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节
名便笑,“子清的。”先拆了顾子清的信。“原来这酒盏叫琉璃盏,月明千里,月明千里……”孙沐小心拿了琉璃盏,上面模糊的一团明月,清清亮亮的,“送去夫人那边吧。”孙忠合了木匣子抱了便去了。孙沐看完了两封信,起身便去了夫人院子。孙夫人得了月明千里的琉璃盏,当下让人倒了梅花酿,外头便说先生来了。老夫妻相顾无话,对坐饮着梅花酿。孙夫人喝了一盏,说:“这琉璃盏名字起得好,做的也好。”“是我新收的徒弟,写起文章总是缺一些风流,诗赋更是木讷不成,起琉璃盏的名字却好。”“一头好便极好,不可能悉数全占了。”孙夫人道。当年她的明源样样好,可……又是饮了一杯。孙沐也饮了一杯,说:“改日府里下帖子,我想宴客,子清因我缘故得罪了人,被下放到了穷苦偏远的昭州,当日我心中无暇顾及他,现如今他在昭州,想盖官学连个夫子都找不齐。”“该办。”孙夫人摩挲琉璃盏说了几个名字。当年明源出事,她回来后,在宅子里闭门谢客,只有这几位十几年如一日的定时来拜访,逢年过节送了礼前来,因为得过丈夫的相助提点,便一直记着恩情。虽不是关门弟子,但十分记着恩情。孙沐颔首,应可。孙夫人提及,“昭州穷苦,他们愿意去便去,莫要诓骗他们。”“我哪里是那般的人。”孙沐玩笑了句。孙夫人也笑了。年轻时,孙沐才学风流,出身名门望族,底蕴深厚,可只有亲近人才知,孙沐的性子其实也有几分玩兴促狭,不然怎会生的明源也是如此?不过那也是年轻时,傲气有,脾气大。如今暮年,能前往昭州的,还都是敬重他的,便不好坑人家。孙大家名声远扬,尤其是在滁州,更是文人心中的‘圣人’了。接了拜帖纷纷前往,或是论文章,或是说诗赋,末了,孙大家说想请各位帮个忙,十分艰苦,请各位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