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能。本能是什么?简单而言,能吸食灵气,自然就能产生灵气。对普通的生于灵气浓郁之地的树木花草,就是这样简单。”“我说过,灵气入体会转化为灵力,再根据人体内灵根不同,从而转化为不同的属性的灵力。”木性聚灵符稳稳的飘浮于半空,罗水仙道,“树木吸食灵气,亦是如此。如树木,灵气入内自然会转身为木系灵力,然后再由树木将木系灵力分解为灵气,释放出来。灵气一出一进间,虽然只在树木体内有属性分别,但是,只要你注意观察,你就会知道。这些刚刚被树木释放出来的灵气,格外的亲近木系灵力。”知趣皱眉,“既然这种灵气格外的亲近木系灵力,难道不具备木系属性吗?”罗水仙摇头,“不具备。这种亲近只是短暂的亲近,一旦离开树木本体,就会与空气中的其他灵气相融融。另外,还有很明显的一点,灵力是有颜色的,而灵气是无色的。再者,你素来抠门儿,拿着灵石当命根子,就应当知道灵石之所以为修士青睐,正是因为灵石里蕴藏着大量的灵气,关键时刻,若己身灵力不足,直接就可吸食灵石之中的灵气以为补充。”“你日日睡前要摩挲一遍师叔给你的那十块上品灵石,也该知道,灵石均是无色的。”“若灵气分出属性,那岂不是有些灵石只能给相对应的灵力属性的弟子吸食了?”罗水仙道,“世间断无此事的。”知趣更加不明白了,“那为何我的聚灵符的效果这样差?”罗水仙解释道,“其一,你本身修为不高,灵力有限;其二,聚灵符正经是五行灵力所结最好,你强用单性灵力去结聚灵符,成则成矣,品阶不足;其三,用单行灵力所结聚灵符,因为你本身给灵符拟定了属性关卡,所以灵符只能吸收那部分与灵符本身属性亲近的灵气。所以,这空气中,绝大部分的灵气,并不能为单属性的聚灵符吸收。”“那我这聚灵符岂不是废了吗?”知趣失望至极。“只是成符效果稍差一些,并不算废。”罗水仙微微一笑,“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你不能用五行灵力凝结聚灵符呢。”苦巴熬了大半个月,原本是想着在罗水仙面前显摆一二的,结果原来是张仅比废符稍微强上一星半点儿的灵符,有何用?先时他还在罗水仙跟前儿自吹自擂了大半日,如今想想,实在丢脸。听罗水仙有问,知趣颇有些无精打采的,闷闷道,“我现在体内五行灵力,唯木、火、水三行尚且好些,其余土灵力与金灵力大部分要用来压制金乌火,我都不敢轻动。这五行灵力,我用起来,并不是很得心应手。”罗水仙道,“先时我就与你说过,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符篆师,最好是五行灵根齐具。这会儿,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若无五行灵根,单单一个聚灵符,就能难倒一大半的人。”罗水仙淡淡道,“聚灵符只是一个代表,有许多中高品阶的灵符,都是要用五行灵力才能绘制。”“可我现在五行灵力也用不了啊,光这金乌火就能要了我的命。”知趣带着几分苦闷道。罗水仙瞧知趣一眼,“就算你体内没有金乌火,这聚灵符,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聚灵符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其一,要用五行灵力绘制;其二,你要晓得,聚灵符本身要用到五行灵力,但,五行之力,相克相生,方能达到平衡。故此,绘制聚灵符所用五行灵力的份量纯度必须不差分毫,如此,聚灵符方能成功。”知趣来的时候神采飞扬、自信满满,走的时候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偏罗水仙唤住他,“等一等。”“什么事啊,师父。”知趣给聚灵符快愁死了,所用五行灵力的份量纯度不差分毫,这种要求对于现在的知趣而言,简直难于登天啊。知趣觉着他这辈子结成聚灵符的机会不大了,更不用说罗水仙一出手就是七品聚灵符的品阶等级了,那对于知趣不过是白日发梦。俩人之间的差距这样大,知趣近而对自己与罗水仙之间的恋爱也不抱太大希望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知趣自尊心强,不愿意上赶着入赘吃软饭啥的。谁知罗水仙自储物戒里取出一套里衣递给知趣道,“拿去穿吧。”知趣心中刚刚险些熄灭的对罗水仙爱慕的小火苗儿,此时腾得又燃烧起来,并且有烈火熊熊的趋势。啥人之间才能会赠送内衣啊!知趣欢喜的接过,红光满面地,“水仙,多谢你这么惦记我。”罗水仙淡淡地,“刚你换衣裳,我看你里衣后面都磨出洞,露出屁股,着实不大讲究。要是给人知道,还以为我水仙谷穷成这样了呢。”知趣顿觉脸面全失,羞个半死,拿着里衣一挡屁股,嗲声嗲气发颠,“讨厌死啦,竟然偷看人家屁股!原来你早钟情于我啊,水仙!”知趣机敏无比,顿时想到,“那当初灵碧真人要师父帮他以五灵行力温养枯藤山,莫不是要补偿先时罪孽。”罗水仙轻声一叹,“在凡世,以人为最高尚的存在,举凡树木花草飞禽走兽,在凡人的眼里,它们的性命并没什么要紧。但是,在修真界,要知道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若有机缘,均可得道。”“修真之人,只要修为进阶,生命漫长,看起来比凡人要强上许多,但是,有一点,凡人死时,魂魄自动离体,转世投胎。在修真界,修士枉死很多,许多修士因生前有些微道行,魂魄较凡人凝实,反不容易再入轮回,极少的一部分修士可以夺舍成功,大部分则会魂飞魄散。这样想来,修仙之事,倒不知是好还是不好了。”罗水仙看向知趣,“其实修仙之人在未踏入修仙之途前,也只是凡人身躯。”“碌碌凡人,一世最长不过百载。而一旦修仙,哪怕是炼气弟子,至少也有百年好活,且修仙之人不老不衰,情欲冷淡,一心一意,只为能悟道长生。”罗水仙容色恬淡,坐于玉榻之上,一手搭在手边儿的小玉桌上,淡淡道,“近来,我时常想,什么是道。修仙之人常言天道,天道是何?以人为例,似乎如凡人这般顺其自然、轮回转生方是天道?修仙之人与凡人相反,执意于长生,而长生若为天道,焉何此漫漫仙途又有这许多危机四伏?一脚踏错,便会魂飞魄散,消泯于天地间?”“是顺为天道,还是逆为天道?知趣,你明白吗?”知趣挠挠耳朵根,这样复杂的问题……“师父,我觉着吧,不管是顺为天道,还是逆为天道,只要我们所作所为,对得起良心就够了。”知趣想了想道,“至于是顺是逆,其实不必计较太多。就像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有鱼就有虾,有阳就有阴,一样一样的,五行也是相克相生,如此才能圆满。故此,有顺才有逆,有凡才有仙。”罗水仙大为赞赏,眉宇间一抹笑意晕染开来,“唉,我芨芨于大道之上,竟不比你看得更宽阔圆满。知趣,你天资实在非同一般。”知趣美的晕头转向,不禁上前握住罗水仙的手,捻一把罗水仙的掌心,深情款款道,“师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