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百年寿诞,为我脱靴(第一更-大章!)

这写诗作画,本来就是各国的传统。

  观想图源于画,而心法和诗歌也有一定的类似之处,甚至有些功法就是被诗歌触动了灵感,这才创造出来的,所以吟诗绘画从来都是學子、甚至宫廷乐此不彼的雅事。

  历史上,但凡能创出一门功法的人,除了极少的特例,基本都是大诗人、大画家,阅遍春夏秋冬,看遍世态炎凉,静养心中格局万千,这才能创出一门破除了凡间武學的功法。

  而这种能碎地锁、破天封的功法,又称为玄功。

  學宫學的就是玄功。

  顶级的玄功出世,甚至会引起天地异象,诗画,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观想,气势磅礴的画,字,似乎和天地之间有着奇妙的联系,所以才会出现“血祖魔功出世,天地诵读一遍”的情景。

  提到作诗,不少人都是露出了微笑,显然都是颇为自得。

  天子也有些微醺,指着右侧前列的一个文士道:

  “晏相国,你文采斐然,就由你来开个头。”

  那人身高七尺,一派重臣风范,他急忙起身,恭敬无比道:“臣遵命。”

  天子看他那小心翼翼地模样,笑道:“今日没有君臣,都是为老祖宗贺寿的。”

  晏相国这才来到大堂中央,而早有太监备好了笔墨纸砚...

  他略作思索,提笔缓缓落下。

  众人都凑过去看。

  一字一句地缓缓跟着读了出来:

  “玉树微凉银河转,朱帘细雨燕归时。

  爆竹惊鸾闹百年,云回一曲万客至。”

  “此情此景,真是不错...”

  “不愧是晏相国。”

  “写得好。”

  夏元看看宁宝。

  在众人面前的宁宝,当真是威风无比,根本没有半点儿和他在一起的小女人模样。

  此时,晏相国已经将诗托起,双手递呈到了宁宝面前。

  “请白龙王过目。”

  他地位虽然不低,但在白龙王于情于理都是要低个头的。

  宁宝轻轻诵读了一遍,品了品其中的意思,礼貌地笑道:“相国写的不错,婉约细致,本王很喜欢。”

  晏相国这才取出一方圆形的红印章,在诗词中央轻轻盖上,显出“珠玉居士”四个字,然后收束成卷,交由太监,而太监自会在宴会后送至龙王寺。

  之后,又是一名皇亲国戚里的老者出列,这老人已是白发苍苍,但双目依然炯炯有神,他提诗一首:

  百年华诞届三月,采采墙外桃始芳。

  想见聚星堂上客,寿觞齐举溢春香。

  众人看了看,也觉得很不错。

  那老者这才双手托着诗词来到宁宝面前,敬声道:“请无邪姑姑过目。”

  夏元默默饮酒,此情此景,他已经开始习惯了。

  宁宝看了看,落落大方地赞道:“小昀写的不错,这字颇有风骨,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字写的差,后来勤學苦练,洗墨洗地一池子都黑了...这诗我收下了。”

  那老者显然没想到还有人能提起他小时候的事,于是笑笑:“谢姑姑。”

  然后他也是掏出印章,盖完后,收束成卷。

  再之后...

  又是不少人出列,或是献诗,或是绘画,宁宝都是一一收下。

  到了最末...

  诗画已经一卷一卷了。

  两轮明月也快一起抵达中天了。

  夜色如水。

  郭胜不停地抚摸着玉扳指,笑眼微微眯着,带着几分阴冷刀子的味道。

  他眼看着一人刚写好诗词、后续未接时,忽的扬声道:“咱家...认为这白龙王大喜的日子,总还缺点儿什么。”

  他这话一落,众人立刻都看了过去。

  “郭大人以为缺什么?”

  郭胜道:“此情此景,白龙王一定希望夏公子能为她写一首诗吧?如此,才算完美。不过咱家只是个提议而已。”

  说着,他摆摆手,呵呵笑着。

  这笑可是藏着刀的。

  祝寿的诗词,别人写都可以。

  但如果夏元去写,那算什么?

  这是在提醒两人之间的年龄差了八十多岁么?

  这纯粹是恶心人,怎么写都不对劲。

  何况,这夏元不过才十八岁,还是个少年郎,胸中能有多大格局?

  能写出什么狗屁倒灶的东西?

  珠玉在前,他这写的用来压轴,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