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

  ”终于为自己的篡位找到了理论依据,朱棣很高兴的说道:“林三洪说虽是粗浅,可道理不差,明日朕就把你的这番话明告天下,让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看看我大明百姓的见识。”江南百姓乃是建文皇帝的子民,连他们都认为朱棣取代建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你可有功名”听到皇帝的问话,朱高煦心中暗暗欢喜,知道是要赏赐了。林三洪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万岁,草民一介白丁,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无有功名。”“也不要紧,我大明朝的才子多如江中之鲫,一个个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见识却没有多少,更是鼠目寸光难及眼前三寸之遥。”因为朱棣的皇位的来路不怎么地道,让很多读书人为之诟病,尤其是诛了轻文艺重教化、明王道致太平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十族之后,舆论为之哗然。虽然慑于朱棣的残暴不敢明说,暗地里大骂朱棣的文章却是汹涌成涛,所以朱棣对这些读书人又恼又恨。如今忽然就出了这么一个林三洪,白丁布衣之身,却能冒险救下汉王朱高煦,这就是给朱棣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样板: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好好看看,江南百姓都是说我好的,要不然怎么会逆着前朝的旨意冒险帮助我这就说明我朱棣做皇帝是顺应天意民心的大好事,绝对不是什么篡位。你们说我是用屠刀震慑天下,当时的燕军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可江南的百姓依然愿意帮我,足以说明民心之所向了吧朱棣起身,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林三洪虽是白身,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远胜那些迂腐冥顽的读书人。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经常言及,说天下大才多隐身草莽蛰于乡野,林三洪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未免有遗贤于野之嫌。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正是大兴人才之时,特简命提拔为督察院监察御史”白鱼化龙 第三十二章 不论出身求票求收藏更新时间:2010925 14:29:53 本章字数:2819林三洪可不是什么温良恭谦的书生,也不想惺惺作态的推辞,赶紧磕头谢恩。白丁之身而特命简拔,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其实在明初是一种常态。按照太祖朱元璋改御史台为督察院时候钦定的规矩,督察院的所有的官职都需要是进士或者贡生出身,可朱元璋自己都没有拿这个规矩当真。尤其是在洪武年间,为了酬那些开国将帅的功勋,直接就把那些老将的子弟塞到督察院任职,根本就不理会什么进士不进士那一套。自朱棣登基以来,采用的就是厚赏重罚的用人策略,在大肆清洗建文朝旧党的同时,也着手培植自己的嫡系势力。跟随朱棣靖难的功臣多是军中粗汉,能认识字的就没有多少,还不照样为官为宦朱棣说道:“监察御史虽是七品小吏,管不得军政钱粮,却能专职纠劾百司各部。你出身贫寒,自然知道民间之事。这也是因才施用,你就做朕的耳报之人吧,帮朕监察一下地方官吏。有福威乱政鱼肉生民的不肖之辈,就报于朕知晓,朕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大明法纪的厉害”“是”督察院是个可上可下的地方,杂七杂八各种御史高的有正二品,低的也有从八品,象林三洪这种监察御史就是正七品,和县太爷是一个级别,在大明的官吏体系中算是很低的。总是来说,这种御史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衔,既没有军政大权,也摸不到钱粮的油水。虽然有考核官员的职能,但是林三洪这种低级御史却做不了主,最大的作用的成为天子的耳目,打打小报告什么的。“我听煦儿说过,已认林母为义母,”徐皇后完全就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笑模笑样的说道:“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这么做也合情合理,只是我还没有见过亲家,等什么时候有了机会,可以让你母来宫中走走转转,我也这么多年没有在民间走动过了,正想找人说说知心的话儿呢。”徐皇后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虽贵为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和人说话也总是和颜悦色,直接以你我相称,从来也拿皇后的架子说什么“哀家”“本宫”之类的自称。林三洪行礼应承了。朱棣又说了三两句勉励的话,挥挥手说道:“你们下去吧,朕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林三洪告了退,一直站在朱棣身后的朱高煦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站出来,想要送送林三洪。朱棣忽然说道:“煦儿你也退下吧,出去之后帮我探望一下齐王、周王等宗室藩王,都是太祖子孙,他们受罪不少哇。”朱林二人出了春和殿,徐皇后给朱棣斟了一盏子茶水递到他手中:“煦儿整天到我宫里跑,为的就是给这个林三洪谋个好职位,我也答应了煦儿,说万岁必有重赏。如今万岁只赏了个七品御史,似有功高赏薄的嫌疑啊,煦儿嘴上虽不说什么,心眼里儿里肯定在埋怨了”按照朝廷体制,以林三洪的功劳赏个七品官也不算小了。但是永乐朝初创,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朱棣大肆封赏的事情极多,尤其是那些燕军老兵,很多都是一步登天,封侯的都有好几个。这里头自然是有政治方面的考虑,按照这种思路的话,又有汉王朱高煦的力挺,朱棣实在应该拿出一个更高一点的官职来,七品的闲职确实有点寒酸了。朱棣笑了笑,抚着爱妻的肩头说道:“煦儿到你哪里说好话,无非是想给这个林三洪谋个好位子,要说这个林三洪,确实是个人才”能够在燕军还没有占据明显优势的时候,就看出今日的局面,并且敢于冒险送朱高煦过江,其中蕴含的胆识和魄力朱棣心中有数:“煦儿的心里向着这个林三洪,你我都看得出来。煦儿勇则勇矣,作事情却太心急了,总是急于求成。殊不知用人之道的奥妙,朕知道林三洪是个人才,之所以只赏一个七品御史,就是给煦儿留了余地,以后他可以早用封赏收这个林三洪的心。假以时日,这个林三洪说不准的就是煦儿的臂膀之人。”徐皇后和朱棣的福气感情极睦,自然听明白了朱棣的意思,这是留着更多赏赐的机会给朱高煦,好让林三洪成为他的得力部下。不过徐皇后也听出了朱棣的弦外之音朱高煦有结党的苗头。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对结党这种事情十分敏感,朱棣自然也不例外。从朱高煦一天三趟给皇后吹风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看出了朱高煦的心意这是要培植自己的亲信了。徐皇后似乎呆了一下,旋即缓缓说道:“这几年来,炽儿帮万岁打理北平军政要务,屡屡挡住了敌之进攻煦儿被前朝囚禁了几年,没有自己的人手和实力,虽然渡江那一战打的漂亮,可终究是你在拿总做主哎,炽儿和煦儿都是我肠子里爬出的肉,千万莫闹了什么生分”这几年来,燕王世子朱高炽经营北平,已是根深蒂固,手下颇有许多雄厚实力,而汉王朱高煦却被建文皇帝囚禁在江南,错失了培植自己实力的最好时机朱棣揉了揉太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