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

而眠。空空的声音再度在魏延脑海响起:“主公亲手下厨,伊籍感激主公厚待,好感度提升15点主公跟伊籍抵足而眠,伊籍感激主公厚遇,好感度提升15点,现为155点但伊籍对刘表的忠诚度依然为120点,恐怕不能答应主公卧底,请主公另想别策。”魏延现在跟伊籍抵足而眠,就聊些时政大事。他先聊刘表的战略:“群雄逐鹿之时,刘表却拥兵自重,只希望自保于江汉之间,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错误战略会导致刘表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壮大自己的势力的机会即便日后曹操一统中原而后击败袁绍而一统北方,孙氏一统南方,刘表还是困守荆襄九郡无能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天天强大起来。”伊籍无言以对,他跟随刘表多年,知道刘表确实会如此。魏延引用郭嘉和曹操的话来评论刘表:“表,坐谈客耳,自守之贼也。如若无我魏延,荆州北有曹操之逼,东有孙家西进之忧,刘表这艘大船将有沉没的危险,机伯,你跟着刘表,还能有什么指望”伊籍冒出一身冷汗。后来魏延又聊到刘表的用人:“刘表只争取了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却对于其他士人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束之高阁。他虽然喜欢贤人,但是却不敢重用,虽然不喜欢庸才,但是却不能远离他们。而你,伊机伯,虽然与刘表是同乡,也只是屈在下僚,无所建树。就算你想离开刘表,曹操营中人才济济,此时再去效命,注定不会受到重用。去江东孙家那里那更不行,刘表曾经袭杀孙坚,江东与刘表有杀父之仇。你一者不愿落下背主的名声,二者更怕到了江东以后受到怀疑、歧视。因此,伊机伯,你虽然不得志,却只能在荆州苦捱。我说的对不对”第132章 伊籍卧底伊籍再次陷入哑口无言无言以对的状态,后半夜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不断地思索自己在刘表麾下的未来,越想越灰心,越丧气,以至于绝望。从群雄讨董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这七年多,天下形势风起云涌。曹操,被徐荣击败时,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后来又重新招募人马,从东郡太守出发,全取兖州,继而又拿下半个豫州、一部分青州,现在又进军司隶,不论地盘还是兵力,都远胜刘表,现在又即将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天下诸侯之冠。袁绍一开始只是渤海太守,粮草还要仰仗韩馥,可后来他巧取冀州,横扫并州、青州,击败公孙瓒,夺下半个幽州,即将一统北方,成为北方之王。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还有点弱小的势力魏延,半年前只是一个小坞堡的堡主,一个前县尉之子,寒门庶族出身,只有一千多人口,三百多壮丁,可经过短短半年,魏延横扫三郡,拿下十多个县,辖有五六十万人口,有两万多强兵,陆续击败张绣、曹军和荆州军,战力之强,世间罕有,如果给魏延七年,哪又该如何再看看刘表,七年前就全取荆州九郡,当时他的情况可是比曹操、袁绍都要好得多,结果呢,七年来,刘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各方面都停滞不前。当然,也因为刘表的退而自保之策,使得荆州的人口增长了,文化发展了,可现在是什么时代,是乱世,乱世不兴兵戈反而兴文教,伊籍实在是对主公刘表的战略无语至极。现在刘表能够得享太平,实在是运气好,身边没有曹操、袁绍那样的邻居,而是刘璋、袁术那样的废柴,即便是江东孙家比较骁勇,可孙坚轻而无备,被射杀,孙策还没有完全平定江东,孙家又处于下游,所以刘表能够关起门来安稳过日子,可现在,魏延强势崛起,刘表的太平日子还能过几年呢第二天,魏延看到伊籍的眼睛像熊猫一样,笑道:“机伯昨夜一夜未眠”伊籍点点头:“细想追随刘荆州的前景一片灰暗,辗转难眠。”此时,已经跟魏延会师的徐庶上前,笑道:“机伯,方今天下,便如昔马援对光武所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既然刘荆州老迈昏聩坐守老贼,机伯何不弃之,另投明主魏将军乃当世雄主,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伊籍沉思良久,深深叹息道:“在下虽知刘荆州非明主,奈何从之日久,不忍舍弃。”徐庶大声说道:“机伯,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伊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顾虑,他神情肃穆地看着魏延:“如若将军日后擒获刘荆州,该当如何”魏延知道伊籍感念刘表昔日恩情,便道:“刘荆州乃汉室贵胄,我不便屠戮,便交给天子发落。”伊籍最怕担负起背主弑主的千古骂名,现在魏延轻轻巧巧地就把这个责任全部撇开,让他心里的大石落地,纳头便拜:“在下伊籍愿奉将军为主公,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