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起【第二更!】

后再从容布置,待到自己这边稳定之后,将百战关的将士陆续抽调出来;拖住燕国来袭大军的脚步,彼时未必不能转变为己方的一场辉煌大胜,一举扫除南方边患。

  不得不说,老元帅的想法很美好,战略也没有错漏。

  这份战略更是得到了马前戈的赞同,依马前戈对于王三元的评价:虽然此人能力一般,武力一般,有点怂,也有点胆小,但只是守城并不是戮力于进攻的话,这家伙还是可以胜任的。

  但这两位出兵在外的将军都不知道很要命的一点,王三元其实已经变节了!

  他绝不会在这场大战中,为大秦出力,甚至逮到机会就会反噬大秦,反捅大秦一刀!

  这就有点尴尬了。

  更要命的问题还在于,只有彩虹天衣这边知道守备军出问题了。

  军部不知,高层也不知。

  现在变生肘腋,即便加紧通报,也为时晚矣。

  更有甚者,岳州还不仅仅是守备军出问题而已,恐慌的情绪在战争发生前,就已经弥漫全城。

  谷欜

  尤其是那些个青年学子们,现在已经开始游行,静坐,上书

  有些思想情绪过激的,因为心急如焚,开始冲击衙门,求见郡守。

  忧国忧民的心,一旦升起,是可怕的,是盲目冲动的,还是不计后果的。

  那种只有一腔热血,却又什么并不曾想深一层的年轻人,一旦升起来‘祖国需要我’这种心态;一旦有了‘我发现了当权者的错误决策’这种思想之后

  所激发起来的行动力,不但可怕,更是恐怖。

  在他们眼中,所有反对我的,就都是奸贼!

  都该死!

  不得不说,这帮人的力量并和起来是巨大的;当他们安静的在读书的时候,甚至没有人会发现他们的存在。

  但是当他们开始动作起来的时候,却很容易在所在的区域形成巨大的浪潮。

  而且这种浪潮,一旦形成,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

  逐渐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所有人!

  书生造反,或者三年不成,但说到怎么鼓动人心,怎么让人感同身受;却是一等一的个个天才。

  他们不断的在寻求认同,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其他人。

  他们将他们目光范围所及的人,变成同路者,以及在寻求‘仁人志士’的过程中;聚集越来越多的认同者,他们越会感觉,自己没有错,这么多人志同道合,怎么会错,怎么有错?!

  而现在岳州城里成群结队的同路人,随处皆是,尽皆举着大旗,拉着横幅。

  “岳州是大秦的土地!我们是大秦的子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宁付一身热血,不丢寸土于敌!”

  “我辈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御强敌于国门之外,立丰碑在国人之心!”

  “岳州,不能弃!”

  “”

  随着知悉燕齐两国大兵来袭,这些热血青年更着急了!

  “强敌已进国门,举国尚在沉睡;我等奋力呼吁,定有天兵降临。”

  “沧海横流,谁显英雄本色;大厦将倾,我等砥柱中流!”

  “”

  不得不说,这些人所造成的影响很大。

  本来民众还没什么恐慌的,打仗就打仗,岳州城此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兵灾,外面还有军队;南疆军团霍宗南向来很能打,有他坐镇,岳州稳如大山。

  但因为这帮家伙的一个激灵,全城上下反而倍觉恐慌起来。

  一股子‘霍宗南已经战败’的感觉渐次弥漫,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就很不妙了。

  尤其是传讯使骏马狂奔冲进城门,毫不减速直奔衙门,讯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诸如此类的异常现象多多,更让人心里害怕了起来。

  虽然传讯向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现在城里的气氛如火如荼,俨然一个被填实的火药桶,状况又岂是寻常可比?!

  “霍宗南莫不是战败了?”

  “那报信的将士浑身是血,急迫到了极点,眼看就还有一口气!”

  “难道前线败了?”

  “若然大军当真败了,那岳州就是首当其冲的下一战场!”

  “看来岳州注定要被放弃了。”

  “完了完了,燕国齐国大军杀进来,岳州将沦为人间炼狱,屠城灭家,鸡犬不留”

  “赶紧搬家,逃吧。”

  “现在唯有逃往百战关,才能保得无虞”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