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慕名利,只是不好意思拒绝老友相请,所以才给《食色》担了个顾问的鸿儒大师们,也在网友的深八下再也无法“深藏功与名”,不但在开学季的时候受到了不少想要考研考博的学生们的导师申请,就连自己以前写过的很多冷僻艰涩的学术著作,也遭到了一波疯抢。出版社也是频频的打电话过来申请再版,着实让这些老学者们享受了一把追星族们挥金如土买写真买手办的痛快。多少年来,大明帝国上层贵族与文人士林中常有戏子卑贱的想法,如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娱乐产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着实叫人又惊又叹瞠目结舌。再联想到一部《食色》居然能引起全球人民对于华夏文化的好奇和研究,那些有志于弘扬国学,扩大华夏在全球影响力的有志之士越发的深思起来。更别提一部《食色》播出后带来的版权收益——那坐拥金山日进斗金的速度,就连家底丰厚的世家大族们都很眼馋。所以这回陈墨提出要开《食色》庆功会,并下帖子邀请众人的时候,大家能到的全都赶过来了。就是公务缠身的,也都想办法请假过来,实在过不来的也都跟陈墨通了电话,言辞恳切的解释了一通。午时将至,庆功宴正式开始。今天的菜肴全都是冯掌柜带着自己的亲传弟子们上灶烹制的,这些浸淫厨艺几十年的老师傅们的手艺当然要比小徒弟更加精湛,再加上饕餮楼这一段时间为了摆脱各世家子弟们吃腻了饕餮楼招牌菜的尴尬,也着实下苦功夫研制了不找新鲜菜色。正好趁着《食色》的庆功会来一场试菜,大家吃的倒也津津有味。酒过三巡,坐在主桌上的陈墨端着酒杯站起身来,笑眯眯说道:“……还是那一句老话儿,《食色》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都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初拍《食色》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宣传一下冯老哥的饕餮楼,宣传一下咱们华夏的美食文化和璀璨历史。今人立传,为的是替古人扬名。横梁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读书进学,本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食色》不才,咱们大家通力协作,勉强是做到了前者。可华夏有这么多圣贤绝学,却并非是《食色》一部电视剧能囊括的。还有许多今人的学术文章,其实也未必逊色于古人。只是阴差阳错,并未有立功之际遇。如今陈墨不才,倒是生出了几分谬想,至于能否成事,就看诸位同窗,和各位先生们肯不肯帮我一帮。”一席话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在《食色》当中饰演戚子言的戚家少将军戚本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大声说道:“大家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同学,陈墨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只要能帮的上忙的,我戚本初绝对不会推辞就是了。”一句话落,其他人也纷纷响应。就连几位儒学大师们也都出言附议,表示可以酌情帮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