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

壤之别。这些骑兵绝非传统中蒙古人的那种轻骑,而是携带了大量齐聚抬重。队伍里有很多车具,拉载着各式各样的补给物资,还有传说中的杀人利器铜炮部落里的孩子们好奇的打量着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金属疙瘩,有几个胆子大一点的甚至伸手摸了摸,虽然被大人们吼叫着赶走,却发觉这种在大人口中无比犀利的东西其实就是个死物之后,好奇心更重,往往趁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就跑过来左摸右摸,甚至象骑马一样骑在小巧的炮身上,”那些身穿“金属片”的士兵似乎也不恼,更没有大吼着举起鞭子驱赶,这无疑更加助长了孩子的顽皮来自大明的骑兵虽然也骑马,却更加注重对于骑兵和战马本身的防护,装备着整齐的鳞甲和手柄更加狭长的“单刃枪”在蒙古人眼中。这种样式的马刀已经超脱了刀的范畴。应该算是长柄武器了。战马的身上也覆盖着通体的马铠。这种以熟皮为底趁,镶嵌着千百块金属挂片的马铠,在任何一个部落战兵眼中,都是一件无价的瑰宝因为这东西太值钱了。无论是金属鳞甲还是华丽的马铠。都需要付出昂贵的金钱,这些虽然都是好东西,却远远不是这些偏远部落所能够装备起的物件儿。四千名武装到了牙齿的装具骑兵。需要多少金钱和物资需要多少能工巧匠日夜打磨。就是最寻常的弓箭,也成车成车的拉了过来,鱼尾箭、燕尾箭、破甲锥、狼牙钩等等各色箭矢分门别类堆积如山。在蒙古人眼中。箭就是箭,虽然也略有区分,却从来不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弄这么多花样出来小小的一枚箭镞,再加上眼前这四千装备精良的战兵,无不显露着大明朝的国力之雄厚。习惯了艰苦生活,习惯了依靠血气和勇气战胜敌人的蒙古部落,第一次见识到大明王师的雄厚实力小对于大明国力的赞叹更甚于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本身。如果大明朝一百多万军队都是这种装备,就是有一座金山都不够。依靠人力硬打是大明朝早就放弃的战术,这么多年以来,几乎都是用银子堆砌出来的胜利。每一次战争。都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每一次作战。都需要数量惊人的后勤作为支林三洪虽然不是军官,也知道大明朝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张义宁的部曲装备确实精良,可也不是所有的明军都有这样的装备。这支先遣部队是朱林的脸面,自然不能寒酸了。现在拿出来,也有炫耀军威炫耀国力的意思。又过了几天,肃州卫和赤斤卫的步兵陆续赶到。这些步兵的装备也是明军中的上等货色,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准备作战的同时,携带着大量的物资。很明显,明军中的辅助兵种从数量上远远超过真正的战兵,数不清的装备粮秣大型器具陆续从后方运送过来。这让蒙古人很惊讶,耗费这么许多的人力物力运送这些物资。远远不如让这些人员参战更家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