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向武三思,有武承嗣这个例子在前武三思一点都不敢张扬,继续低调的勤勤恳恳的完成武曌布置的各种任务。

  武曌对武三思在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武承嗣智商一般,武三思就更加一般了,甚至武三思很多时候都不像武承嗣那样能够领会武曌的意思。

  所以武曌的心思放在了武攸宁等人身上,虽然是堂侄但是武攸宁比武三思似乎更加聪明一些。

  只是让武曌熄了立侄子当继承人的念头的人就是武攸宁。此时武攸宁的祖父武士让还活着,被封为楚王。

  武攸宁有意争取太子之位,自然是要寻求祖父帮忙的,并且承诺:“若我登基为帝,必会禅位于祖父。”

  武士让是比武曌还要高一辈的人,让武则天选他当继承人是不可能了,但是可以迂回一下,如果孙子当上了太子,等孙子登基,再让位于他也不是不行,就算他活不到那么久,孙子也必会追封他为皇帝的,划算!

  祖孙两个人说这句话已经十分注意了,然而武曌耳目遍布洛阳,没过多久她就知道了这对祖孙的对话,武曌当时心都凉了,她想起了武玄辉之前所说,这些事情狄仁杰也曾经暗示过,只是武曌依旧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如今却让她相信了这两个人的判断。

  看来是时候做个决定了,年轻的时候武曌渴望至高的权利,而年老之后她开始在意身后事了,武曌看着武玄辉说道:“这次你跟梁王过去一趟吧,想办法跟七郎接触一下。”

  武玄辉躬身说道:“是。”

  武曌叹了口气,到最后她还是要跟儿子服软,不过服软有不同的服软方式,她的意思是立李显为皇太子,然后让那边继续忍她为皇帝,这样将来李显登基就名正言顺了。

  到现在武曌都不相信李显是真的放弃了皇位,李显一定是跟某些人达成了协议,如果李显真的不恋栈权位的话,他何必还要霸占着摄政王的位子不肯放?

  只不过这件事情武曌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派武玄辉去,而武玄辉表面上则是跟着梁王出去打仗的。

  是的,武曌这次把武三思派出去了,武三思接到任命之后十分激动,当时就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神皇希望,而武攸宁当时的表情则有些一言难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