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李赵氏的主母身份是不会动摇的。结果,她偏偏又高龄有孕了,几经艰难终于生下了嫡子李三。等到开瑞帝登基时,他并未怎么犹豫就把嫡子封为了太子。有了嫡子当然就要限制庶子出生了,所以年长的皇子就只有李大、李二、李三这三位。直到皇上登基后广纳后宫,后宫中的美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皇后赵氏也松了限制,这才又有小皇子陆续出生。四皇子如今才十二岁,就是皇上登基以后才出生的。余下的皇子们的年纪就更小了。这些皇家事,谢瑾华只用三言两语带过,略微给柯祺讲了讲。但柯祺是读过历史的人,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当今圣上已经快六十岁了,太子都已经有三十多了,朝中的局势接下来究竟会如何变化,真的很难说啊。此时的人均寿命不高,如果皇上能在三五年内驾崩,那么太子应该能够顺利登基。而太子和长公主一母同胞,谢大作为公主驸马,整个谢府都是太子的天然盟友,自然也能平安。但是,如果皇上的年岁还长着呢?再过几年,底下的小皇子都该长成了。太子难道要顶着个太子的头衔直到老去吗?大皇子和二皇子又能一直没有野心吗?等到了那个时候,和皇家的连系还算紧密的谢家又该何去何从?谢家似乎只能上太子的船和德郡王的船,但如果太子和德郡王之间相争,脚踏两只船的谢家又能有什么好结果?柯祺倒是不曾担心自己。因为等到京中的局势真的乱起来,那怎么也得是四五年之后的事情了。按照柯祺的计划,那时的他肯定已经和谢瑾华和离。只要脱离了谢府,他当然有办法能够保全自己。柯祺担心的是谢瑾华。既然姓了“谢”,谢瑾华就要永远和庆阳侯府共进退。不过,柯祺不会把自己的担忧直白地说出来。他要是现在对朝中的局势侃侃而谈,那真的就惊世骇俗了。柯祺只怂恿谢瑾华多置办一些私产。只要努力地发展自身,日后事到临头才有更多的选择。谢瑾华却有些苦恼。他从来就没有做过要置办庄子、铺子的事。“你可以把事情交给底下的人去做。”柯祺不动声色地指点着他眼中的中二少年,“你手头没有人,那可以问府里先借上二三管事,或者去外头寻也行,只要你会识人,能得到他们的忠心,就能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他们了。当然,你也需要组建个忠心的班底。我瞧着厉阳就很好,你让厉阳先历练起来。”处在谢瑾华这个位置上,他可以不用什么都懂,只要知人善用就行了。谢瑾华若有所思地看着柯祺。柯祺并没有说得太多。尽管他和谢瑾华相处得不错,但在内心深处,他至今没有把自己和谢瑾华当成是真正的一家人来看。所以,在谢瑾华面前,柯祺永远是克制的。他说话时都习惯了点到为止。天色将晚。谢瑾华留着柯祺坐屋里看礼单,他则跑去沐浴了。等谢瑾华带着一身湿气回来时,柯祺已经把礼单合拢放在了一边。谢瑾华走到柯祺面前坐下,厉阳站一旁帮他擦着头发。这就是人力的烘干机啊。柯祺只觉得谢瑾华的生活十分腐败。“有什么格外喜欢的么?”谢瑾华问。柯祺虽把礼单完整看了一遍,却真的没选出几样东西来。他知道谢瑾华很喜欢古籍珍典,自然不会夺人所好。至于什么珊瑚盆栽、宝石花树之类的,谢瑾华虽然不那么喜欢了,可那东西价值太高,柯祺觉得太烫手了。就算是木雕吧,那沉香木雕的东西也价比黄金!大家就不能送点平民化的礼吗?谢府的大姑娘是谢大一母同胞的妹妹,嫁给了本朝的二皇子,已育有二子一女。她和二皇子定亲时,李家还只是李家,二皇子还只是李家二少,但等她成婚时,李家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皇室贵族了。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则都是张氏生的,和谢三一母同胞。“……那时侯爷已经给二姐看好了一门亲事,但夫人嫌弃那人门第太低,二姐便嫁去镇安侯府,做了世子夫人,结果那世子真不是东西。二姐被磋磨得生了场大病,三哥便带人闹了镇安侯府,大哥也在朝堂上参了镇安侯世子一本。二姐顺利和离后嫁去了外地,听说已经生了一子一女了。”谢瑾华说。问草园中都是谢瑾华自己的人,他说话时就有些随意了,话语中还隐约暗示了夫人的不是。因为二女儿的遭遇,张氏后来就不敢对着女儿们的亲事指手画脚了,三姑娘、四姑娘的亲事都是谢侯爷一手安排的。谢家兄弟为了家中的姊妹狠狠报复了镇安侯府,虽然救了二姑娘脱离苦海,但也叫一些勋贵人家心中忌惮,不愿意和谢府联姻,于是后面的两位姑娘都是低嫁。如今四姑娘跟着丈夫外放,和二姑娘一样没有住在京城中。三姑娘的丈夫则是一位探花郎,如今还在翰林院中苦熬资历。谢瑾华成婚了,姐姐们自然都给他送了礼。但贺礼同样是后补的,近日才陆陆续续送到。柯祺隐隐觉得有些奇怪,下意识看了还在一旁侍立的管事嬷嬷一眼。“你若有什么想问的,只管问就是了。”谢瑾华暗示这位嬷嬷是可信之人。柯祺便说:“德郡王身份高贵,但在当初……”谢李两家定亲时,谢大姑娘是谢府的嫡长女,李二公子是李家不起眼的庶子,这样的庶子是怎么娶到侯爷家的嫡长女的?总不是谢侯爷卖女求荣了吧?李家仅有一位嫡子,便是当朝三皇子,已经被册立为太子了。“那都是些陈年旧事了,我知道得也不多,据说是大姐在某年游湖时不小心落了水,德郡王将她救上了岸,如此才结下一段婚姻佳话。”谢瑾华眨了眨眼睛。德郡王那时还发誓,若是能娶到谢大姑娘,便敬她、爱她,绝对不叫她受委屈。这么多年以来,德郡王算是实现了他的诺言,府里一直很清静。谢瑾华估摸着,大约是父亲那时就觉得德郡王可托付终身,才让大姐嫁了的吧?如果德郡王是一块烂泥,即使他救了人和府上的姑娘有了肢体接触,大姐也可以用“为家人祈福”的名义去寺庙里住上几年,等到流言渐渐平息,再找个老实可靠的男人悄悄嫁了,总不会真的吊死在了德郡王这棵树上。不过,这些话真说出来就是对天家不恭敬了,因此谢瑾华只在心里想了想。天家的事,真是不好说啊。太子如今地位稳固,谁能想到他忽然就被废了呢,还忽然就被圈了,还忽然就病了,还忽然就死了。其余的皇子们都各显神通,最后放火烧了宫殿的也不知到底是哪个!谢瑾华知道的消息都是从藏珍阁内的扫洒太监们口中听来的。但是,宫里的太监们想要长命,就必须要让自己成为聋子和哑巴。他们大都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因此,谢瑾华知道的消息非常有限。柯祺心中有数了。怪道庆阳侯府能从前朝稳稳过渡到新朝。他们是二皇子妃的娘家。要是把庆阳侯府抄了,那就是让二皇子面上无光。皇帝爹肯定不能这么坑儿子。何况庆阳侯府确实谨慎,于是没有被卷入风波中。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