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果然被荆荻拿出话柄。“长春峰?霁霄剑尊仙逝后,长春峰只剩他道侣,焉能长久?师兄劝你目光放远,另择良木。”话音未落,却见少年转向寒山三人,蹙眉问道:“他道侣,现在如何?”张溯源以为他崇拜霁霄真人,所以特别关心长春峰的事,不由叹息一声:“孟长老年轻冲动,竟在真人的祭拜大典上,说要参加明年的瀚海秘境大比。现在全修行界都知道了……”第8章 寸心千里 云山万重此时堂中数位修士,皆为两派亲传弟子,当日都在寒山祠堂中,亲眼见证孟雪里哀恸哭灵。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向少年讲述霁霄道侣的事。有人说孟雪里性情刚烈,情深义重,有人说他过于天真。少年沉默听着,末了轻声道:“胡闹。”他因为咳嗽声音微哑,别人见他开口,却没听清字句。乌金西坠,晚霞从窗外照来。少年坐在浅金暮光中,不知想到什么,苍白脸色微微泛红。他便是霁霄。霁霄经历生死大难,法身尽毁。只得神魂出窍,夜游千里,寻得一位将死少年,夺舍重生。正派修士行夺舍之法,要寻没有亲朋,气息即将断绝的将死之人,才算不沾因果。这具身体与他八字相合,又病入膏肓,那夜命数已尽,本来正合适。但他神魂过于强大,虚弱身躯难以承载,就像锋锐利刃收归于脆弱琉璃剑鞘,难免磕碰。霁霄以神魂之力洗练身躯,造就剑灵之体,就像打磨一柄剑。这其中痛苦,直到现在仍不能消解。他肺腑如刀割,忍不住咳声。但比起无知无觉的死亡,承受痛感,倒是生命特有的体验。众人仍在谈论孟雪里。张溯源见大家聊起来收不住,只好主动将话题引回:“这些跟你没什么关系,随便听听就罢了,你肯定不会拜入长春峰。寒山还有五峰,各位峰主皆是大乘境强者。听说今年掌门真人有意收徒,说不定你能成为掌门亲传。”他拍拍少年肩膀,开玩笑道:“如果赶上太上长老出关收徒,那就更好了,以后我们都要叫你一声‘师叔’。”其实按照规矩,进入寒山内门前,还要通过论法堂考核。峰主收徒也不是只看资质。但现在有明月湖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便努力画大饼,试图加深少年对寒山的好感。李唯接道:“就算不去主峰,我们重璧峰也很好,你不是最崇拜霁霄真人吗?我师父和剑尊关系特别好!我们峰中正殿,就挂着剑尊的墨宝,你来之后可以每天瞻仰。那真是一笔好字,两句好诗——寸心千里,云山万重。剑本、剑本什么……”他正说得起兴,声音忽弱下去,只恨没去过几次正殿,竟忘了后半句。在明月湖众人注视下,脸色涨得通红。“剑本无意,行止在我。”霁霄替他解围。“对、对!”李唯惊道:“你怎么知道?”“……听说过。”“这也能听说,证明你与我派缘分不浅,就该做寒山弟子啊!”霁霄无奈地想,那两句诗,真不是我写的。你师父仿我字迹,偷我印章,但他年龄小,我也不好同他计较……想来又气息不顺,忍不住低咳。荆荻见少年竟对寒山诗篇如数家珍、倒背如流,确实没有改投明月湖的可能,纠缠无益,反倒伤面子,心里感叹可惜,面上笑道:“天色不早,我等便不打扰三位道友赶路了,就此别过。”寒山三人恨不得明月湖瞬间消失,生怕他们多留片刻,就变出一位‘温柔美丽的师姐’来拐骗无知少年。这回收徒总算扬眉吐气,寒山修士笑容灿烂。“荆道友走好不送,有缘再见!”荆荻倒不生气,带着一众弟子行至门边,回头笑笑:“不必有缘,瀚海秘境自然相见。且看明年春日,初空无涯归于何处——”话音刚落,人影已走远了。李唯、何铭愤怒拍桌。张溯源不以为然,转头对少年笑道:“这几天急着赶路,辛苦你了。你如果太累,也别硬撑,我们可以在镇上歇一夜。”霁霄摇头:“不辛苦。还是尽早回山吧。”三人听罢,暗想这少年身体病弱,与他们一路奔波,风餐露宿,竟从没抱怨过。优异资质加上坚韧心性,未来不可限量。幸好明月湖无功而返了,感谢霁霄真人在天之灵保佑!……霁霄并不知道自己正被人感谢,他听旁人说起他所用的宝剑、他开启的秘境、他峰中的道侣,只觉像在听故事。一场大梦,过眼皆空,从头来过罢了。但是自己名义上的道侣,孟雪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他将初空无涯剑留在长春峰压阵。只要孟雪里不出长春峰,便无人能伤他毫发。何必在祠堂编出一套‘遗愿’说辞,非要去瀚海秘境走一遭……难道有人逼迫他?还是有人欺负他了?霁霄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一时看见孟雪里失去‘万古长春’阵法庇护,在漫天风雪中,瑟瑟发抖缩成一团;一时看见孟雪里被赶出寒山,百年之后修炼有成,心怀恨意在人间大开杀戒。他对孟雪里的态度比较复杂,既怕别人欺负道侣,又怕道侣去欺负别人。其他修士将合籍看作人生大事。然而在霁霄漫长的修道生涯中,孟雪里只占据千分之一心神——路遇濒死大妖,心生恻隐,顺手施救。很简单的事,千分之一足够。世上比这复杂的事情太多,直到法身尽毁,他自认对宗门仁至义尽,对人间俯仰无愧。但孟雪里呢?从前自己承诺护他一生平安,衣食无忧。有所许诺,却未能践诺,自然有愧。于是那千分之一,成了变数。霁霄走在冷清的夕阳下,想起初遇孟雪里那天。作者有话要说:ps:寸心千里 云山万重 出自宋代《鱼游春水》第9章 天不亡我那天没有绚烂晚霞,也没有长春峰的皎洁月光。千里荒原,衰草连天。纷纷扬扬的轻薄雪片,穿过大朵厚重阴云,铺天盖地落在旷野上。人、妖、魔三界交接处,被称为界外之地,气候极端,雨雪风雷频繁交替,不足为奇。法度不存的地方,魑魅魍魉各行其道,杀人夺宝的亡命徒、惹上杀身之祸的逃生者、不被任何一界容纳的异端……这些人或妖魔往往擅长隐匿,谨慎小心,以躲避无处不在的生死危机。还有一种,便是霁霄这般,正大光明行走天地。风雪横来,也要避他。隔绝界外之地与三界的,是一道暴烈的罡风屏障。自天地初开,各族诞生时,屏障就在那里。然而各族强者总有抵挡罡风、往来三界的方法。魔族施展魔法、人族调动真元,妖族依靠坚硬结实的皮毛与肉身。百年前,魔族大举入侵人间,修士们终于意识到天然屏障不牢靠。战乱结束后,人间强者合力设下防护阵法,作为第二道屏障。界外之地危机四伏、灵气凋敝,监护阵法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许多人做不到或不愿做。于是每隔三年,霁霄剑尊往来屏障内外,留下几道剑意,威慑外敌。若遇上强大魔族,免不了又是一场恶战。三年之后又三年。时间一久,众人便觉理所应当,似乎这些本该是剑尊分内之事,反正他人间无敌。庇护四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