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仿佛知道得太多_分节阅读_140

意见?”正德帝猛地打断了他的话语,不耐地说道。

  张悬愣了一下,还想说些什么,懒散倚靠在龙椅上的正德帝却已然开口,“朕的确出宫无数,然真正意义上与适之一同出去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去看望刘阁老,另一次是出门牟斌随同在后。”

  “然后豹房的事情……朕拿着自己私房钱做点什么,难道还得经过你一个兵科给事中的同意?”正德帝似笑非笑地挑着眉,令张悬无话可说。

  “还有那些什么劝阻朕,没有好好劝说的乱七八糟的话语,你们是在说你们自己吗?好好想想吧,你们平时说的话朕难道听得很多?”

  “更别说品行不端的话语了,你们现在拿出证据来,若是真的,朕加倍处罚。若是假的,你们现在全部回家吃自己去!”

  朝堂上寂静无声,仿佛刚才激愤的模样都是幻觉。

  焦适之被弹劾,本来应答便该是他自己的事情,然而皇上却一下子三言两语便把局势都扭转过来,竟是完全免去了这一折。

  正德帝不耐地扫了一眼张悬,视线又在群臣身上过了一遍,沉声说道:“朕为何这么生气,为何要替适之辩解?不是因为他乃朕亲近之人,而是朕最厌恶你们这些上下嘴巴一合便出口成章的臭毛病!”

  “朕并不讨厌言官,虽然有的时候的确令人厌烦。然人无完人,便是朕身上,也时常带着或多或少的小毛病,这无可非议。”

  “然而朕要的,是实在干事的大臣,是言出有据的奏折,是张口有理的辩论!除此之外的东西,朕全部都不要,懂吗?需不需要朕教你们证据两字是怎么写的,啊?”

  那股因着正德帝收敛而时常隐隐约约的威慑在此刻展露无遗,庭下更加寂静。

  “怎么,方才还说得挺开心的,现在全部都成哑巴了?说话啊!”

  “臣遵旨——”刘健率先出列,刚才正德帝的话语着实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他本身也归属于其中的一员,自然比正德帝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着其中的不同。

  随着刘健的出声,重叠在一起应诺的声音高高低低,汇聚成了清脆的乐章。

  言官制度本身对朝政来说好处多多,也曾提过这是一群令人敬佩的群体。然而从弘治末年到正德初年,这股清流已经开始朝着崩坏的方向发展。首当其冲遭殃的便是当时被骂成筛子的刘瑾等人,刘瑾等人或许有过,但至少他们的行为还不需要被批判成那副模样。当时的官员若是每日嘴里不骂上一两句关于宦官的事情,仿佛都不配跟其他人说话。这样的局面下所迸发出来的奏折空洞无物,带着太过强烈的追名逐利的气息。

  “你们还有没有什么话要说?”正德帝在呵斥后,又重新恢复了懒散,整个人靠在龙椅上显得很是不端庄,完全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英国公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几日前京城曾有百姓聚众滋事,经过探查,实乃几位勋贵闹事,致使百姓受伤。当时众口纷纷,五军都督府调查不全,导致奏报有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