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人才和天才都不能准确定义你(求订阅!)

p;等到陶母返回厨房,张宣没好气道∶“唉唉唉,别挨着这么近行不行?”

  陶歌用筷子夹一块红烧肉放嘴里,笑说∶“何必掩耳盗铃?我妈每次见到我都在叹气。

  你只要不动姐,她老人家就只能叹气,逼不了你。”

  这话没毛病,可问题是老夫也是男人啊,万一哪天城门失火,不得遭罪大了?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陶歌回眸从头到脚打量他一番,尤其是在某处停留许久,最后饶有意味地笑了笑,继续对付菜。

  陶母又端个菜出来了,陶歌伸筷子吃一口就对她说“这手艺越来越好了,你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全国人民。”

  陶母对这个女儿是又爱又恨,恨其不争的恨,温温笑∶“有客人在,你吃相别太难看了,好歹也先去洗个手。”

  闻言,陶歌放下筷子,站起来对张宣道“走吧,姐带你去洗个手。”

  张宣跟着起身。

  望着两人去洗手间的背影,陶母又转回了厨房。

  随着陶显把最后一个红烧豆腐端上桌,四菜一汤算是齐了,都是些家常小菜,不过颜色看起来还不错,有食欲。

  从这点可以看出,陶显确实是用了心思的,难怪陶歌说陶母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想想也不无道理。

  要知道在很多家庭,一旦男方有大作为,女方是家庭主妇的话,很多男人从外面回来就基本不动了的,躺沙发上就当起了大爷。像陶显这样外面顾大家,回家顾小家的确实属于那一小撮。

  席间,陶显问起了他的“人世间“,还没等张宣接话,陶歌就替他回答了。

  陶歌说“已经写完了,我这次回国就是为了这部。“

  听闻写了两年之久作品的定稿了,陶显比较期待,“前阵子还有朋友问我关于你这部作品的事情,这下好了,他不用等了。“

  陶歌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他要送一稿给陶苓的,可以给你拿过来先过过目。”

  张宣连忙附和“明天我刚好要去白云机场接洪社长,到时候带给叔叔看看,正好帮我掌眼。“

  今时不同往日,他非常相信这对父女,或者说

  相信陶歌。

  陶显今天的话明显比往日里多,聊完“人世间”后,话题一拐一拐,又到了银泰资本上。

  陶显问“金融投资很有发展前途,而我们在一块还有很多经要取,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往这方向走?“

  张宣没隐瞒,把遇到老邓的事情讲了讲。

  然后说“老邓以前在美国高盛工作过,在这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

  而高科技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我手里刚好又有几个闲钱,正琢磨着怎么样把钱最有效的花出去,于是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邓一拍而合。”

  陶显问“听说你们想往银行证券方向发展?“

  张宣身子稍微前倾,手里的筷子缓了缓,坦诚道∶“往金融这条线走,银行和证券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在我们的初步设想中确实有意往这方面延伸。

  不过银泰资本现在还处于积累经验和资金的阶段,步子还不敢迈得过大,得一点一点来,等有了机会、有了经验、有了资本,再加速前进。”

  陶显对他的话很满意,沉吟一会说∶“国内正在大搞建设,各方面各行业都需要有识之士和大量资金,你现在年纪轻轻就有这个想法和胆识,很不错。

  男儿郎嘛,要敢闯敢拼,你这个年纪输的起,也亏得起。不要被困难束缚住脚步,我们国家很大,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能容下你的梦想和野心。”

  见张宣一脸认真地听着,陶显又说∶“人啊,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容易一叶障目,我们老了,已经快干不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还得靠你们年轻人。

  你现在本科已经毕业了,虽然还在读研,但不妨多去外面走走,去发达国家看一看,多取取经,拓展一下自己的心胸和思维。我很希望咱们国家的金融能快速赶上美国。“

  张宣表面平静,内心实则已经懵逼,今天的陶显也太不陶显了。

  以往叫自己来吃饭,多是话家常,再多也就是写作方面聊几句,哪像今天这样说这么多的?

  他诚挚地说“谢谢叔叔教导。“

  陶显看一眼自己的大女儿,“这些话如果是前几年,我是不会跟你讲的。

  就算你在文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也不会跟你提。

  可能是人老了,挂念的东西慢慢变多了,也偶尔会做一些平时不曾有的梦,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领悟。

  而你在这个年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取得这样的成就,人才和天才都不足以准确定义你,所以我对你的未来很期待,想着到老了,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这个社会呢,看起来简单也不简单,前进的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哪一天你自己扛不住了,可以跟我讲,我能帮的会尽力帮你。”

&em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