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了一大笔金钱,虽然这笔钱来自于丁家,丁家人并不需要他们短时期内就还钱,但丁家也不是白给钱的啊!柯祺已经身负“巨债”了。目前距离报纸盈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每个月收稿、排版、印刷等上面依然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投入。卖报纸得到的那点收入和成本比起来,只能算是零头了。也就是说,每出一期报纸,夫夫俩就得亏一大笔钱。诚然,谢瑾华可以问谢家要钱。报纸办好了,受益无穷,却只是亏点钱而已,谢纯英肯定愿意帮他们一把。但这里面却又涉及了一个问题,报纸严格说起来算是谢瑾华的独立事业,不能算是整个谢府的公产,却又需要谢府往里头砸钱,纵然谢纯英愿意,柯祺却还是希望报纸的财政能够独立一点。《从戎记》的出现既然讨好了开瑞帝,皇上当然愿意大方地掏钱了。开瑞帝很有钱。李氏在没有成为皇族前,就是一个大世家,岂能不富?而在开瑞帝登基后,他继承了燕氏的国库和私库,尽管那时国库和私库里都不剩什么东西了,可开瑞帝抄了前朝好些大贪官,大大丰盈了国库,又将不少忠于燕氏的家族屠尽,将这些家族的一切都纳为己用,因此充盈了私库。开瑞帝的拨款一下来,至少在接下去的三年里,柯祺都不用自己往报纸上贴钱了。一切都在按照好的方向发展着。四月,谢瑾华参加了府试,成为了府案首。六月,谢瑾华参加了院试,成为了院案首。至此,谢瑾华县试、府试、院试皆为第一,小三元成就轻轻松松达成。院试后,整个童试就彻底结束了,谢瑾华已有秀才功名在身,能够参加八月的乡试。慕老身为谢瑾华的师父,对此非常欣慰。他甚至还开玩笑说,若谢瑾华乡试、会试、殿试又皆为第一,那就是六元及第啦。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六元及第的?每出现一个都是活生生的“祥瑞”啊!到时候,就算谢瑾华的年纪还是不大,也不用继续隐瞒他那文报主编的身份了。因为,既然有六元及第之才,就不能以常理论之。不过,所谓的六元及第,慕老真是当玩笑话来说的,并不觉得这容易实现。小三元能轻松达成,是因为童试中都是客观题。大三元却真是需要撞运气了,因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大都为主观题。六月底,柯祺终于出孝了。他想吃肉!特别想吃肉!谢纯英在给谢瑾华办庆祝宴时,特意把时间定在了柯祺出孝后。这样一来,柯祺终于能够在宴会上正式出现在人前并和谢瑾华一起招待客人了。宴会的前一天,谢瑾华站在衣柜前思量了很久。柯祺在床上等了又等,见谢瑾华始终不上床,问:“怎么了?还没想好明天穿什么衣服?”这其实是属于特级生活助理厉阳的工作,谢瑾华只用说个大方向,厉阳就会负责主子们每日的具体穿着搭配。柯祺那直男审美不说也罢,他不觉得自己的眼光会比厉阳这种专业人士更好,因此没有抢走厉阳所剩无几的饭碗。如今柯祺的衣着都是由厉阳打理的,直接一套一套搭配好放在了衣橱中。谢瑾华扯起一件绯红色的衣服的袖子,给柯祺示意着,问:“明日穿这个吧?”柯祺说:“衣柜里什么时候有颜色这么艳的衣服了?”他之前都在守孝,衣服的颜色以素色为主。谢瑾华虽早就出孝了,但是谢瑾华并不喜欢穿得太过艳丽。这种深红色的衣服实在不是他们的风格。“是刚刚添置的,我有一件,你也有一件,我们穿这个吧?”谢瑾华又说。柯祺笑着摇了摇头:“日后再说吧,明天不适合穿这个。谢小三元得穿得素雅才好。”明日的宴会上多文人,所以谢瑾华必须穿得要有品位。他身为主角,穿得这么艳,说不定会叫人觉得他张扬了。谢瑾华不得不承认柯祺说得是对的,只好放弃了在宴会上和柯祺穿得像一对新郎的打算。唉,好叫人失望啊。————————“来日方长。”第一百零九章虽是为庆祝谢瑾华得了小三元而办的宴会, 但因为这是柯祺第一次在庆阳侯府出席正式场合,于是他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关注。见谢纯英把柯祺带在身边, 又得知柯祺亦是秋林书院的学生,宾客们不管心里是不是真的看重柯祺, 面上都要想办法说些好听的话, 就变着法子夸一对小儿是佳儿佳婿。谢瑾华只觉得说这话的人都太有眼光了!只可惜, 早早让针线房准备好的绯衣没能用上。绯衣自然不能真做成新郎服的样子, 但样式确实过于正式了,谢瑾华在心里仔细计较了一下,发现接下来比较正式的场合就只有刘家表姐的婚礼了。结果,真到了七月那一日, 厉阳笑道:“主子们若是穿了这套绯衣,在喜宴上八成是要喧宾夺主的了。”在厉阳看来, 主子们原本就生得龙章凤姿, 再穿得艳丽点,只怕当天根本没新郎新娘什么事了。谢瑾华立即凶狠地盯着厉阳。厉阳知道自己多嘴了。在别人的喜宴上,穿一身绯衣肯定是失礼的,这么简单的事情, 主子们岂能没有想到?哪里用得着他自作聪明地去提醒呢?于是, 厉阳赶紧动作麻利地把两件绯衣收了起来。谢瑾华继续无比凶狠地盯着厉阳。厉阳心里非常高兴,并且还很骄傲。主子果然还是看重我的, 所以才会这么热切地看着我!柯祺和谢瑾华在刘园亲事的前几日就住到了落泉村中。刘家要嫁女儿了,柯祺肯定要好好帮衬一回。还是那句话,当初要不是舅母忍着柯府姨娘们的白眼仔细照料了柯祺, 他不会平安顺利地长大。刘家虽然也在落泉村中安家,但是他们已经自己建了房子,柯祺的屋子里就住着他们夫夫俩。既然如此,柯祺索性就把季达接了过来。季达一直都不愿意住到庆阳侯府去,但也许是因为落泉村中的人都是些平民百姓,也许是因为此处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他倒是不介意来落泉村里小住几日。有一年的正月,季达就是在村子里过的。他和刘家人相处得还算不错。这一次因知道刘家的姑娘要成亲了,季达还特意准备了一份贺礼。不贵重,胜在心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师父,季达计划着要利用这几日的空闲,当面检查一下柯祺的功课。于是,他刚到落泉村,只歇了一会儿,就把柯祺叫到跟前进行谈话了。柯祺注意到,季达手边还放着几本书。这倒是特别符合季达的性格,他不管去哪里,都要带上一副棋盘和几本书,用以打发时间。师徒俩一问一答,再问再答。十几个问题后,季达满意地点点头。柯祺见自己过关了,紧绷的情绪终于放松了一些。他注意到桌上那几本书的下面正压着一张叫他非常眼熟的纸。正要仔细一看,季达发觉了他的动作,主动把几张纸抽了出来,放在了柯祺的面前。果然是《秋林文报》!确切地说,这应该算是剪报。季达每次都会买上两份报纸,一份是用来看的,一看是用来剪的。柯祺本以为季达会把报纸第一版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