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削藩废封

  殿中气氛沉重。

  太白昼现,然后是一日连逝七元老,再接着是五皇子齐王李祐起兵造反,各种事情加起来,确实是够让皇帝痛心的了。

  难怪洛阳城要实行紧急戒严了。

  “请问诸位元老病逝,可否跟齐王谋反有关?是否齐王派人做乱?”秦琅发问。

  这个问题并没有惊到殿中众臣们,刚才也早有人想到这上面了。

  皇帝也早就派了御医到几位病逝的大臣家中查看。

  长孙无忌也建议皇帝立即戒严全城,并调动禁军增强洛阳各处紧要之地的保护,同时派兵保护朝廷大臣们府第。

  “暂时没有发现有关联。”

  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都能确定他们确实是死于疾病,而不是中毒或暗杀等。可是现在人心惶惶,这个结果只怕外人并不相信。

  甚至坊间已经有些谣言,说这些人是被皇帝赐死的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那更是各种理由牵强附会。

  在太白昼现这个事件下,一切都显得神神秘秘起来。

  秦琅目光望向太子。

  皇太子承乾端坐在皇帝下面,面无表情。

  兄弟李祐的谋反,对于承乾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李世民还没死呢,这个时候皇子敢谋反,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若是李世民死了,有皇子谋反,那可能会很麻烦,现在嘛,只是给他将来省事了。

  跳出来一个灭一个,以后的威胁就少一个。

  这会承乾心里估计还在笑呢。

  “去岁东征,朕从黔中调走了张士贵,没有大将监督镇守,让那逆子更无法无天,以致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皇帝越说越气,口述旨意。

  “废李祐为庶人,废其母阴氏为庶人!”

  “朕曾经告诫过这个逆子不要亲近小人,他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谄媚之语蛊惑,终招致祸端,这是自取灭亡。”

  “可朕深为痛心,真是愚蠢至极啊。如今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忠孝,扰乱黔中,死有余辜。不能维护国家,屏藩朝廷,反而破坏磐石一样的血缘亲近,违背礼义,为天地不容,抛弃父兄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怒,他生是贼臣,死是逆鬼!”

  “他以前是朕的儿子,今天是国家的仇人,韦文振存为忠烈,虽然死了,也不妨碍他成就大义,唯我上惭皇天,下愧后土,朕还能说什么?”

  李世民说着说着,不禁流出了眼泪。

  “追赠韦文振北海侯爵,令其嫡长子承袭······”

  对于李祐,李世民是真的失望致极。

  “秦琅,你本来即日要出京南下,你便代朕走一趟!”

  皇帝命秦琅为讨逆平叛大总管,召黔中、广西、安南、云南、剑南、山南、湖南七道悉听秦琅节制调度平叛。

  并任命已在半路上的刑部尚书刘德威代东宁府都督府长史之职,命张士贵为秦琅副将从征。

  没有张士贵为主将,原因是张士贵之前为东宁都督府长史,负有对李祐的监督教导之责,如今李祐造反,张士贵也有责任,让他随军从征,是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秦琅并不愿意接这差事。

  可李世民却不许他拒绝。

  “朝廷东征西征两线做战,黔中不能乱,必须迅速平定叛乱,你给朕把那逆子擒回洛阳来,还要狠狠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黔中蛮酋,对于跟着造反的,狠狠杀几个。”

  皇帝越说越气,“若是那逆子敢负隅顽抗,朕许你先斩后奏。”

  “若有擒斩此逆子者,朕赐封其郡公之爵,赏黄金千两!协从者也并皆有赏!”

  连擒杀这种话都说出来了,皇帝是真怒了。

  都说虎毒尚不食子,可皇帝却是不想保全李祐了。

  那边一直面无表情的太子承乾,在听到这番话后,也终于不再淡定。

  “父皇,五弟也只是一时犯错,还请父亲下旨,令官军切勿伤及五弟性命,定要将他完好无损带回洛阳,好好教导令其悔过!”

  李世民咬牙切齿,“那叫一时犯错吗?那逆子就差没自称天子了,他把朕把你这父兄放哪,把国家朝廷放哪?”

  李祐触犯了李世民的底线。

  做为天子,李世民是少有的善待功臣的皇帝,只要你不造反,就算犯再大错,一般也都能得到原谅,最多也就是贬官,但一般也会得到起复,最差也能保全性命的,武安都督府拥有大量的田地,每年的田赋收益三分之一,就是相当丰厚,而且武安工商繁荣,其中太平港更是天下有名的大商港,这工商之税秦琅也一样是要拿走三分之一的。

  虽说武安府只是个特例,其余的世封并没这么夸张,但毕竟现在才开始十来年,等以后慢慢经营,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后,各家的封地不说多,起码也能有万户吧?

  这就意味着大家仅这经济收益,就等于是提升到实封万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