆的。毕竟,沈真还想要攒钱买房呢。沈真给传达室的老头子送了一条烟,他最近就把摊子摆得非常靠近校门口。所谓礼多人不怪,而且沈真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一般不制造垃圾,就算是在他摊子上买了零食的小学生把包装纸散了一地,等沈真收摊回家时,他也会把地面打扫干净了。因此传达室的老头子就对着他睁只眼闭只眼了。沈灵倒是问起过,为何沈真换了地方摆摊子。沈真只说,越靠近校门生意越好。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这个。沈真之所以选择在门口摆摊,他的目标其实是那些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目的是和家长搭上线。小塘实验学校位于小塘镇上,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分到了这所学校。比起城里,郊区更为地广人稀,有不少村子其实距离学校挺远的。真说起来,李家就距离学校不近,走路要耗上将近一个小时呢。如果学生们有自行车还好,但是学校里却又规定了,五年级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学放学。于是,在有些路实在远的家庭中,家长就必须来接孩子们放学,免得孩子们走到天黑都没到家。家长们大都会提早一点来,不用叫自家孩子多等。而在上课期间,门卫按照规定是不能放家长进入学校的。于是,早到的家长们就陆陆续续都汇聚在了学校大门口。有些认识的还会聚在一起聊天。沈真就这么摆着摊子潜伏在家长们中间,听着他们聊天。家长们能聊些什么呢?除非某两位家长是彼此熟识的,甚至干脆是同一个村子的,那他们还能聊聊工作啊,聊聊生活啊,或者聊聊兴趣爱好。但如果家长们彼此间不那么熟,他们就只能聊聊学校和孩子们了。他们可以聊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聊孩子们的班主任,吐槽学校最近又多了什么收费项目。沈真耐心地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一位家长说起了某个他感兴趣的话题。“本来是她爷爷奶奶轮流来接她放学的,不过她最近不听话,每天上学都哭哭啼啼跟要了她命似的。老人家又隔辈亲,我女儿明明都不想上学了,他们也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我骂了两句吧,他们还生气了,只说既然我嫌弃他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