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

使在劳作的半年时间内,放养鸡的劳动强度远远小于放养同类经济效益的牛羊,年龄大的牧民或妇女均可胜任。一个牧区妇女养殖二千只鸡,每天喂食三次,一次耗时不到一刻钟,还不及她为一只奶牛挤奶的时间,一个牧民可以轻松放养五千只家禽。其五,大大地提高了牧民的收入。这是这些好处里面最为关键的,我们再好的治理草原的想法,若是不能给这些牧民带来好处,注定都会失败的,失败的结果就是他们弃我们而去,投奔鲜卑人、丁零人。可以跟你们算一笔账,养一只鸡售卖出去可以赚二十钱,五千只鸡便是十万钱,综合起来还是比放养牛羊马赚得多些,而且轻松多了。其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减少草原沙化的危险,促进草原的恢复。没有大型家畜过度放牧的威胁,那些刚刚遭受一些破坏的草场,比如白城子附近的草场,虽然露出沙地,但若是积极种草,放养家禽,就完全可以在一两年内把当地的草场恢复到最好的时候。其七,草原空气新鲜,没有中原地区的疫病,在草原放养鸡鸭鹅,很少得病,可以放心饲养。”魏延把在草原上放养家禽的七大好处说出来以后,田畴等官员面面相觑,魏延说的没错,这些好处都是可以确认而知的,只是将军一直身在军旅,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家禽饲养的事情。不过他们不敢问,魏延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在没有穿越前,曾经参观过蒙古牧区的一个大养鸡场。田畴想了一下,提出一个疑问:“主公,鸡鸭鹅等家禽,从草木间啄一些虫子吃,还则罢了,但是他们吃草籽、嫩叶、灌木籽、树种,会破坏牧草、灌木、树木的繁衍,恐不利于巩固水土。”46第400章 誓要收复河套魏延想了想,答道:“牧草、灌木、树木每年结子无数,最后繁育下来的有多少呢,大部分种子都因为散落的地方不适合生长,都坏掉了,与其让这些草籽种子白白坏掉,不如放些家禽去觅食。当然,草原上也不可能饲养太多家禽,养多了卖不出去。毕竟现在大汉民众的生活都不好,能有一碗稀饭吃就算不错了,谁还想买只鸡吃呢,以我推论,现在整个大汉民众平均一年吃不到一只鸡,一年食用的鸡鸭鹅数量不会超过五千万只,而且各个州郡的大汉民众都会在自家院落里养些鸡鸭鹅,完全能够自产自销,草原上头几年能够饲养的家禽不会超过三千万只,三十万牧民每个人能够饲养的不会超过一百只。当然等大家的生活水准都好起来了,每个人每年能吃上几十只鸡的时候,整个大汉一年要吃掉十亿只鸡的时候,草原上便可以放养几亿只鸡。”田畴又问道:“主公,现在就要开始推行吗”魏延仔细想了一下,轻轻摇摇头道:“先不要强力推行,先鼓励牧民们尝试着饲养一下家禽,要把养鸡鸭鹅的七大好处给牧民们讲解清楚,讲解清楚后,让他们自动自愿地向官府采买鸡种,不要强迫。”虽然搞了这么多措施来防止草原的沙漠化,但魏延还是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不抱乐观态度。魏延经过这十数天的观察,发现一个让他很沮丧的事实,跟同纬度的欧罗巴大草原相比,大汉关外草原的缺点非常明显,土层薄、水位低、水量少,除了河套地区靠近黄河的区域之外,其他地方肯定不能大规摸开垦成耕地。不过大草原东部的贝加尔湖、松辽地区全是黑土带,夏天的气温也很高,贝加尔湖由于湖面辽阔,巨大的水体就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湖滨夏季气温比周围地区约低6c,冬季约高11c相对湿度较高,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风调雨顺的时候多。魏延准备将来扫平了鲜卑人、丁零人、扶余人以后,把大部分牧民都迁往那里居住,在那里半农半牧,慢慢地把北大荒开垦成北大仓。第401章 真败诱敌鸡鹿塞,位于朔方郡磴口县西北,在狼山西南段哈隆格峡谷南口,峡谷贯通狼山南北,谷底平坦,北依汉长城,东邻屠申泽,为汉代西北部门户,扼控穿越狼山之交通咽喉,西汉时期开始置塞,塞城临崖建筑,以石砌成,呈正方形,屹立于峡口西侧,位于哈隆乃山谷口外西侧的高地上,高出谷底约四丈左右,可谓易守难攻万夫莫敌的险要关隘。自东汉弃朔方县至临戎之后,鸡鹿塞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变成了一个残破的小城,里面只有一些无望的汉军卫戍老兵的后人留守在此,通过跟鲜卑人、匈奴人交易为生。先锋太史慈带领两万人马进驻这个城塞,立刻把这边残破的城墙整修完善。与此同时,徐晃领两万人马进驻到高阕关,高阕是阴山山脉在巴彦淖尔西北的一个缺口,状若门阙,故有此名,据传为赵武灵王所筑长城之终点,又是秦汉长城的重要关口,秦皇汉武的金戈铁马屡次从这里出塞越狼山北击匈奴,可当东汉放弃这些关隘两百年后,这里一片荒草,因为匈奴人和鲜卑人都没有兴趣防守在此,他们更青睐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涯。太史慈亲自督促人马修缮鸡鹿塞。他不停地巡视着城墙修缮的情况,并依据自己的经验给予指点。一个参军问询道:“太史将军,您为何如此重视这个鸡鹿塞呢这个破烂的关隘,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太史慈扭头打量了一下这个参军,原来是从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出来的军校生,之前从未有过军旅生涯的,难怪会问出这样浅显的问题。太史慈知道主公对这些军校生的器重,便没有像对一般军中将士那样冷厉,耐心解释道:“前朝时候,匈奴地单于庭就置于朔方郡西北之地,我们出兵越过阴山袭击匈奴,就必须要经由定襄、云中、五原、朔方这几条路线,由朔方出击,逾越阴山的主要通路,就是这鸡鹿塞,由此向北四十里,是大坝沟,再在向北行,就可以翻越阴山,进入漠北地区。这个鸡鹿塞,正是从朔方进入漠北的一条捷径。”那个参军恍然醒悟:“据说鲜卑的拓跋部占据了匈奴的故地,那个拓跋诘汾南下,也是要经过鸡鹿塞”太史慈心道,难怪主公如此看重这些军校生,他们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他们聪慧机智,能举一反三,成长很快,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兵来说,可造性强了很多。太史慈沉声道:“一百年前,大将军窦宪、耿秉领精骑八千,从这里出塞,攻入漠北,魏延把在草原上放养家禽的七大好处说出来以后,田畴等官员面面相觑,魏延说的没错,这些好处都是可以确认而知的,只是将军一直身在军旅,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家禽饲养的事情。不过他们不敢问,魏延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在没有穿越前,曾经参观过蒙古牧区的一个大养鸡场。田畴想了一下,提出一个疑问:“主公,鸡鸭鹅等家禽,从草木间啄一些虫子吃,还则罢了,但是他们吃草籽、嫩叶、灌木籽、树种,会破坏牧草、灌木、树木的繁衍,恐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