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

有,被我狠狠的吓唬了两次,胆子小了很多。这俩家伙对于官场上的事情熟门熟路。你若是愿意留下就留下,若是不想用就一脚踢开,让这俩老滑头滚的远远”张将军歪着脑袋想了想:“粮税衙门里的几个家伙都的猴精猴精的老东西,老弟你要照看着点。免得那几个家伙添乱。最要紧的盐道衙门里头,我估摸着整个衙门都不见得有一个。干净人儿,眼珠子都是绿的,睡觉都想着捞银子“我明白了,多谢张将耸提醒。”“嗯,就这么些了吧,老弟台好好做你的官,我这就去了”。“张将军且慢,我带着人去码头上送行”一般来说,旧官卸任的时候,新人官吏都会带着下属去送行。一来是表示一下心意,再者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在官场是混饭吃的,难免有用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定要表示表示的。“老弟台是怕我穿上装了不该装的东西哈哈”张将军大笑着说道:“你也别送了,我最烦见到那些大大小小这个那个的什么狗屁大人。急着去军中呢,说不定在西北还能见到几个老兄弟。走了,走了。你千万别送”。性情中人,自然不需要俗礼对待。林三洪也就没有强要去送行。出了衙门,跟着张将军的车马走了一段,算是送别。估井扬州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吏都在码头上等着送行呢,要不然早就一窝蜂的跑到府台衙门来道喜了。和这些人打交道确实很烦,满口都是空话套话加假话,谁都不会真心以对。开始的时候开能应付过去。说不了几句连自己都烦了。林三洪带着几个府台衙门的旧吏刚一回来,这些个小吏、书办就乱糟糟的涌上前来:“恭喜府台大人,贺喜府台大人,以后扬州在大人治理之下 必然百业兴盛”“扬州官民等盼大人如旱禾之盼云霓”。他娘的,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看着一张张谀意的笑脸,林三洪实在打不起精神来,又不好说的太过,只要说道:“我的家眷怎么样了你们赶紧帮着把后宅收拾收拾,我这个,夫人脾气可不好,都小心伺候着八仙过海 第125章 温柔乡更新时间:20101010 1:09:32 本章字数:16078。从林三洪上任以来。第一次接触地方政务,还真用了乘儿思。努力想干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出来。地方官和京安不一样,掺和不到国家大事的决策当中,要想做点政绩出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安定地方清除匪患,一个发展农工增添税赋。扬州这种地方。最多有几个欺行霸市偷鸡摸狗的小毛贼,绝对不可能出现值得一提的匪患,安定地方这一条自然也就用不上了。至于发展农工,可行的路子有很多。譬如奖励耕织,譬如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等等。可翻遍了近年来的书文,林三洪逐渐发现在这个方面做的最好的还是自己的前任。自己的前任之所以做的最好,就是因为他什么也没有做。这自然谈不上是什么无为而治。而是因为武人出身的府台大人知道自己不是治理地方的材料,也没有那份才能。不敢贸然下手。这份自知之明是很难得的。前任的前任是科举入仕的官员。在宦海沉浮经年,一到扬州任上,就想做出点真真正正的成绩。于是乎发动劳工大肆兴修水利,在冬闲时节专门贴钱让人开飞荒地,当年也曾得到过朱元璋的嘉奖。这应该算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了吧绝对不是。前任的前任扬州知府当时确实弄的很有几分样子,又是指导农工又是兴修水利,一年之内就新增了农田多少多少亩,可是现在呢在贯穿大半个明朝的时间,长江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往北岸移动,一道夏秋交替的季节,必然淹没北岸的大片土地。新修的水利工程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坚持了一年多一点就被冲垮。至于新开垦出来的土地,除了还存在于纸面上之外,早已成为泛滥的低洼泥泞之地。当官的自然不关心这些,反正有了政绩工程只要得到了嘉奖就足够了。至于能不能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根本就不重要。很多官员都喜欢大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那一套,都喜欢对农工百业指手画脚,其实都是瞎胡闹,外行指挥内行从来都不会有好结果。老百姓耕田种地已经几千年了,难道还没有指不沾泥的官老爷明白关于耕种的问题,全天下的知府加起来都未必有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更加清楚。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缺乏真正的宏观调控能力,种了这么多年地的农民,永远比当官的老爷们更了解土地。在这个前提下,任何对农民的干涉和指导都是纸上谈兵,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荒唐之举。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官员在耕种问题上指手画脚,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本身就带有调节功能,强要在这个问题已政令的形式加以改变,只会适得其反。扬州附近人口稠密,可以开垦的土地只就开垦了,还没有开垦的土地肯定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仙导去开垦。老百姓对于土地的热爱等同于官吏对于乌纱的热爱,只要是有可能,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土地荒芜而不去耕种。如果老百姓没有耕种某个区域的荒地,那就说明这片荒地绝对不值的耕种。前任的前任动用人力物力开垦出的荒地不少,可那些“新垦”的农田只过了一年就成为盐碱沼泽之地,以后再想开垦成耕地已是千难万难。做出政绩的老爷拍拍屁股走了,费劲费力的还是老百姓。扬州一带已历千年的耕种历史,强弄政绩工程就是劳民伤财。扬州不是蛮荒之地,以政令的形式对扬州农业进行干涉,完全就是瞎折腾。别说是科举出身的书呆子。就是林三洪这种出身下层深知民间的官员,也知道让农民做主才是正道。在这一点上,什么也没有做的前任远比做了很多的前任的前任更好。如果想要为朝廷增添一般来说,旧官卸任的时候,新人官吏都会带着下属去送行。一来是表示一下心意,再者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在官场是混饭吃的,难免有用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定要表示表示的。“老弟台是怕我穿上装了不该装的东西哈哈”张将军大笑着说道:“你也别送了,我最烦见到那些大大小小这个那个的什么狗屁大人。急着去军中呢,说不定在西北还能见到几个老兄弟。走了,走了。你千万别送”。性情中人,自然不需要俗礼对待。林三洪也就没有强要去送行。出了衙门,跟着张将军的车马走了一段,算是送别。估井扬州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吏都在码头上等着送行呢,要不然早就一窝蜂的跑到府台衙门来道喜了。和这些人打交道确实很烦,满口都是空话套话加假话,谁都不会真心以对。开始的时候开能应付过去。说不了几句连自己都烦了。林三洪带着几个府台衙门的旧吏刚一回来,这些个小吏、书办就乱糟糟的涌上前来:“恭喜府台大人,贺喜府台大人,以后扬州在大人治理之下 必然百业兴盛”“扬州官民等盼大人如旱禾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