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笑)
/>
当时就是用广播等宣传来潜移默化引导。
现在也是。
以前直来直去的方式不好使了,现在方式变了。
十年前的网络什么环境?
美分横行,公知就是真理。
五毛跟小粉红还有爱国贼这些词就是那时候出来的,这些当然不是褒义词。
我特么说我爱国,这群沙雕就说你收钱了吧你个五毛!
我特么爱国还需要收钱?
那您呢?这么恨国,你特么没收钱?
没有国家强大,你在歪果仁眼里连牲畜都不如。
你以为你换个国籍别人会认你?
新闻都说多少了。
互相歧视来歧视去,然后最后那群这皮那皮一起歧视你黄皮肤。
然后,国内那群屁股歪的,却能拍出不错电影的人。
才是真的罪恶。
从几年前的《集结号》开始。
当时我还年轻,看完这部电影后感动的热泪盈眶。
但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等到年岁渐长,我去认真查过资料,才知道有多恶心。
这剧讲的是长官欺骗士兵,命令他们死守但实际上放弃了他们,他们在等那不存在的集结号。
最后只活下来的谷子地去伸冤,去找原因。
光看故事,贼感人。
然后一查资料,我们的部队压根没集结号这个说法。
这属于纯粹的胡编乱造潜移默化的抹黑。
包括《芳华》,还有如今的《八佰》。
网上扒皮的up很多,我就不献丑了。
虽然某些方面我不认同马前卒的一些观点,但他新的两期讲《八佰》的睡前消息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建议大家都可以去b站看看。
然后最好再看看评论,看看那些拿钱洗地的家伙有多搞笑。
“这是一部好电影,我才不管背后的故事。”
巴拉巴拉,恶心的话跟偷换概念的话一堆。
关键你自己标榜的是还原历史,还找了那谁的后人做宣传。
笑死个人。
然后一看,哦,是华谊啊。
那妥了。
前面说的那些电影都是这公司出的。
然后这公司还有个惯用伎俩。
在已经审核通过跟拿到龙标之后,自己主动下架,然后宣传说“被封杀”、“不让上映”、“被删减”来做一波宣传。
还特么说爱国。
这种扭曲历史的电影。。。。
不想多提。
可怕的是这部电影实际上拍的还不错。
但打个比喻的话,就是他们查了一堆资料,看到了真实的历史,然后拍了部《恋姬无双》硬说自己是《三国志》一样扯淡。
还没《三国演义》尊重历史。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或者就是网上有人说的,拍的《岳飞传》,然后找秦桧的后人做宣传。
呸!
然后就是宣发。
这部电影成本五亿多,没算宣发。
按照国内票房分成来说,如果没个15亿票房,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还没算宣发。
就这力度,我看个a站都一天十几篇洗地稿的力度。
特么怕是宣发也最少大几亿。
祝你暴死。
百分之90多排片率这么点票房,呵呵。
一看,老板兄弟俩抵押了几乎全部股份,这部电影如果暴毙,那破产也差不远了。
那我只能希望他们赶紧完蛋。
话题扯远了。
反正越查资料,我越是难受。
为什么现实的娱乐圈,跟我书里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然后很多想写的东西,写出来就404,或者直接被删改了内容我却不知道,还是读者通知我才知道。
撕裂感太严重了,严重到我根本很难写的下去。
我本质上还是有点儿小文青的(正面意义上的)。
所以我接受不了。
那正好,这本书从为了追林慕清才去拍电影开始,到追到手结束,也算是有始有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