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穿越试验
心的那一台电脑里接收到这条信息。
这个实验虽然很简单,但是还是倍受全球人民的高度关注,毕竟,这是人类进行的第一个穿越实验。
在10月10日。实验正式开始。
在当天上午,科研专家先是对“月光宝盒2号”各个系统进行调试,其中,就重要的一个调试工作,便是将穿越时间设定为“2080年10月20日”,这意味着发出的信息将会穿越到“2080年10月20日”那一天的时空。
一切准备就绪后。早上十点,科研专家便将一条带有明确含义的信息,通过“月光宝盒2号”发射了出去。至于这条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月光科研小组并没有公开。
信息发送的过程十分顺利,这条信息成功地从“10月10日”的时空消失。这意味着它已经离开当前的时空,穿越走了。
信息发送成功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等待。如果十天之后,月光大厦科研中心的电脑能够接收到这条信息,那么意味着这个穿越实验成功了。
十天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不少人在之后的十天里却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了,变得特别怪。
其实,时间的一直以它固定的节奏在朝前走着,之所以觉得时间慢,只是因为人们的心太过于心急了,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穿越实验的结果。
十天之后。
10月10日,从清晨0点开始,全球200多家媒体便汇聚月光大厦科研中心大厅,并将镜头对准科研中心的一台电脑。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台电脑将在今天接收到来自十天前发送的那一条信息。
整个月光大厦科研中心大厅十分安静,所有人拭目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从凌晨0点走到上午七点,从又上午七点走到下午五点,最终又从下午五点走到晚上十点。
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中,二十个小时过去了。
当时间已经来到10月20日晚上十点时,全球近100亿的人民心情都失落到极点。因为直到这一刻,科研中心的电脑依旧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难道穿越实验失败了吗?难道十二年的努力换来的是这种结局吗?
在科研中心的所有人多数脸色都比较沉重,毕竟,期待了这么多年,大家都不希望是这种结果。特别是月光科研小组的成员,他们为了这个实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每个人心里都希望能够成功。
时间继续流逝,科研中心个旧是一片安静,大家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厅中央的一块大屏幕,心里默默地做着祈祷,希望奇迹能够诞生。
可惜,奇迹之所以叫奇迹,就是因为它常常不会发生。
又一个小时后,已经是晚上十一点,科研中心的电脑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渐渐地,大家心里开始不抱希望。已经连续等了23个小时,都没有结果,谁也不相信这最后一个小时会有转机。
在23点30分时,有十几名媒体记者直接朝唐晓生围了过去,有一个泰国的记者拿着话筒问道:“尹先生,到现在电脑依旧没有接收到十天前发送的信号。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穿越实验失败了?”
唐晓生看了看时间,一脸平静。摇头道:“当然不是,距离10月21日,还有27分钟。”
泰国记者追问:“如果27分钟后,依旧没有接收到信息,是不是可以认为穿越实验失败了呢?”
唐晓生耸肩一笑,道:“当然是。不过,这只是如果。”
虽然唐晓生看上去依然信心十足的样子,但是不少记者觉得他可能是不甘心。不愿意承认实验失败的事实而已。人都是好面子的,尹卫健作为整个“月光宝盒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这个穿越实验失败了,等于说明尹卫健失败了。
不过,即使失败了,多数记者也表示理解。毕竟,这个穿越实验实在太复杂。失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因此,看到在科研中心的电脑一直没有接收到信息后,记者们虽然有点失望,但是对于尹卫健依然充满敬意,因为他们知道尹卫健依旧是人类的英雄。
于是,在23点45分时。科研中心大厅的不少记者在认定这个穿越实验已经失败后,他们纷纷开始撰写新闻稿件。在新闻稿件中,他们除了报道穿越实验失败的消息外,主要还是安慰一下整个月光科研小组的所有专家,希望他们不要气馁。不要因为这次失败就失去信心。
其中,《中国科技日报》在一名女记者以《他们依然是英雄》为标题。写了一篇新闻评论,在评论的正文里,她写道:“……或许大家都觉得很遗憾,这个期待已久的穿越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不过,作为地球人类中的一员,我还是想对整个月光科研小组200多万名科研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研发‘月光宝盒2号’为了这个穿越实验,他们十二年如一日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是我还是想说,他们依旧全人类的英雄……”
写完稿件后,《中国科技日报》的女记者马上将稿子发了出去,在两秒钟后,这篇新闻稿件便发表在《中国科技日报》的官方网站上。
稿件一经发出,有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花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