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4 部分阅读

攻城的第一、第二师团。但为时已晚——清远城在最初的措手不及之后,秋水霸发动城内的力量,召集退役将士和民众,补充整军后兵力达到六万人,大梁军以十二万人屡次强攻,除折损万余兵力外,劳而无功。

  龙飞扬在战略上没有错误:直取百羊城确实是击在秋氏家族的七寸要害,但名将在战术执行上却犯下了大错——如果等东海军团齐至在秋氏家族深藏的战争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之时,一举以二十多万正规军展开突袭,哪怕强攻百羊城也能一举突破。兵力分次投入,令秋氏临时动员起来的力量越战越强,是最大的失着!

  即便如此,龙飞扬原本也有胜算:在僵持之局形成后,龙飞扬已飞报大梁王廷同意,启动了战时紧急体制,大梁西部军团所辖的两郡六府地方警卫队全部改为预备军,共计二十四万人,龙氏经营下退役的将士也被征召归队,只待稍作训练就可调往百羊郡参战,以绝对优势兵力将秋氏压垮!此时百羊郡的局势总体上仍是大梁军占优,就像处于平衡状态的天平秤,只需在一方加上最后一根稻草,就可能取得全面压倒性的优势!

  龙飞扬最大的失算,便是错估了珍宝岛的局势和秋氏家族的决心与图谋:在他的估计中,秋水波所率的平乱玉龙军与自由军、与占领基隆的魔教光明军、围攻东港的倭奴军形成纠缠之局,无论如何在短期内不可能脱身。即便能够分兵回援大陆战局,也最多不过一个师团四万人,加上还要从东港城抽调水师、运输船,只要事先能得消息,早作准备,对大局没有多大影响。

  秋氏与自由军达成“君子之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连秋浩然师团也全部撤出珍宝岛,这是龙飞扬以一代名将的头脑也无法想象的匪夷所思之举!借自由军的战船、运输船之助,以及强硬之极的戒严令和保密手段,秋水波率十三万玉龙军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以奇袭方式占领阳江城、湛江城、茂名城,等若一举控制了原属龙氏的三个府,更重要的是完全切断了龙氏两大军团与大梁王国后方之间的联系,全面扭转了整个战局!如此气魄、如此奇计,四年前龙飞扬主导的如同一辙的偷袭行动简直变成了儿戏!

  珍宝岛的大梁情报组织连续几天都未能传回例行的情报,竟然未能引起龙飞扬的足够重视——这是龙飞扬作为名将的最大败笔!

  问剑传人“凌波仙子”水心月选择拜访的第一站是秋氏家族,最后一站是自由军,看似没有理由,却又显示出问剑阁独到的眼光和对大陆局势的把握——可惜之前未引起大梁王国、包括他龙飞扬本人足够的重视。

  战争之中,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比起一举拿下三府,改变整个战局,甚至可能在全歼龙飞扬所率大军之后,一举夺下韵原、南海二郡,秋氏以放弃珍宝岛为代价千值万值!只懂军事而对政治心机估计不够,恐怕便是龙飞扬作为一代名将的最大缺憾。

  “传令!清远城各部不计代价强攻,务必拿下清远城!……”

  “传令!酉时四面强攻百羊城……”

  “急报王都亚京,建议务必启动全国战时体制!”……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一道道指令自龙飞扬口中不停下达。秋水波的致命一击,令大梁西部军团和东海军团已陷入可能全军覆灭的危机之中。若应对不当,只怕不仅大梁王国在玉龙江以西的韵原、南海两郡会全部丢失,全国都可能因为两大军团三十多万精锐战力的全军覆没而招致面临亡国之危!

  金龙军、后唐军分别在武陵郡常阴府、江汉郡资江镇取得初步战果后就按兵不动,显然违背了最初共谋玉龙王国的密议,这里面会不会有猫腻呢?作为四大名将之一,龙飞扬面临前所未有的极端不利局面,真不知还能如何施展妙手回天之术……

  ************

  基隆城。近日来春风得意的华映宏却也遇到了烦心事——

  大陆上,百羊郡秋氏家族与大梁军的形势逆转,在他的意料之中。秋氏在“君子之约”中以退出整个珍宝岛为代价,若不能取得相应的回报,岂不是得不偿失?只是秋水波以数千人的代价干净利落地伏歼光明军第一师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取大梁茂名府、阳江府、湛江府,战果之大,多少有些出乎华映宏的意料。

  十年前,秋氏在与龙氏的争夺中失去了茂名府,并不等于失去了对茂名府以及整个南海郡、韵原郡的影响力。军情司传回来的消息,玉龙军攻陷这三座重镇大城,都有秋氏家族潜伏的内应事先攻占城门。三路大军夜行数十里奇袭而未被大梁王国的情报组织“锦衣卫”和龙氏家族的情报组织发现示警,这也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秋水波偏偏做到了!

  对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所掌握的庞大潜力,华映宏有了更深的了解!

  秋水波,绝对是一个令华映宏惺惺相惜的潜在对手,但这不是他目前担心的事。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也不值得华映宏担心。

  送走玉龙军那一夜,自由军与光明军之间的较量根本未能检验出自由军的战斗力!

  “碧雪剑”莫问天率领到金沙桥防守的两万光明军,在自由军东进的两大师团抵达金沙桥后,根本不敢动弹。在计无谋的协助下整顿好基隆城内防御、又得知“多情公子”徐逍遥突围东逃之后,华映宏命令特战总队和第一师团第一联队两万人出击,切断了莫问天的后路。雪纤纤以桃花宫宫主、光明教长老的身份出面,要求光明军中教众忠于圣教、而非忠于阴冥派,穷途末路的光明军基层士兵本就不满意主帅的无能,又得知基隆城被占,后路已断,群起响应!“碧雪剑”莫问天率死忠于阴冥派的数百核心弟子向自由军冲击,在特战总队神机弩和射日箭的密集打击下,只有少数几人能冲到阵前,不过已经是无用的垂死挣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