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
。曹操把屯民分成比例弄到五五分成,也会迫使那些收取六成租子的世家降租,降一成租子倒也能够忍受,到魏延这里,那些世家要降三成租子来保证自己的佃农不离开,难怪那些世家对魏延那么大的意见。魏延思前想后,决定现阶段还是不宜太过激进,便道:“那就做一番调整吧,家中有人加入常备军的田赋为三成,其他的自耕农田赋提升到五成,民屯、军屯的分成跟曹操的屯田一样。对了,特别注明,种子均由官方提供还有,命人散布,是受世家胁迫所以才会这样调整,并非我魏某人贪婪”魏延提到“家中有人加入常备军的田赋为三成”,这话的信息量稍微有点大。现在魏延势力小,夹杂在曹操、刘表、袁术之间,但凡有哪个势力心血来潮,倾巢出动,绝对能把他这个弱小的势力迅速歼灭。所以,魏延现在不得已,采取了全民皆兵的制度。首先,所有青壮年男女都编入行伍,接受五天一次的训练,称为预备役民兵,简称预备军,现在魏延掌握了将近四十万人口,预备军大概有四分之一,十万人。如果能够把三县里所有世家都打下来,掌控的人口将会增加三十万,预备军也将增加七八万。如果换做其他地方,魏延的全民皆兵制度会受到强烈抵制,可义阳三县处于南阳郡、汝南郡、江夏郡三郡交叉位置,黄巾贼、山贼活动猖獗,使得这里的民风也比较彪悍尚武,一些女人也能抡刀自卫,在曹操、袁术随时打过来屠城的谣言压力下,在黄巾贼、山贼袭扰的现实压力下,没有多少人反对。当预备军进行阶段性训练,他们能有力地协防正规军的防御和战斗。一旦全民皆兵落到实处,任何势力都不敢轻易侵犯义阳三县。其次,按照一定比例,从预备军中选择壮年男子,加上部分缴获的俘虏,编入警备军,警备军主要做地方治安、防御,也算是常备军的预备役,同时他们也是军屯的主力。然后,再从警备军中优中选优,选出正规军,又名常备军,这是主要作战部队,并不负责军屯,平时训练,战时打战。而且,常备军的家属担负的田赋也少其他一般家庭两成,一方面是家里少个脱产壮劳力,特意做的补偿,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待遇。一级一级的待遇越来越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最好待遇和最严格的军队是魏延的亲卫营,亲卫营都是军中百里挑一的精英,被魏延用后世用来操练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残酷训练着,马上马下都是以一敌百的猛人。这个时候,廖化、管亥来了。魏延先道歉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想再裹上黄巾了,但是,现在有个任务,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假扮黄巾贼去完成”有可能魏延把原来收三成田赋的政策改了,那些世家就会偃旗息鼓,但魏延绝对不会容忍白家那样动辄剑拔弩张的世家继续在他的腹心存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次准备合兵对付他的世家全部连根拔掉当然,这些世家跟各方势力联姻,每家都是人脉错杂,魏延现在不方便亲自用兵,那么廖化、管亥原来的身份便可以派上用场。第88章 借刀杀人廖化整了整盔甲,拱手道:“主公,非是末将违抗军令,实是主公此前问过末将,愿意跟黄巾贼的身份一刀两断吗当时末将说愿意,末将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裹上黄巾”魏延错愕,没想到自己当时说的话,现在廖化还记在心里,用他说过的话来拒绝他的命令,让魏延实在无话可说,便问管亥:“元芳,你怎么看”管亥瓮声瓮气地说道:“末将跟元俭一样,再也不想裹上黄巾”魏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作茧自缚的时候。这个时候,邓芝看到主公陷入窘境,连忙劝道:“元俭,元芳,你们二位何须计较穿着,只要心中怀着对主公的赤诚,别说是假扮黄巾贼执行任务,便是去假装投效更大股的黄巾贼,又有什么问题你们只要记得,你们终有一天会用战功证明你们的清白,证明你们对主公的忠诚,证明你们忍辱负重的伟大到了那一天,天下无人会说你们是黄巾贼,都把你们看做英雄豪杰”这邓芝不愧是能把孙权都能说得心悦诚服的外交人才,这番话,说得廖化、管亥心花怒放,欣然同意。看到这一幕,魏延非常欣慰。虽然他的口才不怎么样,但他能驾驭口才好的人才为他所用,他在筑城方面没什么经验,但他可以用经验丰富的李严来筑城,他动手能力很差,但他可以用马钧来主持军械制作就像刘邦一样,不需要各个方面都超过下属,只要善于将将,善于发掘人才,把人才放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那他就可以无往而不胜。第二天,魏延宣布,除了家中有加入常备军的田赋继续维持三成,其他自耕农田赋提升到五成,民屯则是用官牛者,官六私四,用私牛者,五五分成,军屯则都是用官牛,五五分成,不过,此后种子均由官方免费提供。这个法令发布后,民众纷纷心怀不满,怨声载道。人心都是如此,如果给予他们过度的东西,他们会感激,但不会过度感激,可如果后来再从他们手里夺走那过度的东西,他们会怨恨,会过度怨恨,怨恨的程度会大于他们此前的感激。后来,有两个小道消息流传出来。其中一个说:“魏延受世家逼迫,不得不把田赋提高,实在不是魏延贪婪,”这让人们对魏延的怨恨减轻了一些。而后一个消息说:“魏延计划,三年后会降一成田赋,六年后会再降一成,”人们对未来有些希冀了,原来对魏延的怨恨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世家的不满。义阳三县里那十三个世家得到魏延提升田赋的消息,都以为魏延屈服了,便先后偃旗息鼓,毕竟魏延自从来到义阳三县后,跟他们这些世家井水不犯河水,不像刘表当初匹马进襄阳后按照蒯越之计诱杀豪强宗族,也不像曹操那样擅杀边让等世家,更不像袁术那样强征世家的粮草、人马,他们对魏延并不怎么排斥。他们却万万在等待廖化、管亥前来的时间里,邓芝劝谏道:“主公,您把田赋降到三成,不但是跟义阳三县的世家为难,将来也是跟全天下的世家为难,现在义阳三县十三家中下世家叛乱,您不怕,可如果将来全天下的世家一起反您呢还请主公三思,将田赋升为五成。”听了魏羽和邓芝这些话,魏延才恍然明白,为什么曹操屯田的分成比例是,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除了多储备军粮的需求,还有世家压力在。历史书上说“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却没说如果那些流民不去屯田而是去给世家做佃农或者做自耕农,负担反而更重。曹操把屯民分成比例弄到五五分成,也会迫使那些收取六成租子的世家降租,降一成租子倒也能够忍受,到魏延这里,那些世家要降三成租子来保证自己的佃农不离开,难怪那些世家对魏延那么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