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
对话还是林三洪挑的头,去往街角的肉饼店子。店子里山满海满都是甲胄整齐的燕军,林三洪找了就军官模样的就走上去,拱手道:“这位军爷”“你是哪个”军官斜着眼珠子瞪了三洪一眼,故意把腰刀碰的铛铛作响:“何事”“小人姓林名三洪,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你是林相公”还不等三洪说完,那个军官赶紧起身,啪的打个军礼:“标下陷阵营离字队雄大力”“军爷安坐。”林三洪很客气的把事情大致的说了一遍:“这些都是街坊的产业,和我也有些牵连,恳求诸位军爷”明白了林三洪的意思之后,军官雄大力赶紧招呼一声:“弟兄们,别糟腾了,跟着我归队,归队”看着急匆匆离去的燕军,林三洪在肉饼店的门口不住作揖:“多谢军爷体谅小人的难处”再看时,雄大力早去的远了。经过林三洪的几次交涉,几家店铺里的燕军很快就撤的干干净净。旁边的街坊算是开了眼,头一回见到跋扈骄横的燕军如此听话,感激的话儿说了一箩筐,就连母亲也闹不明白,这些燕军为何会这么给林三洪面子。一时间,林家母子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就连那些平日和林家争抢客人的店主也一改往日的嘴脸,大声称颂林家的好处。解决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后,三洪对母亲说道:“阿娘,有个事情还要和您老商量一下。”白鱼化龙 第二十六章 有彩礼吗更新时间:2010925 14:29:52 本章字数:2567“儿的年岁也不算小了,咱们林家也只有我家这一脉”林三洪斟酌着用词,尽量说的更加委婉一些,其实就是想听听母亲的意见。和月娘的婚事虽然算不上多好,也绝对说不上有多坏。对于不对这个时代的婚姻现状抱有很大幻想的林三洪来说,若是真的娶了杜月娘,也就可以凑合了。在这样的时代当中,追求所谓的婚姻自主感情基础纯粹就是瞎胡闹。所以,三洪想知道母亲的看法,若是母亲也同意和杜家联姻的话,自然就可以去提亲。若是母亲反对,那么这桩婚事就真是没戏了。在大明朝的时候,婚姻的成败与否,父母的意见远比本人的意愿更加强力。林三洪刚刚起了一个话头,母亲就笑道:“傻小子,想娶媳妇了吧”“母亲您是怎么知道的”一直以来,林三洪都认为母亲是善良的有点糊涂的人,想不到阿娘也有慧眼如炬的时候,老老实实的承认道:“儿确实是有这样的想法”母亲憨憨的笑着:“傻小子,你就是从为娘的肠子里爬出来的一块肉,你想什么为娘的还呢个不知道要说婚聘娶嫁之事,本就是天经地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出口的只是咱们家太穷,也拿不出像样的聘礼彩礼”如三洪这样的年纪,要是生在有钱人家,早就做了孩子的父亲。正是因为林家贫寒,婚事才耽误到了现在,母亲有点忧虑的嘟囔着:“咱家实在是太穷了,稍微好一点的姑娘怎么会愿意嫁进来”一说起这些,母亲的神色就是一黯,旋即又信心满满的说道:“只要我儿能讨个老婆过门,为娘就是累死也心甘了。以后我多卖些鸭儿饺,总能多赚几个铜钱。如今我儿也有了营生,每月都有一两银子的进项,省着些的话一两年之后就能攒够彩礼钱”林三洪笑道:“为了给我娶媳妇就让阿娘累死累活,这成什么话了如今正有一门亲事等着咱们,女家也不要是彩礼表礼,人品样貌么也是相当不错,就是不知道阿娘的意思,所以我特意回来问问母亲”“这还问什么问”母亲欢喜的一拍大腿,当时就跳起来:“这么好的事情,肯定是你的死鬼老爹在暗中保佑咱家呢有模样有人品的女家,还不要彩礼,如此的美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呢,我是一百个愿意一千个愿意”在母亲看来,只要女家的人品样貌没有到惨不忍睹的地步,这种不要彩礼不嫌弃自家贫寒的女子,完全就是最合适的儿媳。有这样的机会就应该抓住机会千万不可错过。“哪家的姑娘这么贤惠”母亲歪着脑袋想了想,小声问道:“是不是街角肉饼店的李家丫头那丫头我看就不错,懂事、会过日子”街角开肉饼店的李家和自家交情不错,李家的丫头平日里也经常过来串门,应该就是她了吧““不是肉饼李家,我说的这个比李家要有钱一些,她家的买卖也大一些”“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母亲象个孩子一样笑着:“一定是开车马店的孙家,孙家的闺女也不赖,在这条街上,他们家的生意算是最大的了。”“还要大一些。”林三洪笑了笑:“不瞒母亲大人,我说的女家是杜家。”母亲想了半天也想不起附近还有姓杜的人家:“哪个杜家”“杜月娘,前番还在咱家住过的那个,母亲不会忘记吧”一听到杜月娘的名字,母亲好像是受了惊吓一样,所有的表情顿时凝固在脸上,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连说话的腔调都变得有点古怪了:“我儿我儿不是说笑的吧”“孩儿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于母亲妄言婚聘大事。”林三洪的的脾气秉性,作为母亲的还能不知儿子性子沉稳,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信口开河。既然儿子都这么说,就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林三洪把事情简要的说了一遍,母亲听罢之后,再想想月娘住在这里的时候,神色间对三洪确实有点爱慕的意思,尤其是三洪去天丰号在一个多月的光景,就已经从小小的伙计升为仓房总管,若是月娘对三洪没有那么点意思,绝对不会这么做。贫寒子弟能找到月娘这样的女子为妻,绝对是一件做梦都要笑醒的美事。可母亲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去杜家提亲,也不见太多的欢喜,反而是问林三洪:“我儿以为这种亲事如何”从林三洪的真实想法来讲,对于月娘绝对没有一见钟情的那种感觉,当然也没有什么恶感,月娘这样的女人还是能给人留下一点好感的。也仅仅是好感罢了,至于爱情之类的东西,则完全谈不上了。“但凭母亲做主。”在这样的年代里,父母之命就是天,母亲能够很正式的考虑儿子的意见,就已经算是比较开明了,大的主意自然还是母亲说了算。在母亲看来,儿子的亲事比大明朝皇位的更替还要重要,背着双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虑良久方才说道:“也好,我这就去找红鞋婆子。”红鞋婆子就是媒婆的俗称,因为这种人经常做些保媒拉纤的营生,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若是能撮合成了哪家的婚事,米粮银钱之类的好处自然是不会少,有了喜事的主人家还会专门拿出一双红色布鞋作为酬谢,故而得名。这种人既不耕田做工,也不经商开店,身上的衣裳嘴里的吃食,还有揣在怀里的铜钱,都是做媒所得,早就非常职业化了。若说这媒婆,也是相当敬业,平日里走东家串西家,专门打听谁家的儿子该娶媳,谁家的姑娘可以嫁了之类的消息。红鞋婆子穿件子大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