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9
缺人手啊”“缺人好办”皇帝就是皇帝,气魄绝非一个万年县令能比,李世民重重一挥手,大声道:“传朕旨意,喝令长安驻军放下一切,全部参与农收。”他目光炯炯,亮度有些吓人,接着又道:“不但普通守军要去,便是驻守皇宫的千牛卫,天子左右亲军一样要去,天大地大老百姓的衣食最大。泾阳侯苦心培育了新粮,老百姓苦心栽种的作物,朕不能让它烂到地里。”在古代,粮食就是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圈养军队需要粮食,开疆拓土也需要粮食。关中这一次大丰收,让李世民的腰杆顿时坚硬无比,自古至今所有帝王,无论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大家都在为百姓吃不饱而头疼,唯有他李世民不同,他犯愁的是粮食太多。“朕,注定要名谁千古,光耀史书了”李世民内心一片火热。长孙无忌忽然恭声道:“陛下,粮食大丰收,国库自然丰盈无比。待到收粮一事完毕,臣请陛下发动战争令,草原突厥一族该灭掉了。”“哈哈哈,好得很”李世民仰天大笑,兴奋道:“无忌之言,深得朕心”皇帝目光投向北方,仿佛要越过浩瀚草原直达突厥人的汗帐,他冷冷道:“颉利,三年前你兵伐中原,一路侵入到渭水河畔,距离朕的长安也不过五十里之遥。当日你麾下数十万兵马,何等意气风发但是你可曾想到,仅仅三年不到,朕要杀回来了。”渭水之盟,是李世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羞辱。虽然当时战争没有打起来,但是大唐却被逼着岁供赔偿,若不是韩跃多方施计,李世民真害怕他挺不过那一次危机。现在,他终于要扬眉吐气,一展抱负关中大丰收,不但百姓不再担心饥饿,朝廷府库也会充盈。自古至今,国与国之间没有侥幸,谁的粮草充实,谁就是当世一霸。万年县令忽然大声道:“陛下,臣要给泾阳侯请功,没有他的苦心培育,我大唐哪来府库充盈古之圣贤曾言,养育天下者,万世之功德。臣提议,陛下可加封泾阳侯,改侯为公”嘶他再次给韩跃请功,周围重臣倒抽一口冷气。提议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封为国公,这个万年县令还真敢说。偏偏李世民却眉飞色舞,看那架势近似很有几分心动。王珪大叫一声,道:“陛下,泾阳侯便是有天大功绩也不行,他今年尚未及冠,如何能封国公您若一意孤行,老臣必要骂一句昏君。”这老货身担谏仪大夫之职,满朝文武只有他和魏征有权进谏,就算胡搅蛮缠,唐代也没有因言获罪之举。毕竟,他的职位就是这个。李世民勃然大怒,森然道:“王珪老匹夫,欺朕心软乎谏仪大夫又如何,朕可以调整”长孙无忌越众而出,一脸笑眯眯道:“陛下,虽然泾阳侯不能封国公,但是可以给其它赏赐嘛他现在正筹划辽东之事,一个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还是可以给的”嘶众大臣面面相觑,都在心中暗骂一句这货够狠国公只是勋爵,然而行军大总管却是实权。大唐总共才有十一道,河北道辖地最广,理论上说整个黄河以北、东海以南,加上辽西辽北,全都属于河北道管辖。“嘿嘿,不愧是亲舅舅,帮外甥讨要权利眉头都不眨一下,哪个地方最大就要哪个”程咬金心中坏笑几声,这货眼珠子猛然一转,跳出来大叫道:“古有祖制,少年不能封公,但是可以封王啊陛下几个未成年皇子,哪一个不是封了亲王让俺老程看,陛下不如封泾阳侯一个王爷玩玩”这话一出,满场震惊。王珪激怒攻心,大声指责道:“卢国公好胆,大唐非李姓不得封王,你竟然提议韩跃封王,此言分明存有谋逆之心”老程哈哈大笑,无耻道:“封王就算谋逆啦老子当初匪号混世魔王,在瓦岗山上做了一百零八天皇帝,便连陛下都说此乃应当应分,你个老不死的算老几也敢跟俺出来聒噪,不服气的话,咱俩单挑”王珪气的胡子都飘起来了让老夫和你单挑,这话你也说得出来第211章 李世民赐下天子剑大唐之初,异性王封赐两人,一人为燕王罗艺,一人为吴王杜伏威。这是大唐唯一的两个异性王爷,他们之所以能够封王,是因为接受了李家赐姓。燕王罗艺,改名李艺吴王杜伏威,改名李伏威老程继续叫嚣道:“陛下,泾阳侯不能封国公,那您给他封王啊。老程感觉此事十分简单,无非是让皇后娘娘出面,认韩跃作螟蛉义子,改一下姓氏就行。”周围众臣皆都缓缓点头,程咬金这人虽然是个滚刀肉,但是说话办事自有一份精明,他这个提议不得不说很是靠谱。长孙无忌一脸笑眯眯道:“从侯爷直接越过国公,改封为郡王,啧啧,程知节一向胡闹,想不到今次竟然提了个好建议,老夫佩服”“你当然佩服了,那韩跃分明是你外甥,你巴不得他封王才好”王珪气的满脸铁青,心中忿忿不平,然而却无法反驳。没办法,人家程咬金的提议合情合理啊。自古少年不得封国公,就算继承父辈萌荫,那也要爵降一级改为侯爷。但是少年可以封王,历史上唐高祖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个个都封为郡王。李世民目前有八个儿子,也都身有王爵在身,便连躺在襁褓之中的李谙都封了王爷。韩跃是什么身份响当当的皇家嫡长子,虽然没有挑明,但是在场重臣谁人不知,大家心知肚明,都不愿在此事上触碰霉头。王珪也不敢他可以阻挡韩跃封国公,因为这是他职责所有,身为谏仪大夫他有权对朝廷任何事情进谏。但是封王他不敢阻拦,这是皇帝的家事,如果他强行反驳,长孙皇后必然恨他入骨,女人护起犊子可是会发疯的。没人反驳,事情很有可能会通过。偏偏李世民却缓缓摇头,在古代,粮食就是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圈养军队需要粮食,开疆拓土也需要粮食。关中这一次大丰收,让李世民的腰杆顿时坚硬无比,自古至今所有帝王,无论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大家都在为百姓吃不饱而头疼,唯有他李世民不同,他犯愁的是粮食太多。“朕,注定要名谁千古,光耀史书了”李世民内心一片火热。长孙无忌忽然恭声道:“陛下,粮食大丰收,国库自然丰盈无比。待到收粮一事完毕,臣请陛下发动战争令,草原突厥一族该灭掉了。”“哈哈哈,好得很”李世民仰天大笑,兴奋道:“无忌之言,深得朕心”皇帝目光投向北方,仿佛要越过浩瀚草原直达突厥人的汗帐,他冷冷道:“颉利,三年前你兵伐中原,一路侵入到渭水河畔,距离朕的长安也不过五十里之遥。当日你麾下数十万兵马,何等意气风发但是你可曾想到,仅仅三年不到,朕要杀回来了。”渭水之盟,是李世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羞辱。虽然当时战争没有打起来,但是大唐却被逼着岁供赔偿,若不是韩跃多方施计,李世民真害怕他挺不过那一次危机。现在,他终于要扬眉吐气,一展抱负关中大丰收,不但百姓不再担心饥饿,朝廷府库也会充盈。自古至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