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食色》带来的意外之喜。类似陆远航这种际遇的人还真不在少数。而除了在大屏幕上频频露脸的演员们以外,就连那些不慕名利,只是不好意思拒绝老友相请,所以才给《食色》担了个顾问的鸿儒大师们,也在网友的深八下再也无法“深藏功与名”,不但在开学季的时候受到了不少想要考研考博的学生们的导师申请,就连自己以前写过的很多冷僻艰涩的学术著作,也遭到了一波疯抢。出版社也是频频的打电话过来申请再版,着实让这些老学者们享受了一把追星族们挥金如土买写真买手办的痛快。多少年来,大明帝国上层贵族与文人士林中常有戏子卑贱的想法,如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娱乐产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着实叫人又惊又叹瞠目结舌。再联想到一部《食色》居然能引起全球人民对于华夏文化的好奇和研究,那些有志于弘扬国学,扩大华夏在全球影响力的有志之士越发的深思起来。更别提一部《食色》播出后带来的版权收益——那坐拥金山日进斗金的速度,就连家底丰厚的世家大族们都很眼馋。所以这回陈墨提出要开《食色》庆功会,并下帖子邀请众人的时候,大家能到的全都赶过来了。就是公务缠身的,也都想办法请假过来,实在过不来的也都跟陈墨通了电话,言辞恳切的解释了一通。午时将至,庆功宴正式开始。今天的菜肴全都是冯掌柜带着自己的亲传弟子们上灶烹制的,这些浸淫厨艺几十年的老师傅们的手艺当然要比小徒弟更加精湛,再加上饕餮楼这一段时间为了摆脱各世家子弟们吃腻了饕餮楼招牌菜的尴尬,也着实下苦功夫研制了不找新鲜菜色。正好趁着《食色》的庆功会来一场试菜,大家吃的倒也津津有味。酒过三巡,坐在主桌上的陈墨端着酒杯站起身来,笑眯眯说道:“……还是那一句老话儿,《食色》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都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初拍《食色》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宣传一下冯老哥的饕餮楼,宣传一下咱们华夏的美食文化和璀璨历史。今人立传,为的是替古人扬名。横梁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读书进学,本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食色》不才,咱们大家通力协作,勉强是做到了前者。可华夏有这么多圣贤绝学,却并非是《食色》一部电视剧能囊括的。还有许多今人的学术文章,其实也未必逊色于古人。只是阴差阳错,并未有立功之际遇。如今陈墨不才,倒是生出了几分谬想,至于能否成事,就看诸位同窗,和各位先生们肯不肯帮我一帮。”一席话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在《食色》当中饰演戚子言的戚家少将军戚本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大声说道:“大家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同学,陈墨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只要能帮的上忙的,我戚本初绝对不会推辞就是了。”一句话落,其他人也纷纷响应。就连几位儒学大师们也都出言附议,表示可以酌情帮忙。月老焦头烂额的催促丘比特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你们天堂的神职人员怎么就不懂得与时俱进呢?早就建议过你箭头上要么装导航系统要么就换一种射箭方式,你看我直接往两个人的无名指上牵红线多么稳妥,绝对不会出事的……”“你不要再啰嗦了,我已经在想办法了。”惹了大祸的丘比特却完全想不起自己的铅头神箭放哪儿了,急的团团乱转。而在下面,被月老的红线和丘比特之箭射中的两对情侣们的状况确是更加糟糕。如果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李明和杜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马上就要举行婚礼了。结果却在旅行的时候被男小三横刀夺爱,这样的结果是两个家庭都受不了的。当天晚上,两个家庭的长辈们带着杜悦齐齐找到李明、杰森和威廉,华夏似的家庭婆媳关系永远都是世界上最难解的一个难题,没有之一!于是在西方教育背景下长大的杰森和威廉很荣幸的见识了一场具有华夏特色的家庭撕逼大战。身为战火的中心焦点,李明和威廉饱受炮火的摧残,这其中又是一系列叫当局人哭笑不得,让看戏人捧腹大笑的新奇桥段。陈墨敏锐的注意到在李明杜悦威廉杰森相处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于感情把控的游刃有余的细节部分,这应该不是出于李念和张宗铭这种单身狗之手。联想到李念之前说的杨素素也有帮忙润色的话,心下了然。不愧是一部处女座就能获得“金乌奖最佳新锐导演奖”的潜力导演,杨素素在感情问题上的把控,绝对比大多数导演都更加细腻精准,还带着一丝女性特有的温柔委婉。就好像是一首辞藻清丽的散文,在整场热热闹闹略带夸张的喜剧氛围中,渲染着一丝别具一格的温情和感动。而在剧本的最后,爱情本身的魔力仍旧战胜了魔法之箭,丘比特也在月老和阿波罗的帮忙下找回了自己的铅头神箭,将这一场因为射错了箭头而产生的啼笑皆非的误会彻底解开。最终的结局也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在月老和丘比特的现身解释下,两对儿情侣明白了自己最终的感情归属,也明白了这一次的乌龙到底是怎么回事,心中的芥蒂顿时全消。他们彼此成为了好朋友。李明和杜悦作为东道主,还陪着杰森和威廉在华夏好好玩了一圈。等到杰森和威廉准备离开华夏的时候,还向李明和杜悦发出了邀请,邀请这一对儿华夏情侣到他们的国家度蜜月。顺便也为李念的另一个剧本《玉帝大战耶和华》埋下了伏笔。经历过《以爱之名》的奇葩脑洞和《疯狂的婚礼》的猎奇桥段,李念在《月老大战丘比特》这个剧本上显露出来的,对于整个影片节奏的把控显然要更盛一筹。不过剧本中也有些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东西方神话系统的知识结构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认知错误。比如说把阿波罗当成了太阳神,可是在正统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是赫利俄斯,阿波罗只是艺术之神。只不过是一些希腊人和后世作家的杜撰,才混淆了这两位神明。还有华夏神明的体系部分,既然是以神明作为引子引出的一部作品,整部影片的背景架构就应该做到尽善尽美,而不是剧本中的点到为止隔靴搔痒。当然太具体的东西陈墨也不知道。不过他可以求助于擅长这方面资料考据的学者大师们。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完善剧本的大背景。还有整部影片的翻译,因为涉及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具体架构,也该聘请更加专业的人才,对剧本的言辞语句进行细细的推敲,争取翻译过来的剧本能够达到最精准的标准。陈墨放下剧本的一瞬间想了很多,只觉得事情千头万绪的,他打开电脑文档,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写下来。突然觉得很多问题都能烦请自己那些老同学帮忙——看来《食色》的庆功会还真得尽快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