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么关系。是吗可可狐疑的看了看他,一副不怎么相信的样子。苏则当下咳嗽了一声,道:“丫头,这种姿色的我根本瞧不上眼。”那也未必可可哼了一声,缓缓的放下心来。尽管苏则很花心,也很混蛋,但是他很少说谎,尤其是对自家的女人。如果这个女人真的跟他有关,他绝对不会不承认的。“是这样的”可可将事情缓缓的说了出来。原来就在飞轮帮改编为飞轮营第二天,就有一个神秘的人物找上门了。这神秘人自然就是沈傲雪了,她来找杜云天,说是要跟他们合作。为了配合苏则的计划,杜云天并没有立即打出官军的旗号,外面的人尤其是官军还以为他是飞轮帮的海盗。官军准备围剿飞轮帮,这白莲教的沈傲雪就找上门了。她代表白莲教前来拉拢飞轮帮,并许下了很大的好处,隐隐约约的告诉杜云天,南京最近要发生大事情。这对飞轮帮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希望他们不要白白放过云云。但是她万万没有料到的眼前的飞轮帮已经变成了飞轮营,而杜云天也变成了朝廷的游击将军。结果自然就留下来喝茶了。杜云天没有当回事,但是可可却察觉到了一些端倪,用了一点小手段,逼迫她道出了实情。当然,可可对她自然也不会那么客气。这丫头也是从百花宗的残酷淘汰中胜出的,自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些手段也不是那么温柔。沈傲雪支持不住,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招了出来。当然也包括那个神秘的主人,只是她又不知道那个神秘的主人的真实身份。果然还是背后有人吗听完了可可的解释,苏则的双目闪过了一阵精芒。其实早在杭州的时候,他就瞧出了点端倪,沈家兄妹绝对是有人指使的,他们混到姬如雪的身边是别有所图的。不过当时的白莲教已经尾大不掉很难控制了,所以苏则当机立断,借苏修的手斩断了这故力量,从而也达到了扰乱浙江的目的。所以这件事,他一直以为是有人图谋姬如雪的势力,所以并没有深究。不过据这个沈傲雪交代,南京的白莲教总舵的裴白衣跟他们也是一伙的。这就有些不简单了。看来除了朝廷和江南士族,这里面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掺和。而沈傲雪口中的那个神秘的主人,或许就是这股力量的幕后推手。朝廷、江南士族、苏则自己,如今又加上了这个神秘人。苏则的脸上闪过一阵凝重。接下来的计划恐怕就会充满变数了。“看来,计划要变变了”苏则自言自语的说道。先前他的精力都放在朝廷和朱皇帝的斗争上,对其他的事情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神秘的主人冒出来以后,江南的事情肯定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第八八一章 海疆不平夜叉部的忽然反水,断掉了江南士族的财路,这才让他们真正的感到了危机。走私可是江南士族最大的收益。凭借这些收益,他们才能够过上奢华的生活,才有钱去收买朝廷的官员,才有钱去培养自己的喉舌。如果没有了走私的收入,江南士族绝对支撑不起这么大的消耗。很快,夜叉部取代朝廷成为了江南士族的头号公敌。在昆山王家的出面斡旋下,江南士族跟朝廷妥协,放弃了南直隶的争端。没了江南士族的阻挠,朝廷顺利的将花魁赌局的收益揽入怀中。紫禁城暖阁朱皇帝万年阴沉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一千万的收益,让紧张的财政收入缓了一口气,也让他真正的体验了一回款爷的感觉。话说几十年来,户部和内库的积余从来就没有突破过三百万。如今已经有一千万的以上了。这可是张太岳时代以后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陛下,浙直总督黄宽紧急上奏”一旁的王伦拿出了一本奏章放在了龙案上。“倭寇袭击沿海”朱皇帝看了一眼,心中猛的一沉,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他原本还奇怪为什么江南士族不跟他死磕了,原来是倭寇来了。这可是心腹大患啊想到这里,朱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话说自大明朝以来,倭寇之乱就袭扰着沿海,朝廷虽然一直也发兵治理,但是从来就没有根绝过倭寇之乱。嘉靖时期达到了顶峰,为此朝廷不得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清除倭乱,但收益甚小。这时一代名将戚继光横空出世,他通过变革兵制,建立了一支由当地人组成的戚家军,这才将东南沿海倭寇一扫而光。此后又算是平静了几十年,虽然偶尔也有些作乱,但是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混乱。如今倭寇又要卷土从来了吗朱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蒙古人的入侵刚刚平定下去,这东南的倭寇又来生事,这还让不让大明朝消停了军情紧急,这件事万万不能拖。想到这里,朱皇帝立即道:“立即命内阁首辅高明、次辅李忠有、兵部尚书陈友量来见朕。”王伦应了一声,立即让人去请这三位辅臣。“锦衣卫那边有什么消息”朱皇帝又低声向一旁的李颂石问道。李颂石脸色微微有些尴尬,这段时间锦衣卫一直忙着收剿花魁的赌资,哪里顾得上海上的情况“回禀陛下,正在调查当中。”朱皇帝哼了一声,明显的有些不高兴了。厂卫作为皇帝的耳目,关键时候居然没有任何动静,这让朱皇帝大为的不爽,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段时间南直隶的厂卫都在为这场赌局忙活着。少倾三名高官走了进来,正是内阁首辅高明、次辅李忠有和兵部尚书陈友量。“臣高明、李忠有、陈友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规规矩矩的磕了个头。平身朱皇帝一挥手,道:“浙直总督黄宽的六百里加急军情,你们看过了吧。”三人点了点头。地方官奏往朝廷的奏疏分为两种,一种走的是通政司,另一种是加急,走的是驿站急递。八百里加急,从南京到京师也就是三天的时间。但这并不是最快的,但是厂卫还拥有飞鸽传书的渠道。从南京到北京中途几个点接力,只需一天一夜的时间。倭寇很多年没有闹事了,上次东南沿海爆发大规模的倭乱还是在李忠有的任期之内。“陛下,倭寇为非作歹,祸乱我海岸,臣请陛下早日发兵,解救沿海民众与倒悬。”兵部尚书陈友量当先说道。这一次夜叉部的反水,截断了江南士族的财路,让他们不得不在南直隶割肉求全。江南士族无力对付夜叉部,只得动用手中的权利,请求朝廷出面围剿夜叉部。作为江南系的陈友量,自然是要为江南士族说话的。高明咳嗽了一声,道:“老臣认为出兵的事先不忙,倭寇在早些年间就被李大人击溃了,怎么还敢来我海疆作乱还是先调查一番,确定了倭寇的身份来历和规模再说。”虽然他已经被朱皇帝架空了权利,但是对于江南的事情还是十分清楚的。一直跟江南士族来往过密的夜叉部海盗忽然反水了,扣押沿海大族的走私船只,断掉他们的财路。这才引发了江南士族的全力反弹。高明对江南士族把持的走私盈利早就垂涎三尺了,这会儿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