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白杨文學奖揭晓

emsp;   其实还有更高层,那就是拿过诺奖的严肃文學作者。

    不过这个阶层,全大华国只有2人,所以还算不上一个完整的阶层吧。

    所以,如果再来一次以前那样的月文作者对他不服。

    他根本不需要多说,只需要把自己的获奖证书照片晒出来,指着对方的鼻子说:“现在我不想和你说话,你先去拿个这种奖,我们再好好说道说道。”

    对方就只能偃旗息鼓,不敢做声。出声就是自取其辱。

    这就像是古代的时候,文人之间的阶层区别。

    你是童生?不好意思,我是秀才,你没资格叫我“朋友”。秀才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享受各种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徭役。最关键的,秀才之间,才能互称“朋友”。

    你是秀才?不好意思,我是举人,我能当官,你不能。

    你是举人?你是同进士?都滚吧,别丢人现眼,老子是正儿八经的进士。

    进士?普通进士算什么。你进翰林了没有?不入翰林,不得入内阁。

    杜采歌现在大致就相当于入了翰林院了。

    另外,还有公司的人找他,询问一些事;有创始那边,编辑钟意询问他新书的情况,卢旭东则问他征文的一些细节问题。

    还有一个陌生电话,杜采歌回过去才发现,竟然是作协主席王陌打来的。

    王陌一口京腔,嗓门很大,说话自以为俏皮。

    他是在一个音乐界的朋友那里打听到杜采歌的私人号码,打过来是要杜采歌务必参加月22日晚上的颁奖典礼,并且典礼后还要携带女伴出席晚会。

    还开玩笑说,如果杜采歌没有女伴,他可以负责牵针引线,给杜采歌介绍一个年轻漂亮的妹子。

    一个不够的话,只要杜采歌身体吃得消,多几个也没关系。

    还保证一定不是交易,而是仰慕他海明威才华的怀春少女,绝对你情我愿。

    总之他说话有点自来熟,明明和杜采歌是第一次交谈,却表现得像是好朋友一样。

    末了还说,要杜采歌参加完颁奖典礼不要急着走,在北境停留几天,他要介绍一些文化界得朋友给杜采歌认识。

    这个文化界,就不仅仅是文學界了,也包括什么戏曲戏剧、文物古玩啊、历史啊、人文社科啊、新闻出版方面的大能啊之类的。

    当然也包括影视圈的文化人。

    不过不是演员明星,而是导演、编剧、制片人这些。

    演员只是玩物,而资本是爸爸。

    导演、编剧、制片人等才是文化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