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沈福

我知你最是稳重,行了,别让姑姑久等,你去吧。”

  付巧言同她简单说了几句就下了炕,她将将推开门,便被一股冷风打了脸。

  冬日总是这样寒,付巧言呼出一口白气,转头同孙小花道:“小花姐,只要有机会,我便来看你。”

  孙小花依旧坐在炕上,她手里捏着那两个精致的帕子,圆润的脸上浮出笑意:“好,我等你。”

  付巧言没同别的永巷宫人告别,自己背着包袱匆匆去了藏春所。

  索性这会儿大家都在午歇,路上静悄悄的,没得人看见她离开。

  付巧言很快便到了藏春所门口,她站在那一会儿,确定听不到屋里的声响,这才微微扬声道:“姑姑,奴婢给您请安了。”

  这是宫里的暗语。

  出去办事的宫人们回来后是不能直接进屋的,万一娘娘们和大姑姑们说些什么心里话,被人听去总是不愉的。

  远远站在门口禀报一声,便十分得宜。

  付巧言禀报之后也未直接推门,直到里面赵喜乐出声唤她,才推了门进去里面。

  沈福已经同赵喜乐说完了话,见付巧言披了件半旧不新的斗篷,手里拎着两个不大的小包裹,心里不由有些叹气。

  要不是……她也不会在永巷找人。

  她再看过去,却见付巧言稳稳站在天井中,任由冷风呼啸,却分毫不动。

  沈福顿时有了素菜汤里拣出珍馐的错觉。

  尚宫局里的人尖子,恐怕也比她好不了多少。

  这样一想,沈福便气顺了。

  “喜乐妹妹,这次姐姐要多谢你帮忙,你有心了。”

  “哪里的话,娘娘的事,那不就是我赵喜乐的事儿,都是应当应分的。”

  两人寒暄几句,赵喜乐趁机又表了表忠心,这才意犹未尽作罢。

  沈福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那我就先走了,有空再来同你说话。”

  赵喜乐满脸欢喜,使劲点点头,转头便吩咐付巧言:“回去路上伺候好你姑姑,以后对娘娘务必尽心尽力,知道吗?”

  付巧言忙行了福礼,口中称“诺”。

  沈福没再跟赵喜乐多说什么,转头看了付巧言一眼,抬腿便出了藏春所。

  “姑姑,那奴婢便去了,您保重。”

  赵喜乐道:“去吧去吧,这回仔细些,不要再生病了。”

  付巧言没成想能得这样一句体几话,便改了礼节,冲她行了大礼。

  “这些日子,多谢姑姑了。”

  赵喜乐冲她摆摆手,没再说什么。

  付巧言又行了福礼转身匆匆跟上了沈福的脚步。

  只留赵喜乐站在半旧不新的藏春所立,含笑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

  永巷在宫中位于西南角,离东角门并不是很远,但离位于西边九宫十所便显得相当遥远了。

  淑妃的景玉宫位置极好,甚至比贵妃的凤鸾宫离承乾宫还要近一些,奈何整个宫室比凤鸾宫小了一圈,也少了一个后殿,格局上便有些逼仄了。

  沈福带着付巧言从慈和宫后面绕过,又路过公主们住的内五所及西九宫那些富丽的宫室,最后才来到紧邻外五所的景玉宫。

  这一段路纯靠她们两个步行,从中午走到下午,进了景玉宫宫门时日头都已偏西,生生走了一个多时辰。

  倒不是离的真有那么远,只不过路上沈福还去内五所看望了一下六公主。

  这位母妃早逝的六公主,如今也寄养在淑妃膝下。

  终于到了景玉宫,付巧言一双脚都快走麻了。在内五所时沈福还进去跟六公主说了好半天话,她就站在外面等了大半个时辰,自然更是疲累。

  但她面上是一点都不能表现的。

  这个时候淑妃刚好也午歇起来,宫里都知道她不受宠,能得个妃位和皇子公主养,无非是看她姐姐和家世。

  她这里一贯清静,平日里就少有访客,这段日子因夺子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更是没人敢来。

  别人不来,她也不去找别人。

  沈福跟在她身边二十多年,自是知道这会儿自家主子在做什么。

  她看了一眼因风吹满面通红发丝乱飞的付巧言,随手招来正从茶室里端茶出来的大宫女寒烟。

  “这是新来的小宫人,你先带她安顿下,晚膳前得带去给娘娘瞧瞧。”

  寒烟二十来岁的年纪,站在付巧言面前硬生生比她高了一头,她长得很是英气,倒有些武家女儿的样子。

  “诺,姑姑,娘娘刚还寻您呢。”

  她说罢,转头便冲付巧言道:“先跟我来。”

  付巧言跟着她去了后厢房。

  景玉宫十分狭窄,比付巧言去过的坤和宫小了不知凡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