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上打上点卤汤,又送了一人一碗冬瓜骨头汤才把这群人招待好了。因为菜不够,馒头也不够,宋添财就每桌送了一盘白糖糕,一盘子炒山货还有十个一盘的茶叶蛋。热腾腾的的白米饭配上点卤味,再加上一碗汤和咸鸭蛋,吃的众人直说好。最后,那领头汉子看着宋添财送的东西多又好说话,就提点了宋添财几句,现在到年底还有两三个多月,这条官道上来往的商人怕是会多起来。宋添财心中透亮,又给他们送了一些吃食。那一天,宋添财就挣了一两多银子。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宋大山和陈桂枝忙的歇不了手,宋小宝就给忽略了。等宋小宝在家差点被热汤烫了小腿,虽然没什么大事,可看着泪眼汪汪的宋小宝,宋家众人才从挣钱的喜悦中清醒。宋小宝才两岁多,平时虽然乖,但男子总是淘气的。趁着大人们没注意,就自己爬到桌子上扒碗想看看碗里有什么好吃的。结果,扒倒了碗,里面的热汤倒了下来,滴在了宋小宝的腿上。还是宋添财第一个发现的,当时就用冷水帮着冲洗,又让陈桂枝煎了蛋油出来,抹在宋小宝的腿上面。虽然腿上并没有起泡,也没有发炎,可却还是把宋小宝连吓带疼的哭的稀里哗啦。宋添财听着宋小宝哭,自己的眼泪都想往下掉了,也十分的愧疚。他自己就是这老毛病,挣起钱来就一门心思的钻进去了。宋小宝才这么点大,这才是被碗热汤烫了一下小腿,下次要是再不看着,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他得庆幸,宋小宝这次没事,不然,宋添财想想就出了一声冷汗。陈桂枝特别自责,觉得自己没照顾好孙子,宋小宝打生下来就没吃过苦,这被烫红了腿,泪眼汪汪的,看着就揪着陈桂枝的心。整天抱着宋小宝就不撒手了,甚至想着要不要给宋添财找个媳妇来照顾宋小宝。这个奶奶做的太不称职了,整天也提不起精神来做活了。最后,宋添财劝住了她,决定要招人到茶摊子帮忙。☆、第22章 赵家其实,宋添财早些时候就有招人的想法了。茶摊子看着小,可事情却不少,宋添财自己忙也就算了,看着陈桂枝和宋大山一天到晚没得歇,总是觉得过意不去。而且,宋添财是个嘴把式,许多食物只能说说做法,陈桂枝却是做不来的。宋添财一直想招个会厨艺的来帮工,这样,对茶摊子的生意能更好。可宋添财曾经暗示请人,不说宋大山连忙摇头,就连一向一边倒的陈桂枝都不赞同。这么一来,宋添财也就再提了。现在小宝没人看,宋添财再提招人的事情,宋大山和陈桂枝也就不反对了。宋添财例了招人的几个要求给宋大山和陈桂枝看看:第一,这人要本分老实心眼好,最好知根知底,宋家老老少少的,可禁不起那坏心眼的谋算。第二,这人最好会点厨艺,茶摊子上现在大多卖吃食,会厨艺才能帮得上大忙。第三,这人最好是个男的,虽然现在民风开放,可宋添财也不打算招个女人。毕竟,他是个大光棍,要真招个女人,村上就要闲言碎语了。可会厨艺的男子本就不多,知根知底的就更少了。他们给的工钱也不可能给多少的,这样一来,招人容易,招到满意的人那就不太容易了。宋大山想要在宋家村这边的亲戚乡邻们中间找,陈桂枝就有些偏向自己娘家那边了。宋添财有些头疼,没想到自己家爹娘也有一天会楚河汉界似得。没法子,最后,宋添财想来想去,决定到镇上衙门那儿瞧瞧,有没有发卖犯事的大户人家厨子的,最好能弄一个回来。虽然买卖人口宋添财并不赞成,可有卖身契在手,确实能让宋添财比较放心。不然,真弄个亲戚过来,做的好则罢了,做不好又是一场纠纷。宋添财把自己的想法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宋大山和陈桂枝一说,两人就哑了。最后,虽然还有些不甘心,可想想买回来的人不敢做怪,最后也就同意了。于是,第二天,宋添财就坐着牛车,揣着自己的五十两银子去了镇上。第一次去衙门,宋添财本能的多带一些银子,打算有机会能结识一些衙门中的人,以后,做什么事情也能有个门路。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宋添财还把那知府给他的名帖带了。到了镇上的衙门,宋添财说明自己的来意,又给守门的衙役递过去一个荷包,里面有二百个铜钱。那衙役就领着宋添财去了衙门里找了一个姓蔡的师爷,宋添财是秀才公,对着蔡师爷也就行个拱手礼就行了。蔡师爷也不是个难讲话的,且宋添财又有功名在身,看着宋添财礼数周到,还给他送了个荷包,态度就热络了很多。宋添财事情还没说,就花了一两二百文了,心中有些肉疼,可一想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和衙门中的人认识,也不失为一种投资。最后,就是宋添财腌制的梅子无人问津,这玩意倒是放的住,宋添财也就是把它当个备用。卖的价格稍稍有些高,也没指望这些行色匆匆的客商们能有闲心买来吃。宋添财倒是觉得明天可以让宋大山上山摘点梨子,沙果,柿子,枣子等山果回来。直接放在茶摊子上卖,这些山果味道不错,能吃个新鲜,相信来往的客商也能要几个带在路上吃。等盘点完东西,宋添财就准备收摊子了。没想到这个时候,门外来了几个村子里的妇人,看着和陈桂枝还算熟悉。陈桂枝招待她们进来,一问才知晓,是家里的孩子早上吃了这儿的吃食觉得好吃,缠着她们买些回去。这些妇人的家境都算殷实,被家里的孩子闹着,想想就约着一起,打算等下晚,宋添财的茶摊子收摊了,能算便宜些。宋添财也没辜负她们的期望,和她们点心买一送一,又送了她们几把栗子榛子,其他打八折。最后,剩下的白糖糕,糯米糕都被这些妇人包圆了。宋添财还告诉她们,以后这个时候来,糕点都是这个价,让她们想买就到这个时候来,便宜实惠。要是有肉菜剩下,买的话就再给她们算便宜些。送走了村里人,陈桂枝在旁边对着宋添财道:“添财,那白糖糕要三文钱一块,糯米糕是四文钱一块,你给她们买一个送一个,咱们也就挣不到什么银钱了。她们心里也清楚,不然,也不会都包圆了。你以后都是这个价,咱们可就亏了。”宋添财笑笑道:“娘,像糕点这玩意最好不过夜。到了这个时辰,都是摊子上剩下的,明天拿出来卖就不新鲜了,做吃食生意最讲究个良心。吃的好人家才能成为回头客,我把剩下的卖给村里人,也算是个村里人一些优惠。村子里有不少人眼红咱家做这生意,给村子里的人卖些好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嘴。以后啊,要是看着谁家的孩子在茶摊子边上玩,你就给把炒货或给个山果。孩子的父母长辈,知道了能不念我们的情。做生意就要广结善缘,又花不了几个钱,都是山上长的。就如刚刚的糕点,放着也只能送人或自己吃,但低价卖给她们,又给村子里知晓咱们的好,以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