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

  臣的苗头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皇帝刚刚钦点的御史立刻就上本奏报,肯定是要弹劾某个人了。说不准是皇帝授意的,借着御史参劾的机会要痛下杀手朱棣打开林三洪的奏本,略略看了两眼,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这就让下面的官员更加紧张,尤其是那些建文朝的旧臣,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唯恐林三洪在奏本里提到自己的名字朱棣面寒如冰,拿着林三洪的折子始终不语,让下面的官员愈发惶恐,唯恐龙颜震怒。大殿中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过了足足有半盏茶的工夫,朱棣才沉着嗓子说道:“林卿家上折子说的事情,干系到在场的所有人,朕也不好独断,你们都看看,议一议,拿个章程出来。”什么那个该死的御史林三洪不是弹劾某个人,而是在说所有人的坏话这种行径太他娘的恶劣了,摆明是要和所有人过不去呀一时间,殿中诸臣大生同仇敌忾之心。这种事情也不必互相招呼,自然而然就会团结起来,不管姓林的在折子上胡说八道了什么,大家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反对身边的太监接过朱棣手里的折子,传给下面的张钰。张钰是朱棣靖难的大功臣,自然不惧什么弹劾,看了看之后,脸色变得异常古怪,什么也没说传给了身边的解缙。解缙才思敏捷,素有才子之美誉,大家本来是在指望他能首先发言反对的,可是解缙看完之后同样是一言不发杨荣、杨士奇等重臣都看了林三洪的折子,又传给旁人,很快就一一传看完毕。朱棣看了看排在队尾的林三洪,稍微想了点什么,问道:“诸卿都看了林御史的折子,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朕也正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呢。”林三洪的奏折没有几个字,可是字迹实在看不得,歪歪扭扭勉强能够看的明白。在场的诸位大员多擅长书法,这种字迹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是屎壳郎乱爬。尤其是折子的格式根本就不对,天头底尾留的也不足,这哪里是奏折,分明是七岁蒙童的涂鸦。奏折虽然很不雅观,可上面写的意思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的清楚明白:我们给大明朝当官很辛苦,皇帝陛下您给的俸禄太少,连养家糊口都不够,您应该考虑给我们这些当官的涨涨工资了要不然这官实在是当不下去了大明朝官员的俸禄确实很低,甚至低到了可怜的地步。在奏折当中,林三洪以自己为例子,说明了官员俸禄的微薄。七品御史的月俸是七石五斗糙米,虽然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是按照金银计算,可都是从米价里折合出来的。说是一年有四十五两白银的俸禄,可拿到手之后绝对没有这么多,因为太祖朱元璋时期的米价和现在的米价相差太多悬殊。按照几十年前的价格给官员发工资,七折扣八折扣之后,给朝廷辛辛苦苦干一年,四十五两的年俸拿扣来扣去之后连三十两都到不了。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朝廷给的俸禄虽然是银子,可都是从米价里折合出来的,偏偏不是直接折合成现银,还要先折合成铜钱,再折合成银子。是个人都知道铜贱银贵,朝廷里按照官价折合铜银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官价是一回事,现实的银铜兑换比例又是一回事。谁要是傻到按照官价去兑换银子,肯定被人当成是土匪给打的鼻青脸肿。所以七品官员的俸禄很低,真正能够拿到手的,一年也就二十几两银子,一个月勉强二两龙书案之后的朱棣让大臣们说看法,可这种事情是那么好说的吗在场的这些官员,也没有几个是真正指望那点可怜的俸禄过日子的,都有其他来钱的路子。可毕竟那些都是灰色收入,不能拿出来说。再者说了,谁还会和钱过不去官员的俸禄确实很低,这是大家的共识,可这种事情实在不好开口。身为国家重臣,可以议论军国大事,可以商榷民间疾苦,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朝哪代把这种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如今皇帝问了,大家实在不好回答,要说同意林三洪的意见,希望皇帝给自己增加俸禄的话,好象不是一个臣子应有的举动。这话要是一出口,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说不准还会留名史籍,成为千百年后子孙们取笑的对象:身为朝廷命官,不思生民社稷,整天想着自己俸禄的多寡,还有脸拿到殿堂之中来说,肯定是昏官贪官之流大家都希望朝廷能够给自己加薪,要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什么“俸禄多少无所谓,只要能为朝廷办事就行”之类的屁话,未免矫情的不像样了。朱棣看着下边一大群面色古怪的臣子,心中暗笑,大声说道:“我知道诸位臣工都是斯文人,圣人有云,君子言义气小人言利,看来大家都不想做这个小人,就让林御史说说吧。”朱棣这么一说,所有的大臣都心中暗喜。这种有损官体有辱斯文的事情实在不好开口,在金殿上因为俸禄的多少而和皇帝讨价还价,成个什么样子肯定会被同僚当成傻瓜。若是皇帝同意给大家增加俸禄,那自然是人人有份皆大欢喜,若是皇帝恼怒不肯加薪,到时候大家好义正词严的训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御史。大家都是朝廷命官,是有身份的人,不会象个街头小贩一样为了几贯钱和皇帝讨论这些问题。就让林三洪这个芝麻大小的七品御史和皇帝掰掐去吧白鱼化龙 第四十章 深意无人知更新时间:2010925 14:29:55 本章字数:2448无人说话,朱棣自然要把矛头指向林三洪:“我朝官俸为太祖亲定,已沿革几十年,未闻有嫌薪俸微薄之官,怎么林御史,你认为本朝的薪俸不够开销么”站在下面的官员一个比一个精明,沾上毛比孙猴子都机灵,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修炼的登峰造极。一听朱棣的口风,就知道皇帝的意思。连太祖皇帝都搬出来了,增加官员俸禄就是和太祖制定的章程过不去,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林三洪肯定要倒霉了。更有些惯于见风使舵的官员,自认为揣摩清楚了朱棣的意思,立刻就站出来说道:“臣等俸禄足够起居之用,当年太祖皇帝制定本朝薪俸之时,就已经把物价、生民之需等考虑的周全万分,我等只要遵之守之,按律执行即可,万不可轻易更改”“您是哪位大人看样子应该是从四品的吧”林三洪斜着眼睛看了看这个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家伙,继续说道:“您老大人的俸禄真的够花为什么我的就不够呢”从四品大人义正词严的大声呵斥:“那是因为本官勤俭持家,从不花天酒地。有些人整日享乐,菜要佳品酒要极酿,还要摆出豪阔的体面,自然是不够花销的”“好吧,好吧,原来是我摆阔了,我说怎么不够花呢。”林三洪不再理会从四品,转头对朱棣说道:“万岁您帮我算算,看看我是不是摆阔了,是不是花天酒地了。”“昨天清晨我出家门,坐的是顺路的车,因为都是相熟的乡亲,没有花哪怕一个铜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