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开战

/>   下面的大臣一听,全部额头出了汗。

  胡尔汗忍了两年,看样子是再也忍不下去了。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赵朴之如今依旧是兵部尚书,乌鞑不退,他恐怕就不能致士。

  不过老大人心态稳,也很敢说话,他听闻立即出列:“陛下,溧水如今已加修城墙,又有靖王殿下重兵把守,胡尔汗避过溧水是相当聪敏的做法。”

  “只从溧水方面看,暂时不用太过担忧。”

  “乌鞑手里没有我们的堪舆图,他们要打仗只能靠武力,却不知还有兵法。可有时候用兵不在多,不在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兵法,并不是纸上说书。”

  荣锦棠点点头,叫老大人继续说。

  赵朴之看了一辈子兵法书,也背了几十年堪舆图,早就对大越的地形烂熟于心。他叫人展开比原尺寸小了一半的堪舆图卷轴,手指在那比划两下。

  “祁连山那里山谷悬崖很多,只有一条路能通往溧水,他们应当派不了骑兵。而下路汉阳关是我们中原早年的边塞要地,后来降归颍州,汉阳关便被废弃了。”

  虽然汉阳关废弃不用,但要塞还在。那连绵百里的烽火台耸立在山上,用砖瓦身躯抵挡外族的侵占。

  “这里其实骑兵也不好走,但要切记,有一条汉阳道直通颍州。”

  “只要叫乌鞑占领那里,汉阳就危在旦夕。”

  荣锦棠紧紧锁起眉头。

  赵朴之眯着眼睛,仔细看那张堪舆图。

  “但如果我们在这里设伏,那结局便不一样了。”他在地图上点了几处,顾熙尘立时明白过来。

  “老大人好厉害。”

  赵朴之没应这话,只是默默看向荣锦棠:“陛下,乌鞑不能再留了。”

  他这么说。

  荣锦棠的表情立时就变了。

  “他们一旦打下汉阳,打下溧水,那……”

  那大越就完了。

  边关层层关卡,就是为了保护广袤的中原,一旦叫乌鞑铁骑踏破溧水城楼,大越便一览无余。

  荣锦棠坐回龙椅上,好半天没说话。

  就在这时,顾熙尘踏出一步:“陛下,臣愿往。”

  他身后,甚至还有几张年轻的面孔,沈聆如今独领火凤卫,位比辅国将军。

  年轻的将军们也都踏前一步,抱胸行礼:“陛下,臣愿往。”

  有那么一瞬,荣锦棠胸口烫得吓人。

  保家卫国不是虚言,将士们舍生入死,为的就是家国永安的将来。

  他紧紧攥住手,招兵部侍郎和户部侍郎上前:“士兵人数,军需粮草,国库储备,明日朕要看见。”

  四位侍郎跪下行礼:“诺。”

  等大臣们都去安和殿忙碌,荣锦棠单独把顾熙尘留了下来。

  “顾将军,这一次便要辛苦你了。”

  乌鞑之战,死了一个沈长溪,伤了一个顾熙然,如今他即将要派第三位护国将军过去,是死是生尚未可知。

  顾熙尘淡然一笑:“陛下言重了,臣职责所在,无怨无悔。武将便应当保家卫国,才算不枉此生。”

  荣锦棠叹了口气:“上京十万兵马任你调遣,沈将军会领伍仟火凤卫一同前往,请您二位务必好好配合。”

  “必要叫乌鞑有来无回。”

  顾熙尘给他行了大礼,再起身时荣锦棠就道:“靖王那里,还要谢将军和钱将军一起接应。”

  这是在给他安排任务了,顾熙尘心中一凛,表情便严肃起来。

  “朕不怕他别的,一旦……那苦的就不是边关百姓了。”

  “诺,臣一定仔细安排。”

  荣锦棠点了点头,正想叫他回去休息,却不料顾熙尘那么高大一个男人,在书房门口扭捏起来。

  “爱卿还有何事?”

  顾熙尘叹了口气:“臣别无随求,只求小女在宫主清静度日,还望陛下恩准。”

  他自己的女儿,他何尝不知道她是什么脾气,他不求荣华富贵金玉满堂,也不需要她给家族增光异彩,只要安安稳稳过下去,便不枉他送她入宫。

  这位新帝聪慧清醒,他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昏庸之辈,从来不会强人所难。

  进宫安稳一生,说不定比在家中被指指点点要强。

  荣锦棠倒是理解他一片慈父心肠,闻言只道:“宸妃同顾昭仪关系极好,平日里也很照顾她和丽嫔。”

  顾熙尘蓦红了眼睛:“臣不是不知道她和丽嫔……只她若是留在家里,将来吃苦的还是她们自己。”

  荣锦棠自己即将要做父亲,这会儿竟然有些感同身受:“爱卿放心便是,朕当年能应允你,现在也不会改变初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