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张鸿的馊主意

想有个倾诉对象。

  这种时候你只要看着他听他说,然后时不时接一句“嗯”、“然后呢”、“下来呢”就可以了。

  果然,老爷子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昨晚的事情说了。

  说完,他叹了口气:“这小子钻钱眼儿里去了,他妈妈过世的时候他就是因为在国外出差没赶回来见最后一面......”

  张鸿砸了咂嘴。

  其实他不觉得梁罗不孝。

  愿意砸上亿的钱就为了您老爷子高兴,这种人很难说不孝。

  只能说父子两人间缺乏沟通,而且老爷子有心病,他还有事儿没说。

  “老爷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在意的根本不是这个,而是华夏重工的发展吧?”

  梁老爷子没说话。

  张鸿了然于胸。

  这很明显了,老爷子童心未泯,或者说他一辈子的理想就是想亲眼见到大型人工驾驶拟人型机器人的问世。

  虽然这个理由挺可乐的,但这其实就是他一直以来奋斗的动力。

  换句话说,这就是“年轻时的梦想”。

  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年轻时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才去为之奋斗终生的?

  前世几十年前的时候,核弹是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八十年代的时候,刘上将参观海对岸灯塔国航母的时候,那踮着脚伸长脖子去看的样子多让人心酸。上大家讨论多少架八爷才能挡住f22的时候。

  他们如果不敢幻想,不是因为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终生的话。

  在张鸿穿越之前,国内怎么可能拥有核武器?怎么可能拥有自己的航母?怎么可能拥有丝带姬?

  放到这个世界也一样。

  国家每年投资那么多钱去发展看似遥不可及的载人航天,不就是想要走的远一点,想让后人有机会看到宇宙的尽头。

  还有核聚变。

  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做成的事情,但最初的最初,不就是因为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

  老爷子怔住了。

  半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是啊,就是这样。”

  “小鸿,你知道华夏重工是怎么来的吗?”

  张鸿老实回答:“根据我查的资料,是您的祖父梁昱先生创办的华夏重工。而且一开始听说是从做自行车开始的。”

  “是啊,从自行车开始的。那是一九一五年的时候,我爸也才五岁。”梁老爷子从包里取出一个卷轴,然后递给张鸿,“这是一切的开始。”

  张鸿郑重接过这个卷轴,然后小心翼翼展开。

  诉说着年代的泛黄纸张上,是一排人型的机器人,旁边还写着各种各样的设定。

  这样的机器人,共有四个。

  看得出来,这些机器人是一脉相承的。

  “一切的开始,就在这些机器人上。”梁老爷子喝了口茶润喉,继续道,“当初我爷爷是国家自行车制造厂的一名工人,当时外面打仗嘛,他的父亲也战死了。

  他就想啊,如果有这种大型的机械人,然后有人在里面操控,是不是就能保护更多的人。然后他就自己在家里用了几个月时间,拿着自行车的各种零件拼了个两米多高的机器人模型。

  我父亲就是从那时候天天跟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才喜欢上机器人的。”

  “后来我爷爷就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不过当时他看了一篇科幻小说,上面讲在未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来帮大家处理事情跟打仗,那样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于是他就辞了工作,然后卖了房子办了华夏重工,当时还叫小鸟自行车厂。”

  小鸟能飞上天,所以它代表着对未来的期望。

  “这个梦想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就经常带着我去厂里,而且也组装过一个快三米高的机器人,是用挖掘机改造的。我当时就喜欢上了。”

  “后来梁罗快十岁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做的。”

  回忆起过去,老爷子笑的很开心:“当时他也喜欢上了机器人,就跟那天见面时你的表现一样。在家里的时候,他经常在一个人在厕所能待半个小时,他妈妈说他,他还不以为意。

  而且我去偷看的时候,就发现他坐在坐便器上,两只手不停模拟在驾驶的感觉,嘴上还‘biabiabia’的。”

  “也是因为喜欢,他后来學了机械制造,我当时还挺高兴,在他毕业后就安排他进了厂里去一线接触各种设备。”

  说到这里,老爷子情绪渐渐低落:“他也确实出色,后来就靠着自己的本事接了我的班,可他变了。他说巨型人工驾驶拟人机器人什么的,只是儿时的幻想,现实中那种东西没有任何实用的价值。”

  他没再往下说,不过张鸿也明白了。

  就是人长大了呗。

  然后人家學的还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