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房玄龄

  生活需要希望。

  卑贱的奴隶,更需要有希望才能捱住苦难的生活。秦琅改善了家中奴隶的生活条件,还给了他们自由的希望。

  长安是一座繁华的城,也是皇帝的城,还是贵族官员们的城,唯独不是奴隶的城,可长安的奴隶却占据了这个城市三分之一多的人口,一个庞大无比的阶层。

  宫廷、官衙、作坊,以及那些朱门高第,甚至是一般的中产人家,家里都有奴隶,奴隶们远处不在。

  拥有奴隶,甚至成为富贵的标致,一个条件稍好的地主或富户,若是家里没有奴隶,那是说不过去的。而一户中产,不仅家产得有百贯打底,奴隶起码也得有数人。

  至于说名门大族,不仅得拥有众多奴隶,他们还得拥有昆仑奴、新罗婢、波斯姬,菩萨蛮等这些奴隶中的名品。

  贵族官僚们高高在上,奴隶们自然也就卑贱入尘埃。

  生活总是日复一日,每天的太阳升起,又是崭新的一天。

  无官一身轻。

  罢官对于秦琅来说,并没有影响到他什么,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罢职丢官,只是暂时辞职而已,皇帝依然信任他,他的官阶爵位还在。

  所以不会树倒猢狲散,更不会有人来落井下石,墙到众人推。

  恰相反,平康坊卫国公府前,一大早还来了无数的车马,京中许多勋贵豪门都借机派人过来送礼,其实就是想搭点关系。

  “房相也罢职了?”

  秦琅早上起来,就听到一个让他意外无比的消息。

  “嗯,有人告发蕲州刺史李玄道收受贿赂,强占民田,案子呈到朝廷,房相却按下此案,于是御史台弹劾房相以权谋私,包庇亲戚。”

  李玄道秦琅认识的,他跟当年在河北战死的宗室王李道玄名字颠倒了。李玄道出身五姓,是陇西李姑藏房的,他父亲是隋朝时的都水使者,李家祖籍陇右,但后来迁居郑州,世代冠族。

  隋朝时,李玄道为齐王杨暕府官,后来投李密引为记室,再被王世充所俘,授为著作郎,之后李世民平洛阳。

  因为李世民家也一直称自己是陇西李氏,故此论辈份要称李玄道为族叔,于是倍加礼遇,将李玄道请入自己的秦王府拜为主簿,为十八学士之一。武德九年,秦琅平幽州之乱,李玄道拜为长史,双方交接过工作,算是相熟。

  后来,李玄道入朝为给事中,再外放为蕲州刺史,其实仕途是非常顺利的。

  当然,李玄道能这么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跟宰相房玄龄是亲戚,很亲。

  房玄龄家虽是齐州二三流的士族,但他爹当年是隋朝名士,因此娶的是陇右李氏,其正是李玄道的堂姐。

  因此李玄道是房玄龄的堂舅,天大地大,娘亲舅大。

  ,房秦两家都是山东齐州历城的老乡,兼之老房这次去相,也是因为有人拿他辞相回避的事来逼老房的,多少跟他有关。

  房玄龄的府邸在务本坊。

  跟平康坊其实就隔了一条街,在平康坊西面,卫国公府独占平康坊四分之一隅,占了西北一角,而老房家恰在务本坊的东北角。

  不过没秦琅家宅子大,卫国公府占地二百多亩,老房家宅子才二十多亩。

  说是各在一坊,可其实在以前王公家那都是能够坊墙上开门的,更别提现在到处都在拆除坊墙,改建街市。

  所以其实秦琅要去拜访房玄龄,根本用不着骑马,出了西北角门,隔着夏户门大街就是老房家了。

  不过做为宰相,有身份的人,去拜访一位宰相,当然不能这样随便窜小门,得先派一位比较有身份的家臣登门送拜贴,还要顺便带上一些礼物,打招呼通知对方,约好时间。

  否则贸然上门,那可是很失礼的。

  尤其是朝廷重臣,更不能悄悄往来。

  秦琅穿的很正式,骑马特意出了秦家大门,绕平康坊几条商街,出坊后来到皇城前,穿过六十丈宽的皇城南大街,走到务本坊北大门进坊。

  魏国公府虽才二十来亩地,但务本坊因处皇城南面,本就是长安最小的一批坊区,寸土寸金,全是王公贵族们居住着。

  住在这里,每天早上上早朝都能晚起小半个时辰,不用担心堵车。

  魏国公府早就已经知道了秦琅要来,房家嫡长子房遗直还亲自带着数名管事来到门前迎接。

  中门大开,房遗直降阶出迎。

  房家一名皮肤黝黑的昆仑奴直接跪在了秦琅马下,伏腰充当下马石。

  魏国公府门前有下马石,也有上马石,都还十分气派,重过千金,用昆仑奴来接人,无疑更表亲近。

  秦琅不太习惯不把人当人,可他也能尊重别家的做法,脚在那昆仑奴背上轻轻一借力,整个人便已经落在地上。

  “家父已经令人扫榻备茶,请叔父随我来!”

  看着比自己年纪还大许多的房遗直硬叫自己叔父,秦琅摆摆手,“你我两家都是齐州历城同乡,我们的父亲也都是平辈相称,我当称你房兄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