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监国摄政
/>
口水都喷到了房玄龄的脸上。
身为百官之首,朝中首相,被御史中丞这样喷,房玄龄也恼怒了。
正当他要发怒之时,王太监来了。
“陛下谕旨!”
百官一下子激动了。
快两个月了,他们没见到皇帝,也没有接到一份旨意。
现在,皇帝的谕旨终于出现了。
刘洎也很激动,他觉得自己终于成功了,让皇帝迫于压力无法再躲在宫中不出声了。
只要皇帝肯露面就好办,中书门下再怎么拖,可现在有了皇帝裁决,那这个事情都得有一个结果。
他不相信皇帝还敢顶着天下人的反对,继续支持新法。
“王内侍。”刘洎走上前,“谕旨是什么?”
王太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目光在诸大臣身上扫过,然后口颁圣谕。
“令太子监国,暂摄国政,中书门下宰相和枢密院枢密们共同辅佐太子。”
谕旨宣读完,金殿中一下子死寂,落针可闻。
谁都没有料到,会来这么一道谕旨。
本以为皇帝总算要出来了,结果却依然不出,反而是让太子摄政。
太子摄政。
刘洎感觉头上被泼了一桶冷水。
然后,他出离愤怒了。
皇帝还是在糊弄,太子,太子才几岁?
八岁的太子,能摄什么政?
他能处置什么军国大事?况且,太子可是李超的学生啊,李超跟太子的关系之好,天下谁人不知,李超还是太子的未来丈人呢。
让太子废除李超新政,这肯定不行。
“王太监,我们要见陛下!”
王内侍却只是笑着道,“陛下身体着实不适,现在要静养,不能打扰。大家放心,明天早朝,太子殿下将临朝摄政,到时有什么军国政务,都可以向太子殿下禀奏。”
说完,王太监往外走。
走了几步,他却又回头。
“哦,看咱家这个记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大家,是好消息。”
“河北捷报,赵国公刚刚在平州大破高句丽。以五千神机营,一万河北府兵,两万志愿兵,在濡河边,大败两万高句丽骑兵,斩首四千。”
这个消息一出。
金殿再次静寂无声。
李超这么快就已经到了平州?他不是应当还在路上吗,而且李超居然就击败了高句丽人,打了个这么大的胜仗?
还有,两万志愿兵,不是些民夫吗,这些人真的上战场了?
还是说,李超以一万河北府兵加上带去的五千神机营,就打败了两万高句丽骑兵,还斩首四千。
双方兵力差不多啊。
那李超损失了多少兵马?
“李相一战斩敌四千,麾下伤亡不过千余。”
千余?
不少人还以为起码得损失四五千,甚至更多的。
众人还在惊讶之中。
枢密使卫国公李靖却已经拿着笏板重重的在手心里一拍。
“大善!”
“赵国公了得!”
一群枢密院和南北衙里的高级将领,这个时候也终于可以说话了,刚才他们只能在一边看着御史中丞跟首相争执。
一群大将不甘寂寞的在那里谈论猜测着李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刘洎和房玄龄也谈不下去了。
刘洎还想谈,可长孙无忌已经冷冷的对他道:“明日早朝,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等明天在这里与殿下奏禀。”
说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马周等离开,魏征也从他身边擦身而过。
萧瑀和陈叔达几个宰相则愣在那里好一会,今天可不是刘洎个人的突然发难,而是他们一起策划好的行动,逼着房玄龄等几个宰相,与他们同去叩宫,要让皇帝露面。
可谁也料不到,皇帝会让太子监国摄政,依然不露面。
而李超这么快就传回一个大捷报,更是让大家措手不及。
皇宫。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马周、魏征、高士廉六个宰相,被皇帝召进了宫。
皇帝面色红润,比前段时间气色可是好的多,哪有半分病中的样子。
李世民坐在宰相们面前,身边是年轻的太子。
“从今日起,太子暂摄国政,以后就需要诸卿辅佐太子。”
房玄龄事先也不知道这个决定,他疑惑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