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养了那小猪后,漪姬对小猪比对儿子都关心,以至于吴王曾笑称漪姬是彘投胎。漪姬在魏姬下葬时,在吴王面前掩面痛哭,说心中悲恸,恨不能随魏姬共赴黄泉,但此身要留着伺候大王,只能让心爱的小猪代替自己陪伴魏姬,恳求吴王让她把小猪放到魏姬陵墓里陪葬。吴王听后感动不已,连称贤妃,魏姬下葬之后,漪姬被封为妃,在诸侯后宫中,品级仅次于王后,漪姬以民女之身,破了吴国民女不能封妃之规,漪姬从此之后,独宠于吴王。今年春节过后,吴王感染风寒,漪姬衣不解带,日夜不离地侍候,而太子昭,从吴王生病后,却不见他去吴王跟前问候探望,吴王派人去征召,使者却闻太子府中古乐四起,使者一打听,原来太子昭竟然是在纳姬。使者听后大惊,也不去太子府传召了,当即返回王宫向吴王汇报。吴王在病床上听了,气得一下就晕了过去,醒来后连下三道呵斥,细数太子昭的不孝,言下大有废位之意。这些事情发生在二月份,等公子光得到王宫人脉送出的消息,已经是三月底,也就是郑钰铭献水车的第二天。魏慎得到消息,立即派人上都城活动,太子昭不能被废,如果太子被废了,漪姬下个眼中钉就是公子光了,因为吴王再宠漪姬,也不能改变王位传长的规矩,漪姬把太子拉下马后,只要再干掉公子光,她的儿子雍就能名正言顺地上位。第30章--蔚山君和魏慎之间弥漫着一股沉闷,两人一时之间沉默无语。院子里传来一阵轻轻脚步声,一位侍者在院内朗声禀报,南埠知事郑钰铭和楚朝辉求见蔚山君。“有请两位知事。”公子光直起身子坐正。南埠村田地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麦地已经用铁犁开垦,再过几天就会用水车车水到田地中,麦地变成水田后,南埠村就会和山谷一样插上秧苗,不再种豆和粟,而是种植水稻。传送过来的稻子有千斤,雨天不能在外干活,郑钰铭便让奴隶们在泥屋捡挑稻谷,捡出瘪颗粒和杂物,有一袋稻子中还捡出了糯稻,糯稻和梗稻外形稍有区别,糯稻颖果平滑,粒饱满,稍圆,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要仔细辩认才能区分,可这些细微区分却让霍思华发现了,这个细心的女孩托着两种稍有差别的稻谷跟郑钰铭反映时,郑钰铭喜得抱起霍思华朝空中抛了再接住。糯米在古代是种非常好的粘合剂。稻谷经过一番筛选,郑钰铭指导奴隶用沼液浸泡稻谷。这种浸种方法是人们在综合利用沼气中创造出了的,沼液浸泡后的种子相比清水浸泡,种子肥力更足,秧苗抗寒、抗病、抗逆性能更强。千斤稻谷筛选出了五百多斤稻谷做种子,五百多斤的稻种出苗可栽种三百多亩稻田。谷中开垦出五十几亩水田种植,多下的将全部种到南埠,南埠现有粮田千亩左右,现在够条件种植水稻的就有四百多亩。稻种在山谷和南埠的秧田撒下后,到农历五月中旬就可以出苗栽种,郑钰铭在栽秧之前稍微清闲下来,这当口楚朝辉在谷中把纸捣鼓出来了。虽然知道如何制造纸,但在缺少现代工艺制造出的纸不是白纸,而是泛着黄色,有点粗糙的纸张,郑钰铭接过楚朝辉手中的成品,笑着说不缺厕纸了。这纸在二十一世纪,是不够格当厕纸的。第一次的纸外观不是太漂亮,在这个时空却是了不起的成就,前时空汉族在西汉就发明了它,而欧洲各国要到十二世纪以后才学会如何制造。纸张造出后,山谷中不识字的奴隶和工匠不知道其意义,那个只识百字的范津却惊奇大呼,这个时空使用锦帛书写太昂贵,竹片太笨重,纸的出现正好解决这两样问题,能更好的传播文化。范津如今已经不止认识百字,他现在晚上也加入到三个孩子的学习当中,是学得最优异的一位学生。有点文化的范津是谷中奴隶最早认识到纸张价值的人。郑钰铭和楚朝辉这次来拜见蔚山君,就是来向蔚山君献纸的,两人的一切基业都要托蔚山君庇护,这个马屁不能不拍。“这是何物?”蔚山君摸着案几上黄纸很惊讶,这事物摸起来似布非布,也比布薄了许多。“咦。”魏慎手上拿着一张黄纸,他以为是一种布,不想稍微用力,这似布的东西竟然撕开。“禀公子!这是纸,可以用来书写。”郑钰铭上前解释。“纸?书写?”公子光眼睛发亮:“侍者,拿笔墨来。”公子光显得很急切,魏慎也神色关注。“墨迹片刻才会干透。”楚朝辉在公子光写完字后,阻止魏慎用手去摸。“好物!有了这纸,何需锦和竹简。”公子光拿着写了字的纸细看,在纸上写跟在锦帛上写感觉是一样的。“这纸难造否?”魏慎向楚朝辉了解纸的成本,纸要是如锦帛一样贵重,再好也无意义。“不难造,只需用树木纤维质腐烂,或煮沸捣烂制成。”“两位知事的家乡真令人向往!好似无所不能。”公子光放下纸感慨。谁会想到树木腐烂后可以制成这种东西?“百慕到底是什么样的?贵国的君主很英明吗?”魏慎捋着胡须发问,他对这个海外国家发生了浓厚兴趣。“如今我家乡的君主不大管事。”郑钰铭和楚朝辉没有说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是以民主政权为主流,而是把英国的君主立宪拿来当虚构的百慕国家的行政政体。在奴隶贵族面前宣扬民主,那是找死的前奏。“这样的君主好,可以和尧舜并肩。”公子光听到王室仅仅作为国家的代表,而没有实际的权力,却深受国民爱戴,眼里有着赞赏。“贵家乡还有其他诸侯国吧?君王都如此吗?”魏慎摸着胡须沉思。“也有君王独掌大权的。”像沙特,科威特,阿曼等都是君主掌握国家所有权利。“郑卿和我说说百慕的英明君主。”公子光已经让侍者摆宴招待郑楚,他和魏慎坐在上首,郑钰铭和楚朝辉分坐两侧。天朝历史上英明的君主很多,郑钰铭简略地说了汉武帝、唐太宗和唐玄宗的一些事。沉闷的事情说得很少,大都说了这些君王的一些趣事。“这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必定创下万世基业。”郑钰铭郑说到唐玄宗用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开创开元盛世,公子光不由插口称赞。“这...”郑钰铭住口,唐玄宗并没有创下万世基业,而是差一点亡了国。“这帝王后来昏庸了吗?”魏慎听出郑钰铭语气中的停顿。既然魏慎发问,而且问到了点子上,郑钰铭便把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只顾享乐,不理朝政,到最后落得弃都逃亡,禁军哗变,爱妃被缢,自己无奈掸位。“奸妃误国!”公子光语气里满满是对杨贵妃的厌恶。楚朝辉闻言不由细看了公子光一眼。郑钰铭在述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爱情时,并没有说杨贵妃在进宫前是唐玄宗的儿媳,杨贵妃进宫后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