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入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皇帝颁旨,今年春节放长假,各衙门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封印,一直到正月十八才开衙,近一个月的大长假。
而为了举国欢庆,与民同欢,皇帝还特降旨意,整个正月,长安金吾不禁。
一个月时间,长安全城不实行宵禁,到了晚上,长安诸城门、坊门也不关闭。
平康坊、怀化坊等几大已经改造过的商业坊,甚至是昼夜不停,门市、街摊十二时辰不停,朝廷还拔钱举办灯节灯市。
今年还特开恩科,进士科特增开一科,不受常科影响,天下各地诸道此前已经通过乡试考中举子的士子,经过科试这道初试后,选出五千名举人入京参加恩科会试,最后从中录取五百名新科进士。
另外其它的明经明法明算明律明医等诸专科,今年也开特科,依然选五千人入京考试。
一下子一万名读书人入京,这是最大的经济刺激,再加上各国朝贡使团,以及赶来的贸易商队,还有各地朝集官吏们,让长安城里在新年时,涌入了数万外地人口。
而今年的灯节,也吸引了无数外地人赶来参展或是经商或是观灯。
长安城几大商业坊区的客栈等早就住满了,长安城其它坊区的百姓也都赚了一波热钱,把自家空余的房间拿出来出租,连城郊的农居都住满了外来人。
马车行、骡马行等都跟抢钱一样,而长安城里那些凭驴人们,也都是忙的驴都累瘦了。
长安城内城外,南北禁军、宫廷之人,长安居民,百官,商贩、士子,数十万人汇聚京师,而且聚集的还都是消费能力强的士子、官员、府兵等。
每日,京东长乐坡的广运潭码头,运船如林,将无数物资商货转运入京,码头附近,无数的工坊遍布。
这里还有长安城郊最大的屠宰加工点,无数从陇右、塞北运来的牛羊骆驼猪驴,还有关中河南等贩运来的鸡鸭鹅等,在这里集中屠宰分割好,然后一船船送进长安城,再分送东西两市以及诸坊里店铺。
数十万人口聚集长安,又是新春佳节之时,又是连续几年丰年,朝廷对外也连灭了两大国,边境无战事,内地无大灾,朝廷新法实施以来,摊丁入亩,不再征役,租赋负担也大为减轻。
手里有余钱,自然也就能消费欲望。
更别提那些贵族豪门之家,得意的举人士子们,还有那些商贾巨富了,每日长安城消耗掉的各种牲畜肉蛋蔬菜米面,都是个极惊人的数字。
做为宰相。
秦琅很忙。
虽然官衙封印,可宰相们也还得轮流当值,政事堂九位宰相,分成了三班,一班三天轮着来。不用早朝了,可轮值时也还得坐衙当值,甚至不当值时,若遇皇帝相召,也得立马赶去。
今日秦琅当值,与魏征、戴胄一起轮班。
皇城门下省里,三人先坐一起商议了下手里的公务,过年期间倒也没什么大事,重大的事务比如朝政预算分配等,都是在过年前就已经定下了的。再比如说重要的人事调整、以及军队的调换屯驻等,也都是在年前由皇帝主持下定下了。
现在当值,也就主要是长安城过年期间的治安、秩序的维持,物资供给的调配转运保障这些,另外就是慰问在京番上不能回家过年的南北衙禁军的赏赐,看望孤寡残疾百姓的慰问品等的调拔。
朝廷国库充盈,常平仓等各大仓里物资充沛,因此去年年前,京师百官和各衙的胥吏们,都拿到了该得的俸禄和赏赐,另外各衙门几乎也都还发了小金库的福利。
秦琅做为倭国虽是岛夷,但也因此没什么大的外在威胁,比较稳定。
岛内的大和国统一岛上诸国后,大王改称天皇,皇室和近畿豪强们组成朝廷,划设国县,委派地方豪强担任官吏,形成的是一个较强的奴隶制国家。
天皇依赖近畿、地方的氏族贵姓豪强们统治全岛,倭国统治者把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生产,天皇有直辖领导地屯仓和田庄,部民们在氏姓豪族和天皇的田庄屯仓中从事生产。
手工业也完全由朝廷和豪族控制,以不同的专业编成不同的部。
与大唐现在更为先进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相比,倭国确实还处在较原始的奴隶制时代,天皇、近畿贵族、地方豪强以及部民、奴隶这样较简单的关系,虽说奴隶制落后,但也意味着天皇和贵族豪强们的富有,因为极少数人占据了整个倭国所有的财富。
也正因此,百余年来,天皇与豪族不断的扩大屯仓、田庄以及占有部民,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而皇室侵夺地方豪的土地、部民,中央大贵族与皇族之间也是纷争激烈,甚至中央大贵族也为权力也斗的激烈。
盘井之乱是一场大规模的地方叛乱,导致葛城臣、平群臣、大伴连、物部连等大贵族在斗争中逐一失势,到此前,只剩下了苏我氏和物部氏两大倭国古代高级贵族为控制朝廷而继续争斗。
物部氏掌握兵权,而苏我氏掌握财权,物部氏代表着守旧势力,苏我氏则积极吸收外来思路。在隋朝年间,双方在用明天皇死后,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爆发激烈冲突,以此为契机,苏我马子与物部守屋展开激战,最后马子讨灭守屋,单独拥立天皇,此后因所拥崇峻天皇对他不满,便又谋杀崇峻,另立外甥女炊屋姬灵位,是为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