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节

  吴纠和齐侯很快便出发了,往郑国的虎牢关而去,这一路上很是太平,毕竟齐国刚刚吞并了鲁国,周边的国/家根本不敢和齐国找茬,而且他们的队伍非常庞大,齐侯带着恢弘的兵马,单子正领兵打头,邾国国君曹克因为灭鲁有功,也会随同他们去虎牢关领赏。

  如此一来,便是齐国楚国和邾国三股兵马一起上路,想要不恢弘都不行了。

  因为齐侯最近特别迷恋豆腐,特别喜欢吃豆腐,因此吴纠临出发之前,特意做了十斤的豆腐,让人用冰块镇着,一起带上路,虽然制/作豆腐的工艺并不复杂,但是需要用时,而且需要石膏粉,吴纠怕郑国没有这种的东西,到时候齐侯馋起来,谁也挡不住……

  郑国早就在虎牢这个地方,设下了祭坛,建造了气势恢弘的行辕。

  说起来,自从上次郑国被楚国入侵,祭仲病逝之后,郑国就一度陷入死寂,毕竟他们的国君子仪早就过世,郑国群龙无首,再加上楚国的入侵,更是混乱一片。

  过去了这么长时间,郑国从过往的霸主之国,一下沦为没落的国/家,很多国/家都趁机欺负郑国,郑国也一直病怏怏,要死不活的挺着。

  如今天子要会盟楚王,这么大的事情,郑国就想要趁着这个时机恢复自己的元气。

  若是会盟可以在郑国举办,各国诸侯就要来到郑国,这样一来,郑国一下又变成了中心之国,也能带动郑国的经济,尽快休养生息,恢复霸业。

  此次天子会盟,郑国可是牟足了劲儿申请主办,终于是给申请下来了。

  郑国突然申请主办会盟,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郑国已经扶持了一位新国君继位,若是没有新的郑伯继位,也不会有人去极力申请主办了。

  郑国这位新国君,说起来新,却也不新,你要说不新,他偏偏又是刚刚继位的。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之前说过郑庄公可谓是春秋第一霸,虽然他没有齐桓公的作为,但是他称霸的时候,齐国还是齐桓公的爷爷在位,可以说那时候的郑国鼎盛的无以复加,所有人都要看郑国的脸色,那才是真正的周朝之中/国。

  如今继位的这个郑伯,姬姓,郑氏,名突,是当年郑庄公的次子,郑庄公死了之后,祭仲专/权连立六君,其中就有这二公子突,不过公子突继位,并不是祭仲的本意,因为郑突在做公子的时候,就已经和祭仲不和了。

  祭仲是个权臣,非常专/权,到了郑庄公后期,祭仲的权/利非常大,比郑庄公还要大,而郑突则是个十分“阴险”又有手腕的人,坦白说也就是专/权,这两个人都专/权,碰在一起那岂不就是相看两厌么?

  郑庄公死后,宋国大翻身,威胁祭仲必须立与宋国有血缘的公子突为国君,祭仲被威胁,只好推/翻了太子,拥立公子突为郑伯。

  如此一来,公子突继位,是为郑历公。

  郑历公上/位之后,十分看不惯祭仲,想要除掉祭仲,不过没想到这件事情被祭仲的女儿知道,告诉了祭仲,祭仲先发制人,让人刺杀郑历公,郑突刚刚登基,抵不过祭仲的权威,逃窜出国,祭仲又开始拥立新君,直到后来拥立了子仪,才稍微安定一些。

  不过子仪因为彭生事/件,后来被吴纠和齐侯联手按死了,因此郑国一度处于没有国君的动/乱时期。

  郑国没有国君,在外逃亡已经十七年的郑突终于找到了时机,祭仲已经死了,没人可以阻拦他,而且郑国现在就是个烂窝窝,恐怕也只有郑突才会执着于郑国。

  郑突带兵杀回了郑国,因为郑突是郑庄公的血脉,因此顺理成章的被拥立为郑伯。

  郑突上/位成为郑伯,不过郑国经过战乱,十分空虚,祭仲专/权一倒,郑国内部开始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党派争夺屡见不鲜,已经数不胜数了,今日刺杀,明日谋杀,没有一天/安定的日子。

  郑突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郑国。

  不过郑突也是有些手腕的人,很快就将分崩离析的朝/廷给治理了,虽然大家内心里都不服气郑突,不过明面上不敢叫板。

  郑突深知如今郑国需要休养生息,而且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钱财,会盟是个很好的选择,主要可以主办会盟,就可以带动郑国的经济。

  郑国是周朝之中心国,地理位置非常优厚,而且郑突知道目前的形式,周天子本不是正统血脉,但是因为亲近齐国和楚国,所以才能登基。

  因此郑突也想要亲近齐国和楚国,当然了,郑国地处洛师旁边,也需要亲近周天子才行,会盟是一个大好时机,郑突必须抓/住这个大好的时机。

  郑突积极奔走,主动要求,得到会盟允许之后,立刻在虎牢建立行辕,为了彰显郑国威严,不惜花大量的钱财。

  因为要知道,虽然前期投入很多,但是后期的产出也是相当多的,诸侯会盟,这么多国/家的诸侯来到虎牢,光是诸侯们每日的花销就十分可观,绝对可以回本儿。

  楚国齐国和邾国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到了虎牢,郑伯突在虎牢很远的地方就来迎接了。

  吴纠掀开车帘子一看,郑国的车队迎接的很长,列开队伍,看起来十分隆重,新任郑伯突坐在高头大马上,吴纠还是第一次见到郑突。

  郑突这个人,在外逃亡了十七年,如今已经不年轻了,是个有四十岁的大叔。

 &ems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