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能够到那位子的时候,或许才有能耐料理了我们。当然,我说的是或许。明钰似笑非笑的看着二皇子脸色剧变:你别胡说!能,能有什么事儿。我跟皇子妃夫妻俩闹了小别扭,跟你有什么关系。原来是闹别扭啊。你们小两口的事儿我可管不着,但我就这么一个姐姐,二皇子可悠着点儿。我这人在上京城是出了名的脾气爆,手里也没个轻重,你说你威胁我!这怎么能是威胁呢,这是为了殿下你好啊。李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甩甩袖子走人了。皇子妃有些担忧道:明钰,你招惹他干什么。姐姐放心,这人胆小如鼠,怕他作甚。他若要成事,还得靠咱们明家军。明钰不屑的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姐姐,这么多年了,我也长大了,当年明家军到底与二皇子做了什么交易,还有当年北疆顾家军惨败的事儿,你究竟知道多少?皇子妃眼神闪烁:我一个闺阁女子,哪里知道那些事儿,等父亲回来,你去问父亲吧。姐,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也是明家人,你们为何要瞒我呢?皇子妃叹了口气:明钰,有些事,不让你知道,是为了你好。姐,你告诉我实情,才是为了我好。不要让我总是胡乱猜测了,好不好。皇子妃沉默不语。明钰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父亲,果然做了对不起顾家军的事儿,对不对?皇子妃终于艰难的点了点头镇北将军府,一道紫色身影飞速掠过。少将军,不好了,杨吏跑了!季斐扶着门框大口喘着粗气。顾衍神情一凛:什么时候的事儿?就在不久前,有人冲到我家,将杨吏带走了。来人都是高手,看武功身法,倒有些像那日十里亭的人。我大哥已经跟上去了,我这不是赶紧过来告诉少将军一声。这个杨吏,果然不简单。是啊,现在怎么办啊。跑了杨吏,当年二皇子做的那些丧尽天良的事儿,谁来证明。我季家军受的冤屈,谁来洗脱!阿斐你别急,让少将军安静一会儿。李穆气喘吁吁的从后头追上来,这个阿斐,什么时候跑的这么快了,他都要累死了。我能不急么,这这这,人是在季府被劫走的李穆顾不得喘气儿,赶紧将季斐拽到了花厅,让顾平上了茶,平复平复季斐这颗暴躁的心。少将军一定会有对策的,你就别跟着瞎操心了。天理昭昭,沉冤总会昭雪。那些枉死的人,一定会讨回公道的。李穆总算是说了句好话,让季斐焦躁的心,安静了不少。至夜,季康来了将军府,他眉头紧皱,面带愧色:我没有追上,叫他们跑了。顾衍摇摇头:无妨,他们大费周章将人带走,而不是直接将他杀死,那么杨吏对他们来说,一定还有用。我们且按兵不动,看看他们打的什么算盘。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季康疲惫的说道。第59章没有让他们久等,次日天明,大理寺的鼓又一次被人敲响了。而敲鼓的人不是来报案的,他是来自首的!罪民杨吏,前季家军军中向导。五年前北疆一战,因受人指使,故意将季家军引入错误路线,延误驰援顾家军时机,致使顾家军损失惨重,险些全军覆没。罪民自知罪孽深重,不可饶恕。幡然醒悟后,实不愿季家军平白受冤。亦不愿当年枉死之人得不到平反。罪民一路逃亡,躲避指使者追杀,终于有机会跪在堂下,自述罪孽。请大人明鉴,还季家军一个清白。罪民愿呈上证据,告发当年指使者,正是当朝二皇子!此言一出,上京城登时炸开窝了。什么,听说当年顾家军惨败,是受了二皇子陷害,我滴妈呀,二皇子平日看着人模人样,想不到如此心狠手辣。是啊,那可是顾家军啊,尽心尽力守护大梁疆土的顾家军啊,他们怎么能忍心!季家原是被这人误导,走了错路。咱们还以为是季家军做事不力,害了顾家军。这么多年,季家铺子被排挤的,都快开不下去了。季府过的那么惨淡,都是拜这人所赐。我天,当年我还跟着那些人一起骂季家军呢,嗨,现在想想,真是笨死我了。好了好了,快别说了,听听那人还有什么要说的。杨吏跪在堂下,大理寺卿都快把眉毛揉掉了,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消停呢。这出的都叫什么事儿啊。告发的人,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前些日子才处理了河南案,这回好,又来了个北疆案。大人,当年之事,乃是二皇子背后设计,环环相扣。除了误导季家军之外,还有明家军。明毅将军当年只是个五品武将,在朝中不显。将女儿嫁给二皇子后,才被二皇子提拔,争取到了去北疆的机会。早在顾家军被围土城之时,明家军便已经在附近埋伏了。他们没有营救顾家军,而是相助大齐,攻击各路营救顾家军的援军。事后,他们将败退的援军整合,才有了后来明家军的雏形。等到顾家军困守不下去,准备冲出重围时,明毅才率军赶到。因为早已与大齐有了协议,大齐军在进攻几次后,佯装败退。是以,人们都以为,是明家军击败了大齐,保住了土城。而顾家军,却吃了败仗,溃不成军。当然,大家也都知道,顾家军能坚守这么多日,都是因为有薛清小将深入穆兰山,拦截大齐主力军,给顾家军争取了时间。大人,罪民所言,句句属实,这是当年二皇子收买罪民的证据。哦对了,当初收买罪民的,是二皇子身边的幕僚,他叫周严。也是山东周家庶出的儿子。这些人来头不小,大理寺卿在没有成康帝旨意的情况下,是不敢私自拿人的。正巧这时去宫里的人回来了,带来成康帝口谕,将那个叫周严的人缉拿归案。周严起先抗拒招供,在受刑之后,人也老实了,交代了这些年帮二皇子做的事儿,甚至承认了,当年的河南案,也是自己在背后替二皇子谋划,六皇子不过是替二皇子背了黑锅。甚至还说,明家军在北疆招兵买马,队伍扩大,已经完全超出了朝廷规制。李端也不知道怎么的,对这个明钰总是有点儿怕怕的。这人别看年纪轻轻,却终日阴着一张脸,好似谁欠了他钱似的。早两年,有人在背后说了几句明家坏话,明钰知道了,当场就把那人给揍了,到现在,那人还瘫在床上呢。大人的事儿,你插什么嘴。明钰笑笑:二殿下,你如此遮遮掩掩,想来当年与明家做成的交易,也是见不得光的吧。你拿这事儿威胁我姐姐,莫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抖出了明家军,你能捞到什么好处呢?你可要想清楚,在你们达成共识的时候,明家和你就拴在了一条绳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你对姐姐不满,对我不满,那也得忍着。等你真正能够到那位子的时候,或许才有能耐料理了我们。当然,我说的是或许。明钰似笑非笑的看着二皇子脸色剧变:你别胡说!能,能有什么事儿。我跟皇子妃夫妻俩闹了小别扭,跟你有什么关系。原来是闹别扭啊。你们小两口的事儿我可管不着,但我就这么一个姐姐,二皇子可悠着点儿。我这人在上京城是出了名的脾气爆,手里也没个轻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