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黎大嗯了声。顾兆换了身新袍子,原身是讲究人,功名没考上,穿衣这些外物能讲究就讲究,村里人都是短打,紧身袖口,裤腿也是紧的,一年四季天热了是单衣,天冷了夹棉,款式不变。方便下地干活收拾家务。只有顾兆都是袍子。他穿过来后,先是休养身体,后来入赘黎家,还没开口,他后娘给操办‘嫁妆’,李桂花知道原身是个挑的,直接准备的袍子,对外还说她这个后娘费心费力,做袍子可费布料和棉花了。一身单袍子,一身夹棉的袍子。衣服款式是交领的,右衽,广袖,里衣里裤。顾兆最初刚进黎家,穿的是他的旧袍子,因为洗的多,颜色也褪了,在村里也没那么打眼,就是个贫穷美貌小书生。现在窝冬不怎么出门,就拉着周周十五六时的衣服穿,穿短打还是舒服自在,写字袖子也不碍事。不过今天出门,还是去拜访夫子,顾兆是挺重视的,但他家周周是特别重视,已经有些紧张。特意取了‘陪嫁’袍子来。那是一袭藏蓝色的袍子。“相公我给你梳头。”黎周周拿了梳子还有篦子开始给相公顺头发。在家,顾兆随便扎个马尾的。“成。”顾兆乖乖坐着让老婆打扮。他看周周平日里都是挽个揪揪,用木簪别着,类似道士头,十分利落方便干活,村里男人哥儿都这么梳,不过男的是用布条扎一扎,哥儿带簪子。要是家里有钱的,木簪子材质会换成金银玉,各种手艺雕花。村里哥儿都是木簪。顾兆以为周周给他也是梳道士头,没想到是半披发,扎的揪揪用蓝色带子绑起来,脑袋后面披着长发。“……”这不太方便吧?顾兆正要说全梳上去,一扭头看到他家周周眼神发亮特别高兴的盯着他连看,顾兆:……就是看他的脸好看,懂,明白。“好不好看?”黎周周觉得相公好好看啊,平时就好看了,今个儿一打扮更是好看,像是回到了结婚那日——比那日还要好看。“好看。”黎周周满意点头。他家小相公漂漂亮亮的。黎周周说不出什么形容,就觉得好看、漂亮。这身藏蓝色的袍子,换做别人穿老气横秋还衬的皮肤黑,但顾兆不同,顾兆天生皮肤白,以前不干农活,身体过于消瘦有些病态的孱弱,现如今在黎家好吃好喝养着,加上每日锻炼,看着比两个多月前要精神。皮肤雪白,浓眉深目,鼻梁高挺,唇形也好看。“周周喜欢我这样?”顾兆站起来还转了个圈圈。黎周周看的移不开眼。“那今晚回来,我穿这身和周周闹好不好?”黎周周脸立刻红了,相公又逗他,怎么能这么做,这可是读书人穿的袍子。但他一看相公漂亮的模样,又忍不住心动,最后到底没给回答,说要出发了不能耽搁。顾兆笑眯眯的应好。今晚要穿着这袍子上炕了。夫夫俩带着东西出门,刚出院子走了没多久,遇到从村口卖豆腐回来的几位阿婶,夫夫俩打了招呼,说是去东坪村看夫子。彼此寒暄客套没几句,各自忙自己的。夫夫俩影子还没走远。几位阿婶便热络聊起来了。“诶呦喂,黎周周的小相公可真是这个。”竖着大拇指。“那模样长得,十里八村我还真没见过。”“关键对着周周好,周周说走,顾兆就不多说,还拉周周手,小两口甜蜜蜜的。以前还觉得顾书郎没啥大出息,现在一看和周周配的正正好。”“是啊,张家的老编排顾书郎读书不成,那是和谁比,和十里村的朱秀才是没法比,但也比咱泥腿子强,你看看那炉子,就是顾书郎想的,过了几年,真下不了田了,顾书郎识文断字的没准就和黎大那兄弟一样,带着全家去镇上过好日子咯。”“是这个理,不过顾书郎模样真俊,这一打扮,那可比朱秀才强不知道多少去了……”第21章 村中闲话21东坪村两大姓,顾、赵。教顾兆的夫子就姓赵,是如今东坪村村长的远房堂叔,因为有功名在身,可免五十亩田税,村长家的三十亩田就挂在赵夫子名下,免得税收。赵夫子膝下一儿一女,女儿早已嫁出去,儿子也读书,只不过不是读书的料,如今赵夫子专心培养孙子。“……我读书的时候,和夫子儿子一起念,他虚长我八岁,才考上童生,我第一次试院试时,他已经不考了。”“赵夫子家中只有十亩田,靠他儿子赵铭打理,够一家几口的一年吃的,生活上的开销全靠赵夫子收的束脩,只是如今他年岁渐高,村中很少有孩子送过去念书。”顾兆牵着周周的手,一路积雪,两人走的很慢,正好说一些夫子的事。“相公十岁就中了童生吗?”黎周周算了出来。顾兆嗯了声,原身十岁中了童生,当时在村中也风光了一阵,小神童的名号都叫了出来。可能也有伤仲永的关系,后来原身就疏于学。到了东坪村,赵夫子家在里头,位置清静有些偏远。顾兆特意绕了下,从田地那头进,直接避免了村口,绕到了赵夫子家。赵夫子家院子和村里其他院子看上去没太大区别。黄泥院墙,两扇黑色木门,门上贴着对联,红底黑字,字体略板正一些。应该是赵夫子八岁的孙子写的。顾兆抬手敲门,里面有妇人声:“谁呀?”“师娘,是我顾兆。”脚步由远及近,咯吱开了门。妇人挽着发髻,别了一根银簪子,收拾的很干净利落,一见顾兆,笑着说:“是兆儿啊。”目光又转向顾兆身边的黎周周。顾兆当即介绍:“是顾兆妻子,黎周周。”虽然周周是哥儿,但在正式场合,介绍妻子更尊重。赵师娘一听也明白过来,欣慰笑笑,招呼两人进。黎周周来时就有些紧张,听相公说夫子为人严肃,倒是师娘为人和蔼很好说话,一见果然如此。“师娘好。”“好好。进来坐,怎么还拿东西了,客气了。”赵师娘也没推辞,接了篮子放灶屋,回来端着茶壶茶杯,给二人倒上了茶。没一会赵夫子出来,五十多的人,穿了一身将洗干净有些发硬的夹棉袍子,人身消瘦,背脊挺直,脸上神色严肃,两侧颧骨高,两颊深陷,没什么表情。黎周周瞧着就觉得紧张。顾兆先和夫子打了招呼,黎周周也跟着叫了声夫子。赵夫子没看黎周周,而是问顾兆上门有什么事。顾兆深知这位夫子为人固执,甚至有些古板,以前就爱板着一张脸,如今他做了上门婿,赵夫子是瞧不起上门婿的,心里可能觉得他丢了读书人的脸。但赵夫子再怎么瞧不起他,还是要过日子。赵铭打理十亩田,供一家六口吃,卖不了多少。平日里开销都是靠赵铭媳妇儿和婆母两人喂猪养鸡,还有以前收的束脩攒的银钱,赵夫子一心功名梦,他自知自己考不了,把所有期许都给了孙子。读书写字科举哪样不要钱?顾兆先是说拜年来的。赵夫子脸一黑,还没开口,旁边赵师娘先清了清嗓子招呼顾兆和黎周周喝茶,还说顾兆带了肉糖酒,真是破费了。赵夫子黑着脸把话咽进去了。他这位师娘面上看着和蔼见谁都几分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