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节

  吴纠松了口气,齐侯又笑着说:“二哥是不是还想让孤给你雕点旁的?”

  吴纠连忙制止说:“不是,什么大煎饼烤串儿, 君上想都别想。”

  齐侯惊讶说:“二哥怎知孤想要雕刻煎饼和烤串儿?”

  吴纠偷偷抹了一把汗, 这大冬天的,竟然出了一头的汗,齐侯可真是调动肾上腺的利器啊,吓得吴纠都不行了。

  齐侯见吴纠还没说喜欢自己的玉坠, 就伸手拿起一只来,玉坠上面已经穿了绳,一到两厘米直径的小包子,非常小,不过做工十分致。

  齐侯拿起一只,放在吴纠腰间,笑着说:“二哥,喜欢么?孤帮你戴上?”

  吴纠真的很想给这败家子头上来个打枣儿,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到底谁姓熊!

  不过看齐侯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还是算了,毕竟齐侯也是一番好意,只是现在的人还没有领教到和氏璧的宝贵而已,吴纠自己也有问题,吴纠并没有马上告诉齐侯。

  毕竟若是告诉了齐侯,说不准其他人也会知道,到时候他们还在蔡国,万一和氏璧被抢了怎么办?

  吴纠一想到和氏璧被“分尸”成了小笼包,瞬间心就在滴血啊,这可是无价之宝,举世连/城,齐侯真是大手笔。

  齐侯认真的给吴纠佩戴在腰上,和吴纠腰上的那只玉敦碰在了一起,发出“叮!”一声清脆的响声。

  齐侯笑着说:“好看,二哥戴什么都好看。”

  吴纠心知齐侯是在说情话,不过若是戴包子都好看,那还真是戴什么都好看了,再者说了,那包子是和氏璧雕刻的,能不好看么?

  齐侯说着,伸手挑/起那小玉敦,说:“二哥,这个破了,把这个摘下来罢。”

  吴纠连忙伸手按住齐侯的手,说:“别摘。”

  齐侯说:“那磕坏了包子怎么办?”

  吴纠真想一头给齐侯跪下,因为他已经是服了,这句话明明应该是磕坏了和氏璧怎么办?

  吴纠也是心疼和氏璧,虽然那玉敦也是好玉,但是当今的玉石,绝对没有能比上和氏璧的,因此吴纠还是将和氏璧摘下来。

  齐侯见他摘下里,一脸委屈的说:“二哥,你不佩戴么?是不是孤的雕工不好?”

  吴纠无奈的说:“不是不戴,君上的心血若是戴在腰上,恐怕磕坏,君上可否帮纠戴在颈上?”

  吴纠说的当真好听,其实他还有一点儿私心,若是当项链坠子,往衣裳一放,那肯定没人看得见。

  齐侯听他这么说,又高兴起来,连忙给他挂在脖颈上,幸好绳子够长。

  齐侯给他佩戴好,笑着拿起另外一只玉包子,递给吴纠,说:“那二哥也帮孤佩戴上?也戴在颈上。”

  这年代还不流行戴在颈上,尤其是男子,把和氏璧放在衣裳里,也算是一种低调的奢华了罢……

  吴纠只好帮齐侯也戴上,两个人互相戴包子的时候,下面传令的士兵就冲上了城楼,大喊着:“君上!!大司徒!!捷报!!”

  他说着,“噗通”一声跪下来,虽然满脸大汗,气喘吁吁,但是竟然一脸兴/奋,眼神生威,似乎这一仗打得十分痛快。

  齐侯又恢复了一派威严气质,仿佛根本不是那个败家子熊小白一般,笑着说:“好,做的好,今日之事,首先有劳二哥坐镇指挥,还有劳我齐国的各位将士,格尽职守!传令下去,攻城士兵切忌不可伤害息国百/姓。”

  “是!”

  传令官很快行礼,又一脸兴/奋的跑下城楼,跨上马,立刻又传令去了。

  吴纠和齐侯站在城楼上,远远的看着天边的一片黑/暗和静默,因为交锋的地方在远处,因此他们根本看不见,齐侯说:“二哥,这里风大,你先回去罢,时辰也不早了,快些去歇息。”

  吴纠摇头说:“虽然攻城方面很顺利,不过曹将军那边还没有回报,纠等曹将军回报之后再去歇息不迟。”

  齐侯知道吴纠放不下心来,便宽慰说:“二哥你放心,曹刿那小子,油滑的紧,定然没有事儿的。”

  他正说着,就听到“踏踏踏”的马蹄声,很快就有一队士兵从黑/暗中扑来,众人低头一看,打头的正是曹刿,后面跟着鬻拳将军,在后面是押/送的楚国俘虏。

  曹刿一手拉着马缰,另外一手夹/着一个大盒子,正快速的驱马而来,在城楼下翻身下马,朗声说:“卑将曹刿,领命归来!”

  齐侯立刻说:“打开城门,随孤下城迎接!”

  他说着,赶紧转身往城下走,吴纠也跟在后面,众人下了城楼,很快就看到曹刿等人站在城门外,已经列好了队,而后面全是楚国士兵,一个个被俘虏着,看起来仿佛是斗败的鹌鹑一样,丢盔卸甲的。

  齐侯走出来,笑着说:“曹将军。”

  曹刿立刻将手中的盒子奉上,说:“君上,楚军头领的首级在此,请君上过目。”

  齐侯伸手过去,没有接过盒子,只是轻轻一拨,将那盒子打开,他一打开,众人立刻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儿,后面的士兵也纷纷探头来看,随即是一片欢呼声,那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