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新歌走来了

  (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杜采歌之前给姜佑曦写歌,以及给另外几位歌手写的歌,他最多只稍稍关注一下销量,关注一下在普通歌迷之中的口碑。

  而从没去关注过别的音乐人是怎么评价这些歌曲。

  因为他搬运来的这些歌曲都是地球上的经典,都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他根本不在乎别的音乐人怎么说——说好的那是理所当然,说差的那是你自己听不懂。

  而关心销量情况,是因为他会担心这些歌曲在蔚蓝星会不会有些水土不服。

  还好,到目前为止,他搬运来的那些歌都还反响不错。

  不过这次姜佑曦发布《东风破》以后,他却一反常态,关注了好些音乐评论人的微博,想看看业内人士对这首歌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

  因为蔚蓝星以前虽然也有国风歌曲这个类别,但是和地球上所理解的国风歌曲是两码事。

  差不多都是如同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类,但是呢,质量又完全比不上的那种。

  给人感觉吧,很不伦不类。

  《东风破》则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就像是唐业执所说的,“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杜采歌发现有不少音乐人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著名音乐人汪洋滨说:“我自己也尝试过写国风歌曲,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积累和思考,但始终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海明威的新作《东风破》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不像是他灵光一闪得到的,而是长期求索后,总结出的一种成熟的音乐风格。国风古典之美,让人惊叹。有机会我想和他坐下来喝杯酒,聊一聊。”

  写民谣的帅大叔蔡鸣,也在凑趣说:“我最近想往传统民俗音乐、古典音乐方向去发掘,寻找新的元素,但一直不得其法。海明威的这首《东风破》让我豁然开朗,新歌很快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

  老一辈的音乐家,北境音乐大學民乐系主任梁复盛络大v,粉丝不多,但是在音乐圈里的能量惊人,是和杜采歌的干爹霍彦英同一咖位的。

  他在微博上说:“之前听了朋友辗转传来的小杜做的几首曲子,小伙子在民乐方面的探索让我很高兴,深觉后继有人,吾辈不孤。而这首《东风破》,虽然说它不能满足我心目中对国风音乐的全部期待,但可以想象的是,这种将国风与流行结合的音乐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小杜不错,欢迎你来报考我的硕博连读。”

  至于小杜友都不清楚,虽然在当初月票事件中杜采歌的真名曾友的记忆力是很短的。

  不过当“小杜”和《东风破》联系在一起,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小杜=海明威。

  而在这条微博下,有不少同为老一辈的音乐家留言,比如实名认证为魔都音乐學院民乐系主任胡柏林的就回复:“小杜是我们魔都音乐學院的人,你想抢人,问过我的意见没有?”

  魔都音乐學院和北境音乐大學撕逼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吃瓜群众们喜闻乐友们又get了一条冷门知识:原来海明威有魔都音乐學院的背景。

  当然,想想也是正常。

  虽然不是每个音乐人都来自于北境音乐大學和魔都音乐學院这两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家大學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为音乐圈供血。

  观察了大量音乐人的微博后,杜采歌发现,音乐圈对《东风破》的评价,已经不能用良好来形容了。

  而是几乎吹上天了。

  虽然有时候,音乐人的评价和歌曲的实际销售有脱钩的现象。

  不乏大量音乐人觉得很好、但是歌迷不买单的作品。

  也不乏音乐人觉得写得很烂,又俗又没品位,但是歌迷疯狂喜欢的歌曲。

  但是《东风破》却是同时满足了音乐人的审美和大众的审美。

  从销量上也看得出来。

  第一个24小时,《东风破》全平台的销售超过了22万份。

  作为对比,《童话》当初发布时,24小时销售是8万多。

  当然,如果仅仅是销售高,那也不说明什么。毕竟有不少流量明星,其作品质量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销售总是很高,甚至会有初中生偷大人的钱来购买几百份几千份。

  关键是《东风破》的下载量也很高。第一天的下载量达到了14万次。

  比《童话》当初也高出了一倍多。

  杜采歌分析,《东风破》的火爆吧,应该是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经过《第一次》和《童话》的铺垫和酝酿,姜佑曦不再是毫无基础的新人了。

  不但多了不少粉丝,而且有很多喜欢听歌的人会开始关注他。

  发现他发布了新歌,会去试听一下片段,觉得不错就会购买。

  另一方面,是因为整个音乐圈都因为《东风破》而疯狂了,那么多的评论人、大v,甚至许多影视圈、综艺圈的明星也化身为自来水。

 &ems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