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小小的恶趣味

>   袁州笑了笑没说话,继续晨跑。

  但在桃溪路,看过的名人多了,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晨练完是早餐时间,排队吃早餐的小伙伴们,都很有默契,一开口说的就是同一件事。

  “袁老板就是我们蓉城的招牌。”

  “排面大,我之前在微博上看见团子都转发了关于还原古技艺的微博。”

  “这算什么,央视都还专门抽出来一期来说这件事。”

  “之前说诈马宴好像是一年一次?不知道明年有没有希望能吃到,话说什么时候出徽菜啊,我好想吃一品锅。”

  “嘿嘿,我和你们就不同了,昨天我吃到了。”

  此言一出,犹如把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这件事情瞬间就了不得了……

  这位食客的后果不得而知,如同昨天所说的那样,今天的报刊,头条都被袁州承包了。

  南方报和青年报的报道都比较官方,但同时这样说明一点,无论是国内亦或是国外,都是国家认定的名片,现代华夏青年的代表,这真的不是随便说说。

  要知道,一般这种评价是给商业精英,或者是著名作家,如此评价一位厨师,还真的破天荒第一次。

  没办法,之前就有中日交流,还有亚太文化交流主厨领队,以及弘扬华夏菜文化的个人展,几次资历下来,在这次诈马宴后,彻底爆开了。

  很多时间,隐形的荣誉,因为隐形所以更难获得。

  除了这一类比较官方的报道,还类似于《凤凰报》、《观察者》,不那么官方的报道。

  这两个报刊都是挖掘袁州这个人物本身的事,其实关于袁州刻苦的报道,早就有过许多,只不过凤凰报是总了一个汇总,还采访了桃溪路上的人。

  观察者甚至于还找到了对家李立,嗯……没有错,不知道为什么一旦袁州一红,李立就会上报,这就好像被动技能一般。

  但李立看得很开,还是很开心的接受了采访,主要是说出了,袁州在西餐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蓉城日报采访了张焱,《发现美食的狗》采访了周世杰,作为两位资深烦袁吹,当然是将袁州夸得是,那是连袁州偷摸看下来,都有点脸红。

  “圆规,你的烤全牛会不会单卖?”乌海吃完后一直回味,所以就等早餐结束了过来问的。

  “烤全牛需要太多准备和场地,一年一次。”袁州回答。

  乌海道:“我们简单点,不用庖丁解牛,就诈马宴。”

  袁州摇头:“也不行。”即使不用庖丁解牛,也需要太多准备。

  在厨艺上袁州决定的事情,是不会更改的,乌兽知道这一点,就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上午这点时间,袁州去了一波健身房,和胆小者约好的。

  说起来胆小壮作为私教,是很专业的,简单来说一个小时的课程,把袁州弄得够呛。

  在结束的时候,胆小壮还说,考虑到还要做午餐,就收下留情了。

  “收下留情?”袁州第一次觉得这个成语,和他理解的的不同的。

  坐车回到厨神小店,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等会就要准备午餐了。

  苏若燕来了看见袁州脸色不太好,还以为是老板生病了,担心了询问了一番。

  “没事,接下来的三天你上班时间可能要多两个小时,有加班工作。”袁州是用商量的语气说的。

  苏若燕道:“其实不要加班工资都没关系,我……”

  “一码归一码,该有必须有。”袁州敲定。

  袁州说过会补营业时间就一定会,请假一天,早餐一小时,午餐两小时,晚餐两小时,加上夜宵共六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今天的午餐就提前半小时开始,延迟半小时结束。

  晚餐也是如此,相当于一天能够补两个小时,大概三天就能够将诈马宴的时间补齐,袁州一向也都是如此做的。

  乌海虽然还是第一批进店吃饭的食客,但没有抢到第一的位置,没办法很多来参加诈马宴的外地游客,随便就多待了一天。

  大部分人不去杜甫草堂,不气看熊猫,也不去宽窄巷子,第一目标是厨神小店。

  这就很好的证明了一件事,有钱的吃货,真多!

  多一小时的营业时间,有更多的食客吃到了,但没吃到的更多。

  “我舍友绝症了,就想吃一顿厨神小店。”

  “别逗了,毕业十几年了装什么大學生。”

  “没有分店,全国性知名的饭店不多,而厨神小店绝对是其中最有名的。”

  下午有些人来拜访,袁州又接到了好多组织的要邀请,很多和厨艺都没什么关系,比如全国重点商业联盟,邀请他成为“全国商业合作重点关注员”。

  实在话,袁州都没弄懂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末了,还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