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9
熊应征微微一犹豫,对傲润说道:“傲大人怎么说”傲润淡淡道:“卑职只管打仗,民事一窍不通,还是中丞大人拿主意吧这里根本不关他的事,他也懒得理会。熊应征苦笑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很快城门接到巡抚大人的命令,严闭城门,不要让任何人进城。消息传到了城外,百姓群情激愤,不少青壮试图接近城门,却被城头的箭雨杀伤。哭嚎遍地,血肉横飞。消息传到了咸阳县。李忠有很快震惊了。他不敢相信的看着手上的消息。陕西巡抚熊应征和按察使安道学害怕乱民趁机涌进西安府,当下命令官兵封锁城门,严阵以待,不让百姓入城。“混帐东西”他忍不住气得瑟瑟抖。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百姓就是陕西的未来,他们拖家带口来投,就是想失身为贼,官府应当大力的鼓励才是。熊应征这个混蛋,他这么做不仅是寒了众百姓的心,而且还会将这些人推到乱民的阵营,这不是自掘坟墓吗想到这里,李忠有坐不住了。熊应征不管,他管。西安府不接收,他咸阳县接受。有他李忠有一日,就不能让这些百姓遭罪。“来人啊立即派人去西安,告诉那些百姓,只要他们肯到咱们咸阳县来,我李忠有举双手欢迎。有我李忠有在一天,他们就不会被乱匪所辱。有我李忠有在一天,就不会让他们饿肚子。”是手下们应了一声,飞快的前往西安安抚百姓去了。第四六八章 收留咸阳县李总督肯收留咱们消息很快在灾民们中间传播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带着家小奔赴咸阳县。李忠有来者不拒,很快小县城就挤满了逃难的百姓。开仓放粮随着李忠有的一声令下,原本属于军队的军粮,被他拿了出来赈济灾民了。“多谢青天大老爷您是我们大家的万家生佛,回去之后我们一定会给您立生祠。”得到粮食的百姓立即感激涕零,纷纷跪倒在地。望着黑压压跪倒在地的百姓,李忠有急忙扶起了身边的几名灾民。“大家请起,大家请起”可是扶起了这个,又跪下了那个。众灾民心中感激,同样的当官的,他们在西安府受到的什么待遇,在咸宁县受到了什么待遇人家李总督既收留他们,又给他们饱饭吃,简直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啊“大家请起吧”无论李忠有怎么努力,灾民们还是跪倒在地。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了。无奈之下,李忠有也跪倒在地。大人使不得众灾民再次感激涕零。李忠有咳嗽了一声道:“诸位要是再不起的,李某只能陪着了。”灾民们你望我我望你,良久,一位年纪颇大的长者站了出来,道:“李总督的既然这么说了,咱们大家还是遵从他的意见吧。”这位老人姓张,叫张文岳,是当地有名的一位老儒,在灾民在也颇有威望。听张文岳这么说,大伙儿才互相搀扶的站了起来。李忠有这才松了口气,抱拳道:“诸位父老乡亲,李某身为朝廷的官员,诸位都是治下的百姓,百姓受苦受难,本官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深吸了口气,道:“诸位既然拖家带口的来投,自然也就不想为贼。这一点,朝廷也是清楚的,李某也十分清楚。请大家放心,只要李某在的一天,大家就不会受到贼子的骚扰,只要李某在一天,大家也不会饿着肚子。”多谢李大人众人激动的热泪盈眶。张文岳颤声道:“老朽活了六十多岁,当官的也见识了不少,想李总督这样衷心为民的好官不多。在这里,老朽要代表三秦的百姓拜谢李大人”说着颤巍巍的跪倒在地。李忠有急忙扶起了这位老儒,道:“老先生,言重了。”他环视了一眼,道:“诸位父老乡亲,贼寇来势汹汹,咱们必须要齐心协力守城。兴平一线还有五万官军,只要咱们能够守上一段时间,官军一旦回师,贼寇们必败无疑,到时候再挥师北上,收复渭北,让大家高高兴兴的回家。”回家回家回家这个念头不停的被灾民们念叨。他们中有从泾阳来的,也有从其他地方来的。灾荒起的时候,有钱有粮的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没钱没粮的只能带着老小去逃荒。回家已经成为了一个奢念。如见李忠有再次点燃了他们的归念。中国人乡土情结很重,讲究落叶归根,土地就是他们的最后归途。“青天大老爷啊”众人再次跪倒在地。这时张文岳站了出来。“诸位父老乡亲,李总督为国为民,体恤百姓,更是给了大家一条活路。咱们世受皇恩又蒙总督大人的厚爱。如今乱贼当道,陕西遍地狼烟。身为三秦子弟,又怎能置身世外。”他的一番话虽然文绉绉的,但是也不妨碍大伙理解他的意思,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张老爷子说的是,朝廷没有放弃咱们,咱们就要跟朝廷一条心。”“杀贼子,夺回咱们的土地。”“回家,回家,回家”众人纷纷说道。张文岳举手示意了一下,道:“李大人是朝廷命官,如今又担负着守土职责,老朽建议咱们大家都听李大人的。他让咱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总之咱们不能让李大人为难”我们都听李大人的众人纷纷说道。李忠有抱拳道:“多谢大家多谢大家”其实他之所以要收留这些灾民,还有一层意思。白莲教作乱之初,他就把总督行营迁到了咸阳县。一来咸阳在渭河之南,具有极佳的战略位置。二来他出兵镇守咸阳跟西安府呈犄角之势,可以缓解乱民的进攻。三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咸阳处在渭河畔,是扼守渭河的要害。守住了咸阳就等于守住了渭水的西大门。因为他对马麟的军队根本不放心。咸阳不过是个县城,城墙矮小,里面的百姓听说战乱,早就逃进了西安城了,在他们眼中西安才是安全的。守军也不多,除了李忠有带来的数千军马之外,也就只有一千多人官差衙役弓手什么的。这点人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乱民的冲击。所以扩充军兵势在必行。这些灾民的到来给了李忠有一个天大的契机。当下李忠有也不客气,立即让人给灾民们等级造册,青壮的单独编排,妇孺和老弱单独编排。半天的事情就就聚起了一支两万多人青壮。两万多青壮又分为战辅两个组,分别交给手下的人去操练,剩下的老弱妇孺也不闲着,命他们动手修葺城墙,疏通护城河,做战前的准备。众灾民逃亡了很多天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落脚之处,而且当官的对他们十分好,也忠心的帮他们做事。“请问孟大人在不在”苏修一脸焦急的站在帅帐门口。“对不起,苏大人,孟大人他出去了。”守卫客气的回道。苏修脸上闪过一阵焦虑。他来了已经三天了。西安的官员龟缩在城中,只盼着乱民晚一点到来,李忠有的战前准备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兴平城的苏修确有些坐不住了。他知道西安的事态十分严重,能不能劝动这五万军兵挥师东归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可是自从上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