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聂朗没应话。那工作人员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只要不影响到拍戏的进度和质量,也不会采取必要的强硬措施。估摸着金宸感受到了聂朗的视线,视线从剧本上挪开,抬起头,正好看到站在柱子旁不修边幅的聂朗。“流氓又来了。”金宸开口说道。这话助理听到后立刻警觉地环顾四周:“哪儿?流氓在哪儿?”金宸朝聂朗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你说他是不是流氓。”助理眯着眼瞧仔细,才说:“宸哥,那帅哥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呢。”“我谢谢你提醒啊。”金宸阴阳怪气地回道。助理动了动嘴也没说什么。其实聂朗就想看看金宸有什么不妥,脸色还挺正常,却不知道金宸现在是强撑着。聂朗看了一圈,知道这周家大院表面上看似平静,可隐隐约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是看到金宸好好地坐在椅子上,就想着先去找点儿东西填肚子,再做打算。等聂朗离开,金宸也要开始拍下一场戏,地点是后院,剧组里的工作人员都忙着搬移机器,金宸的东西不多,助理提个背包就行。一到后院,这才站了不到五分钟,金宸就觉得难受,头昏眼花地,眼前开始出现幻觉,看到许多白茫茫的人影站在厢房的屋檐下,似乎是在看着他们……助理看到金宸脸色煞白,脸上妆容也被细密的汗珠毁了,赶紧扶住金宸:“宸哥?宸哥?宸哥你怎么了?你别吓我啊!”“水……水……”金宸有气无力地说着。导演见状赶紧过来问:“又怎么?啊?”助理说:“宸哥看起来不舒服啊导演!”导演烦躁地挠着头:“那还怎么拍?”副导上来说:“这场戏可以先不来正面,远景就要替身,特写就在外边给几个镜头就行了!”导演用手里成卷的剧本一敲脑壳:“对!就这么办!”副导演和助理把金宸扶到椅子上坐下,金宸摆了摆手。“导演,我缓一下就成。”助理看着金宸说:“宸哥,谁让你老挑食呢?这下好了吧?营养不良了!”副导纳闷儿:“金宸,平时也没见你这样,这次来西丽咋事儿那么多?”金宸没说话,眼前那白茫茫的人影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站在厢房的阶梯下面。“妈的,时运底……”等副导走了之后金宸骂了一句,声音有些小,除了助理以外没人听到。助理说:“宸哥,我扶到你到外边去吧?”“不。”金宸开口就一个字。“宸哥!”“我还要拍戏,我是演员。”“宸哥你真是个死认理儿的。”金宸看了他一眼,继续喝水,想着助理哪儿知道那些东西已经开始站在水井边上呢?照着这移动的方向和进度,再过个十米就近剧组。工作人员已经架起遮光板和跑道,摄像机和录音器等正在尝试运行。金宸觉得不妙,一拍大腿,朝着正在忙活的导演喊了一声:“刘导!”导演知道他不舒服,也没走过来,朝他扬了扬手:“你就休息吧,让替身帮你先拍着。”“操啊……”金宸又骂了一句脏话,对助理说,“让导演今儿别拍了,要不就换个地方。”“为什么?”“别问那么多,你照做就是,快去。”金很难受得很,压下那一股股涌上来的恶心劲儿。助理过去在导演耳边说了几句,导演回过头来看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目光透着坚定的金宸,皱着眉低头想了想,拿着剧本的手一挥。“撤了!都撤了!”导演一发话,所有人都回过头来不明所以的看着导演。今天监制没在,导演说的就是命令,工作人员也没多问,照着导演的指示又是一阵收拾,一两个工作人员有怨言就咕哝两句。副导看到导演这样,两个经历了半生风雨的人都心领神会,可是没办法啊,原本都定在周家大院里取景,要是突然更改拍摄地点,一是资金流动大,二来还要重新做报备审批,这样一来进度耽误了不说,还赶不上好的时节,更别提在流量高的季度播放了,这样算下来可谓是损失惨重。“撤撤撤!快点儿!”副导也指挥着,场务来收拾手尾。导演说:“先到外边集合,点一下机器和人数,齐了就去拍下一场外景戏,这场回头再来拍。”其实大伙儿都知道,周家大院才是主场景,难道把所有的戏都集中起来放最后拍?工作人员们也摸不着头脑,编剧也不好当着大伙儿的面说什么,打算私下里再和导演商量。金宸一出周家大院,整个人立刻舒服许多,头不晕眼不花,气儿也顺了,就像起死回生一样。等聂朗吃完东西回到周家大院,已经没有剧组的影子,聂朗到大门不远处的便利店的买烟,顺便老板知道剧组往哪个方向走,那老板给他指了个方向,聂朗道了谢正想转身离开。老板又说:“我听到他们说去那西村,你走着去不成的,去租一辆小电驴吧,来回也比较方便。”“谢谢啊。”古镇有好几个电驴租出的点,聂朗原本也打算进村里玩一玩的,正好借着这机会吧。聂朗人高马大,开着一辆小巧可爱的电动车看起来有点滑稽,聂朗也没在意,开着电车就往那西村去。一路上聂朗还顺带看了路边的风景,虽说雨已停,天空却还没放晴,阴阴暗暗地很凉爽,路过荷塘的时候迎面扑来阵阵清香,那是莲叶混着荷花的香气,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莲叶上方,还有些含苞待放,有些已经盛开,并且走了挺长的一段路,这片荷塘才到尽头。此时路边走过两个采莲人,聂朗开得比较慢,听到他们的话里谈及说村里的某个老人过世,聂朗对于这种事特别敏感,就在这么一瞬间,聂朗想到的就是金宸。那小子阳气那么弱,要是刚好撞上出殡的话,那就真是倒霉催的了。那西村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一旦有人过世,经过门前的人都要进去吃一顿饭,无论是行人还是村民,这个习俗一直保留下来。当剧组四五车人一起进到那西村里头,反倒听到那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声,那铜锣唢呐齐齐奏响,大伙儿还想着是不是撞上喜事了。门前有好几个大汉像是在揽客似的,忙着招呼村民,这不,看到好几辆车往这边缓缓驶来,就上前敲车窗,导演原本不打算理会,但好歹也是要在村里面取景的,怎么说也是别人的底盘,不说两句也不好意思。导演摇下车窗,大汉就说:“大兄弟,下来吃顿饭吧!”导演一听,嘿哟,还有免费的午餐呐,看了一眼副导演,副导演摇了摇头,导演说:“不用了,我们还要有事情要做,要是办完事儿了一定会过来,成吧?”大汉一听心想哪儿行呢?这是老祖宗一直传下来的规矩,虽说在这年代是奇葩了点儿……这不,大汉又说:“大兄弟,其实吧咱们这村有祖训,凡是家里有红白喜事要办的,路过的无论是村民还是外地方,都得进门吃一顿,我这么说相信你们也明白吧?”副导演问:“那这次是红事还是白事?”“是白事,但也是好事,东家的老母一百岁大寿,是生日也是死忌,所以咱是按贺寿的形式来办,大兄弟,你们就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