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一直没有处理干净……”高飞虽没有说得太细,但也没有对苏氏说谎,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真诚,“我并不是突发奇想要离开的,只是觉得到时候了。”沈德源和沈思很快就要回来并且马上要官复原职了。从此以后,沈家妇孺就有人照顾了,不担心被别人欺负。高飞在这个时候离开,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护卫开始多余了。虽说他和沈家是雇佣的关系,但相处了这么久,他也真心为沈家人着想。如果沈家的境遇没有转好,他肯定不能放心离开。苏氏还想要再挽留高飞几日,让他好歹等沈怡回来了再走,高飞却说,现在京城中人人都知道沈德源要官复原职了,肯定没有不长眼的人在这个时候欺负到沈家头上,因此他不用特意等沈怡归来。苏氏挽留不过,就给高飞封了谢银,送了他离开,祝他一帆风顺。苏氏私底下对自己的女儿沈巧娘说:“高飞是个实在人。他若再等上两日,等你父亲他们回来了,有你父亲一句话,他日后做事也能顺利点……他偏偏在这个时候走了,竟是半点不想沾你父亲的光。”沈巧娘一边给妮儿和盼归缝着虎头鞋,一边说:“他若一心想着要沾上爹爹的光,娘您肯定早早把他打发了,哪里能让这样的人出现到爹爹面前?正因为高大哥实在,娘您现在才会有这样一番感慨。”“这倒也是!叫你说着了,天公疼憨人。”苏氏笑了起来,“就是他实在,我都舍不得他走了。”沈巧娘缝好了老虎的眼睛,把线咬断,问:“高大哥有没有说,他离开了以后要去做什么?”苏氏摇了摇头:“他没有说,我也就没有问。不过我想,应该是和他家人有关的吧……”高飞在沈家待了两年,大家从来都没有听他提起过自己的家人。苏氏总觉得,高飞身上应该是有一些故事的。沈巧娘正要说点什么,妮儿从外头跑进来扑进了她的怀里。因为沈德源和沈思要回来了,一家子终于要团聚,因此整个沈家都是喜气洋洋的。孩子们最是敏感,妮儿和盼归感受着家里的气氛,这两天仿佛活泼了很多,在屋子里、院子里跑来跑去。沈巧娘见妮儿跑得满头是汗,忙给她擦了擦汗水。不多时,盼归也追了进来。沈巧娘把针线活放到一边,细心地喂两个孩子喝了些温水。她嫂子虞氏因要管着厨房里的几号人——这些都是“饿否”的厨娘——白日里多是沈巧娘照顾两个孩子,虞氏只在晚上时带着盼归睡。妮儿天生体弱,盼归虽然生得顺顺当当,但虞氏怀他时遭了不少罪,头发就不如寻常的孩子浓黑。但在沈巧娘的精心照顾下,添衣减衣都有度,吃饭喝水都有数,妮儿和盼归反倒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少生病。苏氏一脸慈爱地看着孙子和孙女,去自己房间拿了针线筐,坐在沈巧娘身边一起做起了针线。她给沈德源做的衣服就差最后几针了,等沈德源回来时,正好里里外外连着脚上的靴子都能换上新的。妮儿应是苏氏的外孙女,但妮儿跟着盼归一样叫苏氏祖母。大家只当妮儿是沈家人。女人们打扫屋子的打扫屋子,晒被子的晒被子,就等着男人们回来了。沈德源一行人还在商船上。他们的心情再如何急切,南婪和京城之间依然隔着千山万水,在路上要花费的时间总不会少。万金商行的船已经开得很快了,除了靠岸补给,基本上就没有在路上停留。沈德源每日都把沈怡和边静玉叫到跟前来考校学问,用以消磨时间。不做学问时,沈德源就听孩子们说说京城里的事,尤其是妮儿和盼归。小孩子趣事多,连他们怎么学说话、怎么吃饭都能说上很久。老国公病得最严重的时候,镇国公府里连棺材都预备上了,都以为老国公肯定熬不过去了。此时有给将死老人穿寿衣冲喜的习惯,镇国公府便把寿衣也做出来了。结果老国公熬了一月又一月,明明虚弱得好像随时要死掉,却也一直熬到了这个时候。他一天之中有大半天下不了床,但到底还活着。当国公府预备棺材时,现任国公爷,也就是柳佳慧的伯父,从边疆一连送了七封奏折回来,说是要回京侍疾。他的理由很充分,他想回来孝敬父亲!当他母亲去世时,他要驻守边疆没有回来,连守孝都因为皇上夺情而没有守。现在父亲又病了,镇国公实在不愿意再失去这样一个孝敬老人的机会。自古忠孝难两全。镇国公在奏折里痛哭流涕。他现在已经有小五十岁了,此时的人均寿命不高,所以他已经是个老头子了。虽说他身体健康,以前也有将军能一直打到七十多岁的,但他非说自己老了,皇上还不能反驳说“不不不,你不老,你还能为国再战二十年”。镇国公就说,自己已经为国尽忠了大半辈子,现在老了,身体也不行了,该让出大将军的位置,回到京城里留在老父亲身边尽孝了。这样的请求合情合理合法。皇上能怎么办呢?皇上想让镇国公回来吗?他自然是想的。经过了几代镇国公的努力经营,西北那块地方的兵权始终牢牢地握在镇国公府的手里。这绝对能挑动一位皇上的敏感神经。但是,皇上能让镇国公回来吗?他自然是不能的。镇国公在西北有着空前的威望,如果只把镇国公召回了,却不想办法消除几代镇国公在军中的影响力,那么西北反而会陷入混乱中。可以说,镇国公就是一根立在了西北的定海神针。于是,皇上只能按下巴不得镇国公请辞的奏折,但准许他回来探亲。镇国公两年前回来了一次,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老国公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御医松了一口气说老国公暂且无事了。然后,镇国公又回了西北。他那次回去,带着几个皇上的人。到了西北后,他大大方方地提拔了这些人的位置,就好像他真的老了、没有雄心了,该为大将军的位置培养继承人了。其实,镇国公府确实早就心有退意,否则柳佳慧的堂兄堂弟们就不会弃武从文了。打一开始,镇国公就没打算培养自己的子侄做继承人,他看好的其实是他的一位义子。但在柳佳慧的梦里,这位受到镇国公精心培养的义子却是一个伪装得特别好的白眼狼!这两年,镇国公继续捧着自己的义子,却也做出一副高风亮节的样子把皇上的人捧了起来,然后不动声色地看他们打擂台。每每老国公病得不行了,镇国公就再三上书要请辞,好回家照顾父亲。老国公病了两年多,镇国公这两年陆陆续续上了十几道请辞的奏折了。结果,老国公虽病歪歪的,到底还活着。镇国公虽一直让权,西北却还离不开他。“镇国公若真退了下来,怕是不好……”边嘉玉在私底下忧心忡忡地对柳佳慧说。除了镇国公以外,柳家人里头,官位最高的是柳佳慧的父亲,他是国子监祭酒。但是,对于柳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一个国子监祭酒能顶什么事呢?一旦镇国公上交兵权,柳家立刻能被昔日那些不对付的人排挤出一流、二流世家的圈子。等柳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