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八方云动

赵光义病重不能上朝的消息一传到辽国耶律莫便大胆的预言赵光义将不久于人世。

  而辽国上下对于耶律莫的预言也都深信不疑,所以早就开始做起了准备,一旦赵光义驾崩,尽可能快速的向宋朝发动进攻。

  同样在党项那边,一直以来被李继隆和李继光压得喘不过气得李继迁同样准备趁此机会是不是做点什么事情。

  这几年由于李继隆以及成熟起来的李继光的活跃,李继迁在西北过得十分的惨。尤其是当李继隆将全部精力转向北方宋辽边境,由李继光独自镇守西北以后,李继迁过得比以前还惨。

  因为李继隆用兵可以形容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他用兵奇谋不算太多,更多时候是阳谋或者是直接用绝对实力碾压对方。

  不过李继光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半路出家的他,对于那些正经八百的计策不是太擅长,但是他的鬼点子奇多,再加上李继光本来就是赵惟吉手下出身的人,用兵风格受到了严重赵惟吉的影响,而赵惟吉用兵的风格则是实用。

  其实用实用来形容赵惟吉的用兵都算恭维他了,如果准确的形容赵惟吉用兵的风格的话那就是没用风格,只要能赢,他不在乎用任何的手段,阴谋阳谋都可以。他也不在乎面子,只要能赢,小兵出的主意他也采纳。

  所以他能够做出大战之中下毒暗算主帅,亦或者是容忍李继光在攻取阆中的时候去偷城而不是来救大部队。

  因为胜利才是他追求的唯一目的。

  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李继光,在对付李继迁的时候也是采取实用为主的措施。他在西北镇州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的被动防守,而是经常派兵出城到党项族有可能的栖息地去逛几圈,搔扰一下,然后就撤退。

  李继光还在西北作出了类似于坚壁清野的举动,他将所有能够种植作物的土地都统计了出来,然后严格掐算收成时间,一旦可以收成,立刻将全部作物全都收获,不给党项族人一点可乘之机。

  而且李继光还不光将自己控制的土地掐算准确,他还将党项人控制的土地同样侦查清楚了,一旦到了他们的收获时间,立刻派兵搔扰,一旦党项人有一点松懈,一年的努力都有可能白费。

  所以这几年了党项人恨李继光恨得牙痒痒。

  不过好在至道二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乘着李继光回京述职,李继迁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然后他立刻袭击了往灵州输送辎重的部队,缴获了近四十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总算是缓解了一些党项几年来的困难了。

  不过拿到这些粮食以后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李继光回到西北以后,直接将李继迁的党项部落撵出了原住地一百多里,到了更靠近沙漠的地方。

  不过这下好了,由于先帝去世,新皇登基,这些在外驻守的主要武将都必须回京见驾以示自己的忠诚。

  早已独自镇守西北多年的李继光自然也在其中了,所以当赵光义驾崩的消息一传到西北,他便立刻启程返京了。

  李继光一走,留在西北镇守的又是才更戍过来的部队,再加上留守武将又是个愣头青,这个时候西北灵州等地,在李继迁的眼里便如同一个一丝不挂的少女一般,让这个已经憋了很久的家伙有些忍受不住了。

  当然,李继光返京的同时,李继隆同样也离开了北方宋辽边境回京了。此时的辽国人与李继迁产生了同样的想法,那就是面对一个一丝不挂的少女根本不用再忍了,直接上就是了。

  不过两方想的都挺好,但是却都没有成功。不是这两方无能,也不是因为大宋将领在返京之前做好的充分的准备,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

  之所以两方都没有成功是因为这两方居然率先自己先打起来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