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身份就呼之欲出了。边静玉和沈怡到底年轻,见圣驾亲临,难免无措。温阁老笑眯眯地说:“这位是平老板。平老板是从南方来的,听说你们这儿有新奇之物,就想要上门看看。”显武帝的亲娘是平家女,因此他微服私访时的化名都姓平。边静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了,领着沈怡对显武帝行了一个晚辈礼,口齿清楚地说:“见过平先生。”又对温阁老行礼,道:“见过温先生。”然后,他错开一步,站到路边,让出了身后的路。给别人引路时,可以站在那人前面领着他走;给皇上引路时,最好是站在皇上身后,让皇上走前面,用嘴告诉皇上该往哪里走。见边静玉和沈怡站到路边,让自己一行人先行,显武帝就知道他们晓得自己的身份了。显武帝故作不满地瞪了温阁老一眼,他装扮得这么好,肯定是因这个老货暴露的!温阁老无辜地眨了眨眼睛。他的孙女嫁给了皇上的儿子,他比皇上年长许多,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在皇上面前撒娇。啊,撒娇这个词有点恶心,应该说是君臣相宜。要知道文人的脸皮都是很厚的!温阁老心想,新粮种事关重大,若边家小儿和沈家小儿没有认出皇上的身份,那皇上今天还能顺利看到新粮种吗?那必然是不能的。所以,适当地暴露身份是很有必要的啊,他本来就是无辜的嘛!去年收获的玉米种子在今年春天全部种到了地里。一部分种在好地里,这部分是为了能收获更多的种子。一部分种在山地里,这部分是为了验证玉米能在并不肥沃的山地种活。沈怡一直负责数据记录,此时自然也由他来讲说,玉米的产量如何,种植的难易程度如何,和稻谷比的优缺点如何等等。显武帝不是那种不懂民生疾苦的人。他曾有一次在秋收时微服私访,帮京郊某村里的一位老农收割过粮食。他干活太挫,还被那位老农嘲笑了,老农大力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兄啊,这活不是你们富贵人做得来的。”当时跟着显武帝的人也是温阁老,温阁老挽起袖子刷刷刷地割了一茬稻,被表扬了。所以显武帝听得懂沈怡的讲解。他又问了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沈怡一一回答了。显武帝的眼中渐渐露出了一丝怀念,对着沈怡点了点头,温和地说:“朕……咳,真是不错,不愧是本昌之子啊!”本昌就是沈德源的字。边静玉低眉敛目,心里却划过一丝欣喜。看来,沈伯父归来可期了!“对了,新粮种叫什么?可有名字了?”显武帝忽然问。边静玉是个心思灵巧的人,温阁老能想到的事,他在这一瞬间也想到了。这是一个拍龙屁的好机会啊!但是,边静玉私心里不是很想用这个机会来拍龙屁。因为,玉米这个名字是沈怡起的,代表着沈怡的心意。边静玉再如何成熟老练,到底还是一个少年人,身上总藏着一些少年人的天真和直率。于是,边静玉言简意赅地说:“回先生的话,我们暂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玉米。”显武帝脸上那种欣慰的表情越发明显了,他目光柔和地看着边静玉和沈怡,说:“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的心意,朕……咳,我知道了。但这既然是上天所赐的新粮种,就该大力地推广开,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得上、吃得起。用了‘御米’这个名字,倒像是只上供给皇家的了。不如这样,这‘御’字就改为‘玉’字吧。”说着,显武帝又自己品了一下,摇头晃脑地说:“玉米,玉米,真是一个好名字啊!”在显武帝看来,边静玉和沈怡能用“御米”为名,这说明他们打一开始就想要把新粮种献上来了。这都是忠心的人呐!不过,显武帝自以为自己并不是那种好名的人,所以才会把“御米”改为了玉米。虽然不是很懂皇上在说什么,但边静玉的脸上适当地露出了崇拜的表情,说:“先生英名!”人生如戏,全凭演技。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戏精呢!边静玉回太学交了游学时的作业,每日都能听到同窗在议论这件事。据说,已经有考生站出来要领着大家去宫门口静坐了。考生是不能杀的,一旦杀了,那么皇上在史书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评价了。但这帮闹事的考生又确实给皇上带来了大-麻烦,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还是单纯的,只是想要有一个公平的科举环境而已,但他们的领头人物大概就没那么单纯了,很可能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踩了权威给自己立名。他们既然有了这样的心思,皇上心里肯定是不满的。一直没说话的边嘉玉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弟弟,他觉得书房里的气氛忽然之间竟有些凝重了,就故意开玩笑说:“玉米成熟后,我们能自己先吃一点吗?我瞧着它金灿灿的,味道应该会很不错。”他们去年就成功种出了一批玉米,但为了留种,竟是一口都没有吃。安平伯瞪了长子一眼,说:“吃什么吃!留足了种子后若还有余,要先供祖宗。”“对对对,要供祖宗。”边嘉玉恍然大悟地说。于是,边静玉默默地把“我和怡弟已经想过了玉米的十八种吃法,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来吃等等”这话咽了下去。还好还好,他这话说得慢,不然大概要在父亲和兄长面前再一次崩掉人设了。第41章想要当好皇帝,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不想关心百姓疾苦,不怕国破山河碎,不惧在史书上留下骂名,那么皇帝就是一份非常自由的职业了,可以烽火戏诸侯,可以一连三十年不上早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百官有意见?不听不听就不听!民间要造反?会造反的百姓到底还是少。死后的评价太难听?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纵观历史,就算有些皇帝本身过于荒唐了,但只要朝臣们的智商还在线,只要他们能互相牵制,在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约束下,国家在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所以说,当皇帝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如果皇帝想要励精图治,想要扩大版图,想要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在生前被尊称一声明君,想要在死后千古流芳,那么皇帝就是一份难度非常大、强度非常高、任务非常重的职业了。当今圣上显武帝就是这样一位非常苦逼的皇帝。显武帝有一颗勤政爱民的心,还想要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英名,于是他这个皇帝当得就没有那么自由了。当然,这既然是他的选择,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甘之如饴。但是,苦逼的时候是真苦逼啊!比如说,显武帝在宴请百官时,曾上过一道用鱼腹做的菜,每条鱼只选用鱼肚子上最嫩的那一块肉。有位御史前脚吃了宫宴,后脚就递了奏折,说皇上太铺张浪费了。皇上能怎么办呢?皇上只好微笑着说谢谢爱卿的提醒啦,朕知道错啦,朕以后再也不这么浪费啦。这事吧,不能说御史吹毛求疵,确实是有些浪费,但哪天月食了,哪里地动了,竟也会有官员上奏让显武帝下罪己诏,皇上多冤啊!这次的秋闱舞弊案闹得太大,朝堂中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